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上有很多以热情、友好而著称的国家,中国就是其中之一。来中国之前,我便听说中国人很热情、很善良,相处起来十分容易。当我真的有机会来中国学习和生活后,我更是亲身感受到了中国人的热心与真诚。无论  相似文献   

2.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有我之境,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后人评价说:无论是“有我之境”还是“无我之境”,“我”的存在和“我”的观点都是无法抹去的,它们能够做到绝对的主观,却无法做到绝对的客观……换句话说,好的写景都是要融进自我的。  相似文献   

3.
计划体制让职工染上消极文化计划体制下的消极文化是多方面的。“上班干活,挣钱吃饭,我不管什么市长市场。”这是缺乏市场,观念的表现。持这种观念的科技人员和工人有相当人数。这些职工,大都能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他们认为,企业理所应当地为他们提供工作岗位和工作任...  相似文献   

4.
5.
"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人对基督教有两个对比鲜明的态度.其一是20世纪20年代的"非基督教"运动,其一是20世纪90年代的所谓"文化基督徒"现象.这两种态度,前者是消极的,后者是积极的;但深入分析起来,所表达的是同一种情结,我这里称之为"低人一等"情结.我想,这种"低人一等"情结是一种历史的产物,无可厚非.近代以来,面对西方的"洋枪洋炮",我们措手无策,被打得趴在地上.当我们勉强站起来,看看这"洋人"凭着什么把我们打得趴下时,我们看到了他们手中的各种"利器",先是他们的先进技术,接着是他们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思想观念,等等.  相似文献   

6.
中秋圆月下,泪洒离乡路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八月中秋,向来是中国人合家团聚、共享天伦的欢乐时节。然而,在1937年阴历8月16日的月明之夜,我却一步一回头地洒泪离开了亲爱的家乡。卢沟桥炮声响起的时候,我在河北省立正定师范刚读完后期师范(相当高中)一年级,回到家里度暑假。我和乡亲们一样,天天盼着前方打胜仗,但一次次传来的都是坏消息。涿州、定兴相继失守,保定遭敌机轰炸,死尸臭气熏天。不几天,日寇占领保定,继续南下,离我的家乡只有几十里路了。怎么办呢?那时有一个幻想:日本人可能打不过黄河天险,只要逃到黄河以南,大概可以安定…  相似文献   

7.
简论中国人的隐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人非常看重隐私,尤其是看重群体隐私,这是其隐私观念独特的民族性。本文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分析了中国人隐私观念与西方人的异同,批评某些论者否认中国人有隐私的论点;指出中国人隐私的核心是集体主义,圈内外和圈外人的二分法是确保群体隐私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同学们,“天下兴亡”的下一句是什么? (“匹夫有责”)不,是“我的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于大家无责。“匹夫有责”要改成“我的责任”,我是这样教我的学生的。“天下兴亡,我的责任”,惟有这个思想,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如果教室很脏,我的学生会说:“老师,对不起,这是我的责任”,然后马上去打扫——这才是教育。学校更应该训练学生这种“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思想。如果校园不干净,“这是工人的事。我是来读书的,不是扫地的。”你读书不是为国家  相似文献   

9.
铁人——中国与时代的象征1959年9月,玉门油田钻井队队长王进喜,作为甘肃省国庆观礼代表和全国工交群英会代表进京。一天  相似文献   

10.
清明节——中国人的一个沉沉的节日。纵观中国历史,清明节在2500年前为感恩而设,以后人对先人沉沉的感恩情结而维系、延续,成为传统。清明节,可以称为中国人的感恩节。  相似文献   

11.
实用理性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一个基本特征,千百年来对我们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和行为方式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实用理性和纯粹理性的区别与中西实用理性精神比较入手,指出我们民族的实用理性包括三个要素:实用主义、实利主义、人道主义。然后着重从当代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改革开放实践出发分析实用理性的表现和特点,指出其利弊,进而为对国民性格的把握乃至民族文化在现代化基础上重建提供清醒的认识和可供观照与选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麻将面前,无分尊卑。近代文人当中,坊间都称辜鸿铭的牌技是最差的,因此获得了光绪(光输)皇帝的雅号。而徐志摩的牌则打得最漂亮,他善于随机应变,据梁实秋形容,徐志摩打麻将目送飞鸿,手挥五弦,谈笑用兵。出牌如飞,牌技超群,十战九胜。据说,那时名家雅士们将麻将作为生活的装点,赢者不饱人私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之所以要在负利率的当下坚持存钱,是由其他原因决定的。换句话说,他牺牲了眼前的享受,并不完全是没有消费能力,而是出于无奈。至少在2008年第三季度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为什么死要面子?就因为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对于这样一个民族来说,最重要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人活在世界上,就人类而言,他要处理两大关系。一个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一个是人与人的关系。西方文化更注重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他们的自然科学特别发达。像阿基米德这样的人只可能产生在希腊,不可能产生在中国。  相似文献   

15.
晓书 《21世纪》2010,(12):67-67
首先,尽管一些中国的小青年说我看起来像因为压力过大,一天抽20根烟,并且象已经开始在矿井干活的哈利.波特。但我只有25岁,并且我非常热衷地用“年轻”、“新一代”、“未来”等俗套的称谓,来将自己归入年轻人中(我的令人尴尬的低心理年龄加强了我对自己的定位,并且居然有好心人给了我替一家“青年报”写文章的活儿,那就证明我一定很年轻)。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主体思想大致有仁者爱人、修己慎独、经世致用、和而不同、义以为上、伦理精神等几个方面,其中和而不同的处世风度,也就是中国人的中和之道,最有现实意义和世界意义,这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一笔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个离阅读渐渐远去的时代,信息泛 滥、文化快餐、文化垃圾随处可见,很多人不是 迷失了阅读的目的,而是丧失了阅读的乐趣和 理想。长此以往,葬送在我们手中的,不仅仅是 中华五千年的人文财富,还有一个具有创造性 的民族。  相似文献   

18.
谁还在读书 环顾四周,我们视野所及,到处是匆忙的身影……。生活的节奏和时代的脉搏在迅速加快,生存与死亡,荣誉与耻辱,贫穷与富贵,高尚与卑鄙,这些古老而又新鲜的人生课题便时不时地横在我们每个人的面前,人们几乎没来得及深思熟虑和精心选择,便被前面的拉着和后面的拥着,匆匆踏上了人生的另一段旅途。大家都在忙,甚至连说“对不起”三个字都来不及,哪还有时间去读书?!这恐怕是中年人不约而同的慨叹。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内心深处最理想的居住模式(换一种说法就是最好的风水)是什么呢?北大的俞孔坚教授对这个问题深有研究,他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依山面水,俯临平原,左右护山环抱,眼前朝山、案山拱揖  相似文献   

20.
李德顺,当代哲学家。1945年生,哲学博士、教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和(兼)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他多年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现卖问题的研究,著述丰厚。其中,《价值论》和《价值新论》,《价值学大词典》(主编),《选择的自我》,以及包括十几种译著在内的“价值论译”(主编)等,被认为是我国关于价值和价值观念理论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多次获得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曾入选《世界名人大词典》。近年主持“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等国家和教委重点科研项目。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