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中国古典诗词的教与学,一直是语文教学者、研究者和古典诗词爱好者不断探讨和研究的话题.在此,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具体的教学实践,总结为“九字法”教学,即“说”“释”“读”“想”“论”“画”“唱”“比”“改”.  相似文献   

2.
高校古典诗词教学的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典诗词是我国语文教学中历时最久的文学体式之一,不同阶段的诗词教学应作不同层次的定位.本文就如何理解高校古典诗词教学的维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古典诗词是我国语文教学中历时最久的文学体式之一,不同阶段的诗词教学应作不同层次的定位。本文就如何理解高校古典诗词教学的维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古典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殿堂里的一朵瑰丽的奇葩。古典诗词在语文教学内容中占据着一定的比例。一首首古典诗词闪耀着情感的、智慧的、审美的光辉,对滋润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教学该如何尽显古典诗词的魅力,让学生在美妙的文字世界里徜徉,思想和灵魂接受美的浸润和洗礼呢?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古典诗词的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旨在培养基础教育领域从事语文教学的专业人员,因此课程设计应兼顾当前基础教育领域课程改革对教师在人文素养和职业技能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以古典诗词的教学为切入点,针对中学语文对古典诗词教学的要求,探讨大学阶段古典诗词的教学方法,力求在大学文学课程教学与中学语文教学之间形成有效的链接。  相似文献   

6.
傅雪漪作为古典诗词歌曲创作与教学的专家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古典诗词歌曲。本文即以傅雪漪古典诗词歌曲为研究对象,采用归纳、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第一部分介绍了傅雪漪古典诗词歌曲的歌词特色。该部分从选题广泛和合辙押韵两点予以论述。第二部分为傅雪漪古典诗词歌曲音乐本体分析。该部分对傅雪漪创作的古典诗词歌曲运用的音乐元素,包括旋律写法、节奏特点、调式调性选择、曲式结构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一一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7.
古典诗词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长河中的瑰宝,其文化积淀深邃至极,它用经过反复挑选过的最合适的语言来表达最美好、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在现代广告文案的写作中经常会运用到古典诗词的相关知识,可见,古典诗词对于现代广告文案的写作具有深远的影响.所以对古典诗词的体裁形式、修辞手法、句式特点、创作元素、表现内容、创作意境以及现代广告文案对古典诗词的加工再利用等方面的应用技巧进行探讨,能够在古典诗词丰富的文化底蕴中得到更多的有关广告文案的创意.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诗歌中反复涌现的“水”“月”“花”三意象是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创作习惯和接受惯例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它使得中国古典诗词语言具有暗示性和多义性 ,显示了诗词语言意味无穷的审美特性  相似文献   

9.
“三美”原则自提出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标准。在翻译中国古典诗词时,首先要考虑“意美”,同时要兼顾“音美”和“形美”。《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的代表名作,笔调细腻,自然婉约,许渊冲应用“三美”原则,对《声声慢》进行了英译,其英译作品充分传达了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  相似文献   

10.
古诗词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数十首古诗,因此,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新大纲推荐了80首小学生古诗词背诵篇目,由此数量上的增加,可以明显看出,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古诗词教学,扩大小学生对诗词的阅读.对于古诗词的课堂教学,我认为,从阅读心理的一般规律和读懂古诗的基本要求出发,应该抓住下面几方面.  相似文献   

11.
典籍英译是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世界的主要途径。因而,越来越多的翻译者和学者开始热衷于翻译古典诗词和研究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文章通过研究以庞德为代表的英美“意象派”诗歌的创作原则以及中国古典诗词喜用意象并置和叠加的特点,提出将庞德的意象密集型创作手法和民族诗歌翻译法结合起来翻译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密集型诗歌,以实现诗歌翻译的形神兼备;形似是诗歌翻译之基础,形神兼备为诗歌翻译目标。  相似文献   

12.
邵勇 《宿州学院学报》2005,20(4):120-120
在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上,存在一个由义理本位向语言本位的转移。语文教学由经义教学发展成语言教学。对于语言活动来说,感觉比之思维则更具有现实可能性。语言本来就是人的感觉的产物,新课程实施中的“语感”是课标十分强调的概念。这一教学理念如何体现在古诗文的语感教学之中,如何让学生切实地走向文体,笔者认为“活化”朗读是关键。过去对古诗文有“吟诵”之法,对于诗词则拖长腔调,夸张抑扬,突出韵律,即所谓“吟”(吟唱)诗;对于散文、骈文一般读得比诗歌平板,稍稍拖长字句,慢悠悠地讲点儿节奏,但距离现代活化语言很远,这是“诵”(讽诵)。…  相似文献   

13.
四毛泽东诗词用的是旧体,所谓“旧体”是相对于“五四”以来的新诗说的。旧体是我国诗歌的传统形式,主要是诗和词,所以我们把包括毛泽东诗词在内的旧体诗统称为诗词,以示与一般新诗的区别。我国诗歌有着源远流长的艺术传统,这个传统一般认为是从《诗经》开始的,后来经过汉乐府、唐诗、宋词的发展变化,而到唐宋时代基本定型。毛泽东诗词所用的旧体,从体裁形式到表现手法,基本上是对自《诗经》以来我国古典诗歌传统艺术的借鉴和继承。  相似文献   

14.
古典诗词的教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内容。由于作者与读者处于不同的时代,所以作者笔下诗词中的"情"与"境"对现代读者都会形成某种隔膜。古典诗词的"情境教学"就是为了消除这种隔膜,从而让学生顺利地进入古典诗词的情境,感受古典的魅力,提高他们的文学感悟能力与审美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5.
非中文专业大学生学习中国古典诗词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古典诗词鉴赏的教育和学习有其基本方法:因声求气、识字明法、知人论世及以意逆志。笔者结合具体的古典诗词文章,详细地解析了这几种方法,以期对非中文专业大学生学习《古典诗词鉴赏》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不仅具有个体美,还具有提高中国古典诗词审美情趣的综合美。本文介绍的是意象常用的三种组合方法,也是我们对中国古典诗词进行审美鉴赏时要特别注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17.
古典诗词作为传统思想文化的语言载体,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对之进行"文学审美"外,还应引导学生对之进行"文化审美",这是正确解读古典诗词思想意蕴和发挥古典诗词古为今用的人文教育功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现代艺术关于色彩研究的理论,分别从“物景的表现”与“情感的表达”两个方面,对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色彩描写作了一定的探讨。认为诗词中的色彩运用在自然景物的表现,与作者主观感情的表达两个方面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形成中国古典诗词独特意境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张红运 《南都学坛》2005,25(4):57-60
古典诗词中充满着各种形态的时间因素,它们既是古诗词构筑意境、抒写性灵的不可或缺的构件,也是人们阅读、鉴赏、体会诗词境界时应该格外留心的一个方面。诗人运用时间词语,明确地传达出了对时光的感悟;用自然界中的春花秋草、飞鸟来燕等物象的盛衰来去感悟时光的匆匆;用历史故实内含的“事”、“史”进行“今”、“昔”对比。古典诗学中的时间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20.
用典是中国古典诗词一个重要的特点,诗词中频繁用典素有掉袋书之称,在宋词中用典,往往成为作家才学的展示手段,典故使词在内涵上增添了许多文赋的色彩。它成为苏轼“以文为词”的突出表现——苏轼词中典故对于以文为词具有深刻的文体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