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黄仁宇以"大历史观"的视角对中国近现代史进行了解读,对中国近现代史一些重要历史事件进行重新评判。从"大历史观"出发,黄仁宇对中国近现代史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如蒋介石、毛泽东作了历史定位。"大历史观"解读中国近现代史的主线是"中国的长期革命",它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黄仁宇对历史的诠释从宏观着手 ,他选取的角度颇具新意 ,以社会的联系和整合方式为切入点 ,从大历史观的角度解释明代的历史与人物 ,主旨在于进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的探讨。黄氏史观并不复杂 ,胜在具体操作 ,其历史叙事精微深刻 ,充满个人色彩 ,这也是他对传统史学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名著名的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所持之"大历史观"及其系列著作在国内学界产生过不小的影响。本文拟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就其"从技术的角度看历史,而不是从道德的角度探讨历史"、"实现金融管制与数目字管理"等具体观点及其治学方法、治学领域等内容作系统的梳理与阐述,从而对黄仁宇先生在中国史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做一个初步的勾勒与概括。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阐述吕振羽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贡献,介绍吕振羽在五十年间献身历史科学的主要成果;概述他跟着时代的步伐,以唯物辩证史观为指导研究中国历史并开拓许多新的领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他的史学体系在编纂学、史料学和历史观上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中国史学的理论知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初的中国史学复兴和发展有两个重要目标 :首先是实现历史观的创新 ,研究人类社会整体的全面的历史 ,从经济史、文化史、社会生活史等各个领域全面认识历史 ;其次是在新的历史观指导下实现史学理论知识来源的开放式 ,研究者队伍不断扩大 ,专史研究的综合性和史学功能的多样性等史学理论知识的全面创新。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历史观决定论”不同于“历史决定论”。后者是一个历史观范畴,而前者则是一个史学观范畴。所以,我们的论题就不是从历史观的层顶上展开的,而只是从史学观的层面上展开的。同时,我们的目的也不是在历史观的层面上来讨论“历史决定论”是否合理,而是在史学观的层面上来分析“历史观决定论”是否荒谬。因为,“历史决定论”既是一个历史观的问题,也是一种具体的历史观;同样,“历史观决定论”既是一个史学观的问题,也是一种特定的史学观。而且,从逻辑上看,“历史决定论”和“历史观决定论”二者之间也不存在有一种必…  相似文献   

7.
权力视角可以看作史学评论中的一个较为基本的方法论原则。权力视角就是把每一部分历史著作和每一种历史观点都放置到一定的权力背景下和权力框架中,并透过权力的制约来剖析历史思维机制的合理运行。换言之,必须揭示出历史著作中所包含的权力意向。权力化的历史观对历史学家的思维构成一种非现实的权力框架和权力背景,因而权力化的历史观往往是一种僵化的历史观。而史学批评的权力视角在史学史上又几乎随处可见,同时,我们又应看到,史学批评的权力视角又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论新史学(1)     
20世纪就是新史学的世纪。20世纪的史学史就是新文学的历史。新文学不是另外一种史学,而应该是本质意义上的史学,即断史学就是充分实现了史学自身本质的史学。本文分析20世纪先后出现过的三种类型新史学体和指出新时期新史学的空白之后,阐明新时期的新史学应包含有两块基石和两大支柱。两块基石是新历史观和新史学观,两大支柱是新史学理论和新史学批评。新历史观是一种本体论的历史观,新史学观是一种本体论的史学观。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福柯对理性的反叛、对传统历史叙述方法的改变以及对传统历史观中历史连续性问题的否定 ,阐述了站在历史边缘的福柯 ,如何用他的后现代史观对传统史学进行强烈冲击 ,并对现代史学的进一步发展产生有力的推动  相似文献   

10.
在文通过对魏源经世之学思想形成的学术思想背景的全方位的考察、对其卷帙浩繁的经世史著的介绍和分析、对其现实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综合而辨证的剖析,不仅全面地揭示出魏源的史学理论、史著和史学实践的基本内涵和逻辑联系,肯定了魏源经世史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地位与贡献,而且在一个侧面展示出近代开端时期中国大学理论与实践的内容、特征。规律、时代风貌和发展方向,有助于深化对近代史学史和经世思潮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11.
司马迁撰写《史记》,以黄帝为首,其中体现的黄帝观影响后世深远,值得专门研究。学界研究黄帝,多以司马迁的记载为基本材料,但目前尚未见到专门研究司马迁黄帝观的论著。根据司马迁《史记》文本,从材料出发,用历史学方法归纳、概括司马迁黄帝观的内容,分析和揭示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条件,有助于今人科学认识历史上的黄帝观。研究认为,在司马迁之前,黄帝只是神话传说,司马迁一变而为正史实录,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文明起源的书写形式,完善了中华文明史系统;从司马迁描写的黄帝看,黄帝实有其人,有家有业,有家人,有后裔,而且有生有死,“黄帝崩,葬桥山”,传说中的人物由此变成了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而和司马迁同时的汉武帝却惑于神仙方术,相信黄帝铸鼎飞升;司马迁的黄帝观以理性的描述内容,抑制了当时一些人神秘化历史人物的消极倾向.司马迁在描述中还隐含了道德史观在内,在他看来,黄帝之所以做出了杰出历史贡献,是因为黄帝“修德”;所以,司马迁表彰黄帝就在“彰明德”。这一观念,延续了西周以来的道德史观传统,更加凸显了道德在历史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黄宗羲是清初著名思想家,同时他对中国古代戏曲理论也有一定的贡献。黄宗羲前期对戏曲持肯定态度,其戏曲观的核心是重本色当行、重情、重俗重真,是晚明戏曲观的延续;晚年则极力排斥戏曲。黄宗羲戏曲观前后的转变,与其前后期学术思想的转变有关。其学术思想的转变是由早年的明学转向后期的清学,其戏曲观的转变也与此相对应,由明人戏曲观向清人戏曲观转变。  相似文献   

13.
针对后世对黄庭坚“点铁成金”理论解释的误读,把整一诗论放在黄庭坚整体的文论思想框架中去重新解读,进而还原这一理论的实际内涵和历史真实。结果发现,黄庭坚的点铁成金理论是一个“学问功夫”与“陶冶万物”相结合的过程,并不是前人说讥刺的“剽窃之黠耳”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14.
黄宗羲对天下与君主做了区分,明确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非一姓之私,相对于天下而言,君主不再是"公"的代表。在"天下为公"的思想境界下,黄宗羲对君主职责和为臣之道作了深刻的反省,君主和臣下都应该担负为万民兴公利除公害的责任,民众成为评价政治得失的标准。面对后世君主背离职责、反客为主的现实,黄宗羲认为君位是可革的,并且将批判对象由暴君独夫的个体上升到"后之为人君者"的群体。黄宗羲的政治主张实现了从"君主民本"到"君客天下主"的转变,达到了民本思想的极限。  相似文献   

15.
重载铁路运输的快速发展提高了铁路的运输能力和经济效益,但列车轴重提高和编组增加使既有铁路桥梁病害日益加剧。现有的铁路桥梁劣化评定标准中的检查内容、检查方法和等级评定标准等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按照既有规范进行劣化等级评定不能准确反映重载桥梁结构的实际技术状况,因此,迫切需要进行重载铁路桥梁标准化劣化评定技术的研究。本文主要针对朔黄铁路桥梁劣化现状,结合既有规范对铁路桥梁劣化评定进行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对朔黄铁路桥梁进行了劣化评定,以此形成一套重载铁路桥梁标准化劣化评定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6.
关于《黄庭经》内外二景经成书先后问题的争论,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黄庭外景经》先出之说可以得到三个方面论据的支撑。首先,《黄庭外景经》原为天师道典籍,并且现存的金石文献显示,内外二景经在遣词上有着明显的完善过程;其次,内外二景经传经祖师和说经道君在仙真谱系中存在品阶差异,说明《黄庭内景经》为上清道士所构造;再次,《黄庭内景经》中存在的众多有关上清道法的术语,在《黄庭外景经》中却全然不见。这些道法阶次上的差异,显露出置上清派于天师道之上的隐秘判教意图,可以进一步支持《黄庭外景经》先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左舜生是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先驱者之一.左的早期辛亥革命史著作,初具规模,渐成体系,将辛亥革命史研究逐渐提高到学术研究层面,晚期研究进一步发展,更显完备成熟.《黄兴评传》突破了国民党正统学派之藩篱,成为当时最有分量的黄兴传记之一.左对辛亥革命的研究时段、范围、性质、成败均有自己的看法,对辛亥人物及重大事件亦有许多真知灼见.从其研究中,可以发现左氏特别重视史料搜集及整理,注重史学教育功能和历史知识的传播普及以及严谨持重、议论客观独立,擅长归类总结和史实考订等特征.左氏史学亦有研究范围狭小、未做专题研究等缺憾.总体而言,左氏不失为一位多有建树的近代史专家.  相似文献   

18.
据相关资料考订,皇甫湜的生年并非学界所说的大历十年至十二年,应是后推十年的贞元三年;解读李贺《仁和里杂叙皇甫湜》一诗并结合皇甫湜的释褐时间,李贺的府试时间当在元和元年。  相似文献   

19.
黄远庸认为,民初中国应采取适度集权的新权威主义,同时,强调在统治方式上应参杂法治和现代化的统治方法;而袁世凯当时未能很好地接受此建议,其新权威主义守旧色彩过浓,没有掌握好新旧之间的平衡,不能满足新兴社会力量的要求,导致统治基础不稳,是其失败原因之一;黄远庸虽没有找到新权威主义与政党政治的结合点,但是,让后世实行新权威主义的统治者看到了问题所在。为中国政治向现代化转型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黄庭坚诗论中的“用意”“道意中事”“意有所属”等诗学观念, 是连接他诗论中的“句法”“句中眼”等修辞概念与“心性”“读书”等修养概念之间的中介。它的“体”既包含了“心性”存养的要求, 也包含了作为存养工夫的“洞见”和“见解”等;它的“用”则既有以“意”贯通“古人之陈言”的意思, 也有“寓意于物”的心物观。但是, 这些观念的内涵既不同于单纯的心性存养, 也不仅仅是诗歌形式的寓言化, 更超出了道学家的“观物”。其复杂的肌理标志着诗人感知方式的根本性变化。对这种变化的把握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黄庭坚, 也为我们理解宋诗提供一个颇有启发性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