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坡续集》卷五有《与鲜于子骏书三首》,其第二首中有一段关于苏轼自己词作的很有名的话: 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写呈取笑。 对于书中所说“作得一阕”,词学界一向认为即指熙宁八年(一○七五)冬作于密州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因而这封书信也自然就应当是作于同时同地。笔者亦持这种看法。 数年之前,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罗忼烈先生在《东坡词杂说》一文中始对此提出异议,认为上引一书是苏轼“在徐州时写给鲜于侁的,书中所说那一阕词,不见于各种《东坡乐府》,想已失传”共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学习与思考》一九八三年第一期上又登出施议对《苏轼词风转变的几个问题》,文中转引了罗先生对其上述观点新作的具体论证,并进一步明确指出该书是苏轼作于任徐州太守时的元丰二年(一○七九)正月。  相似文献   

2.
苏轼有三部学术专著,即《易传》、《书传》和《论语说》,《易传》、《书传》流传至今,《论语说》却亡佚了。 《论语说》作于谪居黄州之时。苏轼《黄州上文潞公书》云:“到黄州,无所用心,辄复覃思於《易》、《论语》,端居深念,若有所得,遂因先子之学,作《易传》九卷。又自以意作《论语说》五卷。……《易传》文多,未有力装写,独致《论语说》五卷。公退闲暇,一为读之,就使无取,亦足见其穷不忘道,老而能学也。”(《东坡集》卷二十九)书作于元丰五年  相似文献   

3.
文学流派与苏辛词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辛并称,由来已久。稼轩门人范开说:“世言稼轩居士辛公词似东坡,非有意于学坡也,自其发于所蓄者言之,则不能不坡若也。”(《稼轩词序》)范序作于戊申年正月,时年辛弃疾四十九岁,范开尚不是第一个将苏辛并提的人,序中明言是当时词坛  相似文献   

4.
说“朝”     
“言者意之声,书者言之记。”〔注一〕作为记录汉语之符号——汉字,远在造字之初,表意性明显。按其形皆可知其义,形义一也。因形表义,义蕴于形。由殷虚甲骨,可察一字之源;纵览金、石、籀、篆、隶、楷之变,其正、误可辨。(?)(朝)字,以殷代甲文较今之楷书,其结构无二,古人造字之旨亦明。然汉·许慎《说文解字》主小篆之形,附会其说,“朝”之形义离矣。今人康殷《文字源流浅说》(荣宝斋出版)一书,“朝”字释例,据金文而未之验以甲骨,溯流而未穷其源。笔者欲探“朝”字本源,遂  相似文献   

5.
苏轼有才、有识、有胆。黄庭坚说:“东坡文章妙天下,其短处在好骂。”(《豫章黄先生文集》卷19 《答洪驹父书》)曾敏行说:“东坡多雅谑。”(《独醒杂志》)苏辙说,苏轼作诗为文“托事以讽,庶几有补于国。”确实,苏轼的诗文多有寓讽于骂或谑的。“骂”、“谑”、“讽”是苏轼诗文战斗性的统一内涵,也是苏轼诗文的艺术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6.
《马克波罗游记》(以下简称《游记》)于十三世纪问世后,在欧洲争相传阅和翻印,同时也展开了注释和研究工作。这部记述元代中国的名著,为中国人所知晓却要晚些。据向达先生考证,我国最早介绍马克波罗其人其书的文章,首推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三月)映堂居士在《中西闻见录》第21号上发表的《元代西人入中国述》。距今一百一十多年。经笔者最近查证,在映堂居士一文发表以前,《申报》同治癸酉十二月十三日(1873年10月22日)的第524号上,刊载有求知子撰写的《询意国马君事》。它可能是目前已知的我国最早提到马克波罗其人其书的文章。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7.
余向不以成败论英雄。余之心目中居高位者未必贤于其从属,盖其位置往往可以侥幸而得之也。余每读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至“今年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世徒喜其(诗之)工,(而)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未尝不扼腕而叹。然时无古今,洪钟毁弃,瓦釜雷鸣,比比皆是。 (按“洪钟”原作“黄钟”,为十二律之一,盖抽象律名,以对实物“瓦釜”,似未甚切,故为僭易“洪钟”。)夫驾罢  相似文献   

8.
苏轼《东坡志林》卷三记有若干“异事”,其中《池鱼踊起》一则是这样的:“眉州人任达为余言:少时,见人家畜数百鱼深池中。沿池砖(秋瓦),四周皆房舍,环绕方丈间。凡三十余年,日加长。一日,天睛无雷,池中忽发大声如风雨,鱼皆踊起,羊角而上,不知所往。”池鱼踊起的原因是什么呢?东坡先生写道:“达云:‘旧说不以神守,则为蛟龙所取,此殆是尔’。”东坡先生不同意任达的看法,他写道:“余以为蛟龙必因风雨,疑此鱼圈局三十余年,日有腾拔之念,精神不衰,久而自达,理自然尔。”  相似文献   

9.
释篆《说文》竹部篆,引书也,从竹彖.案引书之引与欠部歂,口气引也之引同意(篆歂古本一语,义虽各有所属,而其原相通.口气引者,谓人得小憩之时,其气引纵解悟也,犹言松一口气尔,歂与口部疾息之喘音义相承),引书者,引纵解脱之书也.葢造文之始,画成其物,视而可识,其从以不律箸之竹帛,事与造文既殊,遂引纵成体,笔意渐以弛解,其方圆长短错画又复求整齐划一,势不能如初形之谨严逼肖,是谓之篆,是谓之引书.篆以引纵解脱得名,故从彖??,彖者,《说文》豕走也,《广雅》脱也,《玉篇》豕走脱也,曰走、曰脱者,谓其非若豖、馽之绊其足,而有解脱纵逸之义也(《说文》豖,豕绊足,行豖豖,从豕系二足;馽,绊马也,从马,围其足.彖与脱声对转,又与遯逃之遯一语之变).夫引  相似文献   

10.
曾巩及其散文的评价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巩是一位擅名两宋、沾丐明清,却暗于现今的作家。庆历元年他始识欧阳修时,欧便“见其文奇之”(《宋史,曾巩传》);次年曾巩落第南归,欧作,《送曾巩秀才序》说:“曾生之业,其大者固已魁垒,其于小者,亦可以中尺度,、而有司弃之,可怪也。”惋惜抱屈之情,溢于言表。他并认为,“过吾门者百千人,独于得生(曾巩)为喜。”(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二书》)他曝书得王安石《许氏世谱》,忘其谁作,说“介甫不解做得恁地,巩是曾子固所作。”(《朱子语类》卷一三九引)无独有偶,在知贡举时,他得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  相似文献   

11.
“常”义辨     
“常”的本义非为“裳”许慎《说文》释“常”为“下帬也。”段玉裁注:“《礼记》深衣续衽钩边要缝半下。今字裳行而常废矣。”《说文》认“下帬(裙)”,为“常”之本义,“裳”为或体。考之《尚书》《易经》《诗经》《尔雅》等书,“常”“裳”有别,无一相混,许慎、段氏说法无证可据。如《书·立政》:常伯、常任、常事、常人  相似文献   

12.
苏轼贬谪惠州时期的咏梅词《西江月》,是一首颇负盛名的作品.宋毛晋《圣求词跋》云:“其《咏梅》词寄调《东风第一枝》,先辈与坡仙《西江月》并称.”词云: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关于这首词的编年和主旨,《东坡乐府笺》云:“王案:丙子十月,梅开作.”《渔隐丛话》:“《冷斋夜话》云:‘东坡在惠州,作梅词.时侍几朝云新亡,其寓意为朝云作也.’在《附考》中,又引《冷斋夜话》云:‘东坡渡海(此有误,朝云之亡在东坡渡海之前,——  相似文献   

13.
一、“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下卷《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苏拭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个命题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它是否只是对王维诗画的评价,抑或如有人所归结的那样,仅是一个诗与画的共同性和差异性问题?对此,清代著名学者叶燮解释得颇为清楚明白:“画者形也,形依情则深;诗者情也,情附形则显。”(《己畦文集》卷八《赤霞楼诗集序》)诗与画,即情与形的交融和统一,构成了艺术的审美意象,这是艺术最本质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4.
“晓色兼秋色,蝉声杂鸟声。壮怀销铄尽,回首尚心惊。”此首《吴江岸》自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续集》以来,皆载入东坡诗集,实际非东坡所作也。因此诗最早见载于《苏学士文集》。而苏舜钦长于东坡29岁,其卒后四年,即皇祐四年(1052),欧阳修亲自整理编定《苏学士文集》十卷,明载此诗,而此时,东坡亦不过十五岁左右。又南宋吴兴施元之于乾道八年(1171)三衢本《苏学士文集》十五卷,亦明载此诗,而其后与顾禧《注东坡先生诗》则不载。又考舜钦行实、诗文,与此诗契合,其遭遇进奏院冤狱革职为民索居吴中,而吴江岸为其经常晓游之地,其诗作中多有描述吴江岸者,与此诗,无论就内容、语言  相似文献   

15.
卅一惠洪《冷斋夜话》谓东坡渡海,惟朝云王氏随行,日诵“枝上柳绵”二句,为之流泪。愚案朝云没于惠州,东坡谪海南,事在贬惠以后,朝云乌能随行。东坡在惠作《纵笔》诗,有“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之句,时宰闻之,复有儋耳之命(见宋曾季狸《艇斋诗话》)。至朝云歌“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泣不成声,《林下词谈》备载此事。二句原意,在东坡本为旷达之言;而朝云歌之,则顿生秋扇弃捐之虑。但此为惠州事,非在海南也。  相似文献   

16.
刘熙载(1813—1881),字融斋,江苏兴化人,是我国近代卓越的文艺批评家。刘氏一生著述甚富,尤以《艺概》一书称名于后世。《词概》只是《艺概·词曲概》中的一个部分,它是关于我国古代词作的专论。刘熙载的“词品”说已有不少专家学者论及,本文拟就其中论词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技巧方面,择其精要谈一些浅见。一、“笔未到而气已吞”与“言虽止而意无尽”。刘氏说: 元陆辅之《词旨》云:“对句好可得,起句好难得,收拾全藉出场。”此盖尤重起句也。余谓起  相似文献   

17.
汉人赵歧《孟子题辞》说,《孟子》其书“包罗天地,揆叙万类,仁义道德,性命祸福,粲然靡所不载……有风人之托物,二雅之正言;可谓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刘勰称赞,“孟、荀所述,理懿而辞雅。”(《文心雕龙·诸子》)宋代苏询更说,“孟子之文,语约而义尽,不为巉刻斩绝之言,而其锋不可犯。”(《上欧阳内翰第一书》)清代包世臣竟推崇为,“孟、荀,文之祖也。”(《与杨季子论文书》)吴德旋则称  相似文献   

18.
《庄子》一书以其治翰恣肆的文思,深蕴广博的气势,瑰丽奇绝的语言而为世人所瞩目。李白在《大鹏赋》中赞叹道:“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清人刘熙载则曰:“意出尘外,怪生笔端”(《艺概》)。而刘凤苞却着眼于庄子的讽刺艺术,评曰:“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南华雪心编》)。金圣称其为“天下第一奇书。”鲁迅先生则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其文汪洋辟,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而郭沫若则进一步评论说:“不仅‘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秦汉以来的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庄子与鲁迅》)。  相似文献   

19.
一、“道德”诂义 道德一名,乃中国古代思想中一极重要之范畴。而考其初义,则皆与行路有关。《说文》:“道,所行道也。”《荀子·王霸》:“道,行也。”《尔雅释诂》:“道,直也。”综此,道之本义,道路也。引申之,顺路而行亦谓“道”,或称“得道”、“有道”(“有”初义训取,见《经义述闻》)。再引申之,万物生灭所循之抽象规律亦称“道”。故庄子言:“道,理也。”(《缮性》)老子言:“道者,物之所由也。”(并见《庄子·渔父》)韩子《解老》:“道者,万物之所然,万理之所稽也。”《释名》:“道,导也,所以通导万物也。”德之本字,在甲骨文中从直从行,与今之“循”字形近(容庚说),“示行而视之之意”(闻一多说)。《庄子·大宗师》:“以德为循”,尚存古义。但其后此字之形与义变异甚大。其字本义今存于晚出之“巡”字中(《说文》:巡,视行皃)。而其字形在西周金文中则演变为“德”,战国古文中演变为“惠”,其义亦大变。所最可注意者,是字中增入“心”符,为甲骨文中所不见也。《左传桓公二年》:“在心为德”。  相似文献   

20.
《孙子》有这样两个句段: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重点号引者加)——《孙子·计》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孙子·虚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