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明 《重庆社会科学》2005,(10):F0002-F0002
《重庆通史》是重庆历史上第一部通史著作。本书从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系统地反映了重庆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开始朝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演进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组织编撰的十卷本《北京通史》,是迄今篇幅最长、规模最大的一部北京史学术专著。近年来,国内出版的新编地方志书不少,但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完整系统地记述地方历史的著作还不多见。《北京通史》的编撰出版,弥补了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泱泱大国、没有富于学术性并达到相当规模的首都史的缺憾。这对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及其首都北京的了解,将产生长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俞荣根、张凤琦主编的《当代重庆简史》(以下简称《简史》)已于2003年9月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发行 ,这是重庆史学研究及中国地方史研究的又一重要成果 ,是一部填补空白的地方史著作。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 ,随着中国区域史研究蓬勃展开 ,重庆史研究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4.
李澍田先生等主编《中国东北通史》(以下简称《通史》)一书.已由吉林文史出版社于1993年9月以精平两装面世了.全书凡7篇.24章,76节,65万字,各编均有前言、结语,书后还附有历史纪年比照表.这是研究中国东北地区的建置、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特别是从旧石器一直写到1985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自成体系一部学术专著.东北史研究是不乏其人的.早年有傅斯年的《东北史纲》、金毓(?)的《东北通史》(下至元代),开创了东北地区历史研究的先河.其后要算是佟冬主编多卷本系统工程的《中国东北史》(已出版第一卷),仅从出版的卷本就可得知该书之内容宏富.考证精当,锐意创新,嘉惠后学.继之有张博泉的《东北地方史稿》、董万仑的《东北史纲》以及一批东北断代史著作先后面世.均对东北史研究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区域史、民族史研究的新突破———简评《中国西南文化研究》(第2集)以特定范围区域或地方的历史、人文发展过程作为主要追寻对象的研究,是近年颇取得一些成果的新领域,如已经见书的《上海史》、《四川通史》和《重庆城市史》等等。这种研究,以该范围内相对更广泛的...  相似文献   

6.
司马迁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他的著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而且是历代纪传体史著的范例。它是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史的重要资料。司马迁一生著述中虽然没有什么专门的政治论文留下来,但是,在他这部综合性的历史著作中,特别是在太史公(司马迁)的论  相似文献   

7.
创新:《新疆通史》纂修应追求的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通史》作为一项重大的学术文化工程项目,从学术研究史的角度看,它承载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亦即《新疆通史》的纂修,既是对此前新疆历史研究的总结,亦应是21世纪新疆历史研究新起步之开始。因此,立足创新是此项工作所追求的也是预期应达到的目标。作为全国社科基金重大研究项目,《新疆通史》应该成为一部具有学术权威性和密切面对新疆实际的传世精品。学术权威性源自《新疆通史》纂修能否实现五创新的目标,即资料创新、体裁体例创新、理论创新、人才创新、运作机制创新。一、资料创新。《新疆通史》纂修必须要发掘大量新的资料,并用…  相似文献   

8.
宁夏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了邱树森教授主编的《中国回族史》,本著作曾列入198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次年列为国家民委“八五”重点科研课题。1989年完成初稿后,作者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又重新编写,反复修改。该书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一部回族通史。本世纪以来,回族史研究一直是中国民族史领域中较为活跃的领域,已有数部回族通史问世。翻检过去出版回族通史著作,或侧重于宗教,或重于明以后,其中个别作品学术深度不足。《中国回族史》与之相对照,较为充分地吸收了当代中国学者研究成果,全面地阐述了从古代城外…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遗产的大省。数十年来,河北省学术界在区域史志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欣慰的一系列成就。继近百卷本《河北省志》和十卷本《河北通史》出版之后,由苑书义等学者主编的近二百三十万字的《河北经济史》也由人民出版社于2003年12月正式推出。该书既是一部全面系统研究几千年来河北区域经济发展历史的专门著作,也是一部展现河北几千年来经济活动特色与发展规律、反映河北区域经济发展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地方经济史巨著,堪称河北省首部具有完整意义的经济通史,非常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0.
佘年 《船山学刊》2009,(3):225-226
《衡阳历史文化丛书》是研究衡阳历史的第一部“通史”,其选题凸显地方人文特色,史料翔实,记述系统,以史为毒,以事述史,史论结合,系统展现了衡阳历史的“全景式”画卷。  相似文献   

11.
吕思勉的《白话本国史》和《吕著中国通史》因其新颖的体例、丰富的内容,广博的思想而名震一时,自从出版后就备受学者和读者的关注,在通史撰述领域中地位很高。晚年时期的吕思勉又以通史的精神撰述了四部断代史,深刻阐释了历史发展的实质。本文试从吕思勉通史撰述对其断代史著作的影响着眼,理解其四部断代史的通贯精神,从而体会出吕思勉是"通贯的断代史家"这一内涵。  相似文献   

12.
闻一  张弘 《社会科学论坛》2013,(12):130-149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是中国人了解苏联的唯一来源。近二十多年来,中国学者的苏联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一些专题性研究。但是,市面上一直缺乏一部资料详实、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的苏联通史著作。2013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闻一的著作《俄罗斯通史1917—1991》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本书用解密后的苏联档案为基础,为读者客观深入地展示了苏联七十四年的历史。前不久,本刊特约记者张弘采访了刚从俄罗斯回国的闻一先生。  相似文献   

13.
8月6日至7日,数十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绵阳市有关单位举行《婚姻通史》研讨会。与会者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信仰、道德、习俗等方面对《婚姻通史》进行了全面、认真、客观的讨论。 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国第一部《婚姻通史》是一部系统地研究婚姻史的理论专著,它是绵阳市中学教师刘发岑同志20年辛勤劳动的产物。刘发岑同志在经济拮据、条件简陋、教学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广集博  相似文献   

14.
台湾史学家连横的《台湾通史》,是研究台湾历史的基本工具书.但由于连横所处的时代之局限,书中也存在着不少错误.有些错误已为研究者所指出,而大部分还未被订正,有些甚至仍被错误地引用.对于这部具有广泛影响的历史著作进行全面辨误,显然是十分必要的.邓孔昭近著《台湾通史辨误》一书(台湾历史研究丛书之一,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4月),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它的出版,对于进一步推动台湾史研究的深入发展,将起到很好的作用.《台湾通史辨误》(以下简称《辨误》)全书约26万字,共订正出《通史》中的错误600余处.上自明末倭寇之乱,下至清末日本  相似文献   

15.
学科史写作成为近年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纲》、《现代文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等四部学科史著作的问世,引出了对学科史写作的有关思考。衡量一本学科史著作的标准,首先是要求搭起历史的架构,其次是要将历史的面貌细致地描绘出来,并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精当的点评,最后要对历史进行总结和提升。  相似文献   

16.
王红 《东岳论丛》2000,21(5):143-144
据笔者有限识闻 ,至今尚未见到古代关于州县通史之类的著作。八十年代 ,我国地方志编纂 ,空前繁荣 ,成果辉煌 ,但就地方史这一领域 ,特别是县级行政区域的通史 ,也尚未见到面世的著作。 1999年 5月由中华书局出版的曲延庆编著的《邹平通史》 ,可以说填补了国内地方史的这项空白 ,具有开创性的意义。《邹平通史》作为一部地方史 ,以中国通史为背景、为轴线 ,又比较突出地写出了邹平历史的特色 ,我认为 ,这便是《邹平通史》的主要成功之处。一、浓墨重彩 ,凸现邹平的文化特色和人文优势。《邹平通史》在以政治变更为主线 ,以经济发展和文化教…  相似文献   

17.
由陈慧生、陈超二位研究员合著的《民国新疆史》一书,近日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无疑是新疆史研究中的一件喜事。陈慧生、陈超二人长期从事新疆地方史研究,特别是对近代新疆史研究造诣较深。此书是在承担国家重点项目《西北通史·现代卷》的基础上独立成书的,是新疆民国时期历史的第一部专著。民国新疆史是新疆近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这段历史距离今天比较近,因此这一时期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对今天仍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研究民国新疆史对进一步认识了解今天新疆有着重要意义。《民国新疆史》全书共十九章,约35万字,时间从…  相似文献   

18.
2013年6月21 ~22日,由《新疆通史》编委会主办的"隋唐时期的新疆学术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市隆重举行.八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与会者围绕隋唐时期新疆诸方面历史问题展开讨论,此次会议不仅有助于《新疆通史》的编写工作,亦有益于新疆地方史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由崔永红等人编撰的《青海通史》已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它是迄今为止最为详备的一部青海地方性通史著作。全书 70万字 ,上起青海远古文化 ,下迄马步芳家族统治青海的结束及青海解放 ,内容宏富 ,体例严整。尽管书中存有瑕疵 ,但仍不失为是一部史学良著。第一 ,该书系统整理了以往青海史学研究的丰硕成果 ,可谓厚积薄发 ,但其间也有纰漏。对青海的历史记载堪称渊源有自 ,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关于青海史迹的记载 ,但青海地处偏僻 ,历史上社会发展进程滞后 ,故记载相对简陋。明清以降 ,随着几部青海地方史志的相继问世 ,对青海历史的记载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湖南社会科学》2000,(4):111-111
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古老而优秀的民族。早在民国时期便有不少学者,开始对苗族族源、迁徙、经济生活、语言、习俗等进行调查研究。近几十年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对苗族史研究的专论渐多,收获不少,但是缺少一种贯穿古今,全面系统的研究,缺少一部体例严谨。内容完整的苗族历史的通史著作。最近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伍新福研究员撰写的《中国苗族通史》( 1999年 12月出版)一书,填补了这个空白。该书分上。下两册,共八章,90万字,这是伍新福研究员集数十年的资料积累和学术研究,在业已有了二部研究论著的基础上而撰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