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解读新疆维吾尔族服饰文化中的宗教信仰涵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新疆维吾尔族服饰文化中的宗教信仰涵义视角出发 ,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服饰文化中孕含的宗教信仰涵义 ,指出新疆维吾尔族服饰文化呈现出以伊斯兰宗教文化为主的多种宗教文化的涵义  相似文献   

2.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派出的项目组,在2008年8~9月份对新疆毯(本文主要介绍的是维吾尔族毯)进行实地调研,搜集和整理了有关新疆毯的图片和文字材料。项目组走访乌鲁木齐市、和田市、洛浦县、伊宁市等地,发现新疆毯是维吾尔族家庭必需的生活用品和装饰品,每家每户都有色彩斑斓的挂毯和地毯。  相似文献   

3.
伊干其乡维吾尔族的婚姻生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维吾尔族是新疆人口最多的民族,她的婚姻制度和婚俗习惯与其它民族相比有许多差异,不同地区的维吾尔族的婚俗习惯也各有不同。就目前的研究情况看,对维吾尔族婚姻生活的研究多是描述性介绍,缺乏定量化分析。91年笔者曾在位于南疆阿克苏市城郊的伊干其乡工作过一段时间,利用工作之便对全乡89年、90年、91年部分维吾尔族结婚申请(302件),  相似文献   

4.
新疆维吾尔族是一个具有浓厚重商传统的民族。维吾尔族的传统商业贸易行为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成因,既与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有重要关系,又与维吾尔族特殊经济结构、民风民俗和宗教信仰关系密切,同时受到国家商业政策的影响。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维吾尔族传统的商业发展史,益于探索维吾尔族现代商业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地区人口婚育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新疆统计年鉴数据,本文对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地区(喀什、和田、阿克苏、吐鲁番地区)人口婚育现状与特征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地区人口生育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对于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地区人口的婚育状况,本文的研究发现以下特点:其一,早婚现象较严重;其二,婚姻稳定性较弱,离婚比例较高;其三,早育、多育、密育的生育模式依然存在。对于影响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地区人口生育水平的主要因素,本文研究指出:人口因素如较高的婴儿死亡率、早婚早育生育模式,经济社会发展因素如较低的生活水平、较低的女性教育水平以及较为固化的低层次的行业职业构成,宗教因素如伊斯兰教义中的一些观念和教规如对于堕胎或是流产行为的禁止等,以及政策因素如近些年来计划生育政策在新疆南疆等地的推行遇到了不少阻力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该地区的生育水平变化。  相似文献   

6.
清至民国时期的维汉经济交流黄建华清至民国时期,有大批的汉族屯田士兵在新疆各地屯垦戍边,也有大批的汉族农业和手工业劳动者移居新疆,这些都为维吾尔族与汉族间进行经济交流创造了条件。维吾尔族和汉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促进了新疆经...  相似文献   

7.
南疆伙种制研究●王欣伙种制是解放前新疆维吾尔族农村(主要是南疆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土地租佃制度。由于各种伙种关系在解放前新疆农村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占比重较大,而且表现出明显的地方和民族特色,所以,研究伙种制度对于全面系统地认识解放前新疆维吾尔族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8.
清代时期,满清政府与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统治者回王的关系较为紧密,再加上当时维吾尔族的文化、经济、政治等多方面都远远落后于汉族地区,维吾尔族汉化是当时民族融合的主流,尤其是新疆哈密地区汉维融合现象更为明显。维吾尔族人在接受清代服饰文化的同时,也基于维吾尔族自身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审美情趣等特点来创造出符合自身特色的服饰,既不同于清代满族、汉族服饰,又不同于传统维吾尔族的服饰,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鲜明的民族特点。本文首先分析了清代维吾尔族服饰的特点,其次,分别从服装的款式形制、装饰题材、面料质地、装饰部位、装饰手法等方面深入探讨了清代汉族服饰文化对维吾尔族服饰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这是八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新疆乌鲁木齐市富丽堂皇的人民剧场里,东方歌舞团的演出正在进行.帷幕徐徐拉开,艺术指导王昆用热情而沉稳的语调说:"阿依吐拉从十二岁起就从事舞蹈工作.由于她成功地表演了维吾尔族独舞《摘葡萄》而成为维吾尔族著名的舞蹈演员.1962年,新疆各族人民把这位满  相似文献   

10.
<正>湖南维吾尔族是一个特殊的少数民族,全国除新疆外,只有湖南有聚居的维吾尔族,因此这里也素有"维吾尔族的第二故乡"之称。湖南有维吾尔族约12000多人,主要集中在常德市的桃源县、汉寿县、鼎城区、澧县、津市等地。上世纪80年代中期经有关部门批准,先后成立了桃源县枫树维吾尔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论述了 194 9年以来新疆社会的两次变革对南疆维吾尔族农业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清代时期,满清政府与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统治者回王的关系较为紧密,再加上当时维吾尔族的文化、经济、政治等多方面都远远落后于汉族地区,维吾尔族汉化是当时民族融合的主流,尤其是新疆哈密地区汉维融合现象更为明显.维吾尔族人在接受清代服饰文化的同时,也基于维吾尔族自身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审美情趣等特点来创造出符合自身特色的服饰,既不同于清代满族、汉族服饰,又不同于传统维吾尔族的服饰,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鲜明的民族特点.本文首先分析了清代维吾尔族服饰的特点,其次,分别从服装的款式形制、装饰题材、面料质地、装饰部位、装饰手法等方面深入探讨了清代汉族服饰文化对维吾尔族服饰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湖南省桃源县有30个少数民族,共2.3万余人,其中,维吾尔族1.1万人,主要聚居在枫树和青林两个维回民族自治乡。桃源是除新疆以外的第二大维吾尔族聚居区,因此有着"维吾尔族第二故乡"的美名。  相似文献   

14.
"年夜饭嘛,没有什么特别的讲究。包个饺子嘛,做个抓饭嘛,都可以!"壮壮实实的司马义,这样回答了我。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最大、最隆重的节日为古尔邦节。传统上,维吾尔族人并不过阳历年。但是,辞旧迎新毕竟是全地球人共同的节日,不可能一点儿不影响到新疆。在我们新疆,每年12月31日除夕夜,  相似文献   

15.
河南南阳镇平县作为"中国玉雕之乡",自2005年以来,吸引了一大批新疆维吾尔族群众前来入驻经商。维吾尔族流动人口的到来为镇平的经济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同时也给镇平的社会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切实解决好外来维吾尔族群体的管理与服务工作,成为当地迫切需要研究和破解的一大社会问题。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对石佛寺镇的维吾尔族流动人口与当地社会的融入以及当地政府的民族工作做一简单梳理,并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包尔汉·沙希迪(1984--1989年)维吾尔族,生于俄国。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爱国者、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维吾尔人民的杰出代表。赛福鼎·艾则孜(1915--)维吾尔族,生于新疆阿图什。1944年参加三区革命,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全国政协主席。廖汉生(1911年-...  相似文献   

17.
2009年国庆节前夕,在浙江省余姚市十佳少数民族歌手大奖赛中,能歌善舞的余姚市华联纺织有限公司员工、新疆维吾尔族姑娘买阿巴荣获十佳歌手的荣誉。  相似文献   

18.
2006年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新疆代表团副团长司马义·铁力瓦尔地(维吾尔族),在京西宾馆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19.
在新疆区外流浪的新疆流浪儿童 ,绝大多数是来自南疆城乡的维吾尔族男孩。他们被诱拐 ,被成年人控制 ,以盗窃为主要的谋生手段 ,并在大、中城市间有目的地频繁流动。新疆流浪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区域性发展不平衡 ,其次 ,新疆流浪儿童的特殊性使政府有关部门难以处理。由于新疆流浪儿童依托于在内地生活的本族群体 ,当地有关部门对异地、异族文化的陌生与隔阂 ,使流浪儿童的个人行为成为内地一些地方出现歧视与排斥新疆人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甚至因此影响到新疆与内地、维吾尔族与汉族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不卑 《民族论坛》2012,(11):36-37
新疆维吾尔族青年伊米尔阿卜杜拉·乌加布敦拉·巴图尔20来岁到郴州创业,从推着烤羊肉串的小推车走街串巷做起,如今办起了在郴州设有12家分店的有限责任公司。那么,维吾尔族同胞巴图尔是怎样融入湖南的郴州创业的呢?笔者特意采访了这位优秀的维吾尔族青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