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失地农民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稳定。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必须在思想上确立统筹城乡发展的观念,切实强化保护农民权益的意识;要将保护农民权益的政策转化为法律、法规制度,建立有效的农民就业培训机制,增强农民就业能力,加快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范畴。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征收农村集体土地越来越多,失地农民合法权益屡屡遭到侵害。失地农民权益遭受侵害既有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征地制度的制度根源,也有体制根源,要重新定位政府角色,完善法律制度,保护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大量农业用地转为城市用地和建设用地,失地农民增多在所难免,但这与实践中存在的侵害失地农民利益现象并无直接因果关系。导致侵害失地农民权益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现行土地征收法律制度存在重大缺陷。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以保障农民权益为核心,全面改革征地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失地农民权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数量日益增加,保护失地农民合法权益问题也就日渐突出,问题处理得好,将有助于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然而,由于土地征用制度的不完善、土地产权关系不明晰、城乡二元社会体制以及对行政行为监督机制的缺乏等原因,失地农民权益流失现象严重。因此,必须从制度安排和政府行为观念等多方面着手,重视和加强对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的土地被大幅度征用,失地农民随之应运而生,他们的权益因法律规定不完备、保障机制不到位、法治意识不健全等法律缺陷的存在而无法保障.失地农民失去了生活的依托、失去了就业的机会、失去了诸多的权益.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的社会问题之一.文章从探究失地农民的法学概念入手,通过分析现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缺陷,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征地制度在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法律框架下不断演进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我国现行征地制度仍存在着征地权扩张、征地补偿标准低、征地程序不规范、征地收益分配不均等突出问题,严重损害了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因此,今后应当严格界定征地权的范围、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完善征地程序、合理安置失地农民,切实保障失地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失地农民的数量逐渐增多,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当前,应围绕失地农民的生存权、就业权、社会保障权等方面,克服现有法律规定的缺陷,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维护其合法权益,是我国社会发展中必须面对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关注广大失地农民的现状,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事关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此,应从大局的角度出发,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完善各项制度,切实维护和保障失地农民的各项权益。本文拟探讨失地农民的权益流失及保障的有关问题,以引起更多的人来关注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9.
成都市是全国较早推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城市,在消除针对失地农民歧视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但是如何使失地农民真正享受市民待遇,全面消除在就业待遇、权益维护、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歧视问题,促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实现,仍然有待研究和探索.本文在对失地农民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结合有关调查资料分析了失地农民就业权益保护问题的产生原因、现状,结合成都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实践和经验,对下一阶段失地农民就业权益保障问题从法律保护和法律促进两方面提出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我国还没有单独的农村土地征收法律法规,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安排导致农民土地权益受损,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背离于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等情况,指出了我国农村土地征收法律制度亟待变革,提出了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土地征收法律制度完善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权益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城市化在改变传统社会生产方式的同时,也造就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和农民工。他们在社会变革中往往处于弱势的地位,劳动权益屡遭侵害,政治权益难以实现,社会权益得不到尊重,其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现象十分严重。本文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农民权益遭受侵害的现象,探讨了农民权益遭受侵害在法律方面的缺失,进而从法律的角度提出了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民权益保障是指防止权益受到侵害,确保权益最终实现的制度化保护.当前农民土地权益和城市农民工的权益问题最为突出.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是维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关键.城市农民工不应成为生活在城市的"边缘人",其合法权益应该予以保障.要用以人为本理念推进农民维权事业.  相似文献   

13.
票据是票据权利的载体。票据丧失 ,持票人就失去了行使票据权利的物质依据。失票人必须及时依法采取有效的救济措施 ,才能使票据权利最终得以实现。我国现行法律对票据丧失规定了挂失止付、公示催告和提起诉讼三种救济方式 ,但具体规定还不够完善。为此 ,针对这些问题 ,对失票救济规定提出完善设想 ,以期维护失票人的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数量不断增加.面对失地农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应积极制定政策,促进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从根本上保障和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征收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越来越多。在征收过程中,农民合法权益屡屡遭到侵害,从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征地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失地农民权益遭到侵害的根源,指出重新定位政府角色,保障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16.
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文章从失地农民的法律概念入手,分析了他们的生存现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维护失地农民利益的法律措施。  相似文献   

17.
产生失地农民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结果。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数以万计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因此,如何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后顾之忧,就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关乎社会稳定和改革发展大局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自救式犯罪”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民工“自救式犯罪”是指当农民工的生存、发展受到威胁或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他们以犯罪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和权益而产生的犯罪。法律使用成本过高、立法不完善、执法不严、监督不力是导致农民工“自救式犯罪”的根本原因,法律意识淡薄是导致这种犯罪发生的主观原因。只有不断健全民主、完善立法、加大执法力度、增加救济渠道,才能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农民工“自救式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