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福成认为,晚清中国陷入了强邻环伺的地缘危机,俄国和日本是中国主要的地缘威胁,中国应当采取多管齐下的地缘对策,即保藩固圉、防俄防日、自强御辱。薛福成的这种地缘政治思想在总体上是微观的,但有着宏观的因子;其中的地缘对策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应,主要原因则在于晚清中国面临的地缘政治困境和清政府的自强无方。 相似文献
2.
胡门祥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53-55
薛福成的外交思想与实践维护了国家利益,推动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为外交官树立了恪尽职守的榜样,对近代外交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他又有着种种不足:天朝观念的残留、对西方的幻想、以夷制夷的局限.其外交思想对当代外交也有诸多启示:对国家利益的诉求要与时俱进,重视地缘政治思维,坚定不移地融入国际社会,进一步发展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薛福成人生经历的探析,揭示其侨务思想的形成原因及内容,从而说明其护侨主张对晚清政府侨务政策的影响及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何云鹏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5):13-18
薛福成基于对时势的认识,提出"宜变古以就今"的变法观,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利权,倡导振兴商务,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良国家政治体制,注重研究公法和培养外交人才,以掌握西人的"富强之术".薛福成的法律观具有重要思想价值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5.
冯君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1,22(1):81-84
薛福成是鸦片战争之后成长起来的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在中法战争期间,薛福成发表了一系列政治见解,主张"和战相济",主张充分利用各种矛盾,调动各种有利因素,采取正确的斗争策略,确保越南问题的圆满解决.主张充分利用刘永福及其黑旗军来抵抗法军的侵略.此外,薛福成还亲自参加和领导浙东地区的抗法斗争,充分体现了薛福成强烈的爱国主义信念. 相似文献
6.
7.
杨懿华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19世纪60年代,中华大地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以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进程。随着大量西方先进军事技术的引进,中国急需一批具有近代战争意识、懂得近代科技知识的新型军事人才。作为晚清著名改革家的薛福成,在他的著作中也曾多次谈到这一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黄树生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1):36-41
薛福成是晚清著名的资产阶级早期改良主义思想家、近代杰出的外交家和卓有成就的文学家,是一个正面影响中国近代发展历程的风流人物。他丰赡的著述,是研究近代中国和中外关系的最好史料,对后世文学的影响非常巨大。论文梳理薛氏著作的各种版本,辨伪求真,基本考辨出薛氏著述的历史全豹。 相似文献
9.
王赓唐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薛福成是晚清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一生的活动方面很广 ,贯串他一生活动的一条主线 ,便是追求国家的富强。中国早期的现代化运动是由上个世纪 60年代的洋务运动启动的。薛福成在这一运动开幕后不久便踏上了政治舞台 ,为此他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本文从薛氏的代表性著述中钩稽提要 ,分别自六个方面予以系统地分析和介绍 ,希图帮助读者全面认识作为近代促使中国走向世界、进入现代化行列的思想家之一薛福成的精神风貌 ,批判地继承这一笔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0.
徐奉臻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4):43-47
透析现代化进程有许多维度 ,其中观念形态的构建是最具根本性的。而在近代中国现代化研究中 ,对观念子层面的剖析却始终是一个弱项。作为洋务运动代表人物之一的薛福成 ,其技术观是中国早期躁动的现代化之梦的缩影。薛福成的技术观主要体现于 :关注技术及技术思想的缘起 ;在现代化需求之下思考技术的功能与意义。虽然薛福成的技术观也有局限性 ,但其中的许多真知灼见不失为今天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张学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59-62
薛福成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追求利润的原始欲望与挽回利权的现实动机,是其近代市场意识萌发的动因,他所设计的近代市场经济蓝图是以近代化的交通电信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近代科技为本原.薛福成近代市场意识的萌生,表明了先进中国人市场意识的觉醒,也是中国传统经济走向近代化的思想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2.
文章经检阅和解读《无锡金匮县志》、民国乙卯(1915)江阴邓唠《续修薛氏族谱》及光绪己卯(1879)《薛氏族谱采遗》、民国己丑(1949)《薛氏锡山支谱》,考述了薛福成家族之祖籍与谱系。认为薛福成家族之祖籍并非四川苍溪,而是江苏江阴;薛福成之高祖,不是玉佩公薛景珏,而是友琦公薛粜;薛福成之曾祖,不是汉澳公薛稻孙,而是葆光公薛世琛;薛福成之祖父是芗圃公薛锦堂、父亲是晓飘公薛湘,但芗圃公薛锦堂并无兄弟,故又洲公薛玉堂亦非薛福成之伯祖。而且薛福成家族迁锡(无锡西嶂寺头村)的第一代,不是康干时期的玉佩公薛景珏,而是薛福成的七世祖宜斋公薛度,于元末“红巾之乱”,由江阴泗河镇之邓唠里(今江阴市青阳镇邓阳村)徙居无锡兴宁乡寺头镇(今无锡市惠山区堰桥街道寺头村)。 相似文献
13.
龚自珍和薛福成是清末著名的人口学家,他们针对当时人口暴涨、大量无业失业人口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的状况,提出了各自的"再就业"主张.本文切入人口学视角,认为龚自珍、薛福成人口"再就业"理念虽然不同,但殊途同归,都具有深沉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李光耀 40年政论选》为依据 ,围绕李光耀执政期间所实施的一系列经济政策 ,从经济发展的政府行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等三个方面 ,总结评述了李光耀的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15.
石蕾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4):21-24
马建忠明确提出了既要反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又要对外开放,学习西方富强之本,以发展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论。他为当时发展中国社会经济设计了五项方案:第一,改革经济体制,保护商会,设立公司。第二,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第三,实行保护关税政策。第四,举借外债,利用外资。第五,重视实业开发。 相似文献
16.
俞政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
马建忠深受西方重商主义影响,而严复接受了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在外贸方面,马主张“多出口少进口”,而严认为顺逆差问题无关紧要。在海关税方面,马主张“重征进口货而轻征出口货”,而严在赞成“轻出”的同时却反对“重进”。关于借洋债发展民族工商业,马、严思想比较接近。在如何发展本国工商业问题上,严复提倡民办同自由竞争观念结合在一起,而马建忠在提倡民办时却对自由竞争有所恐惧。总之,马是为了保护本国资本家的利益,而严则企图寻找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7.
段金生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4):72-76
杨增新在经济认识上,主张“人生天地间,莫贵于自养”。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进而认为应打破传统士农工商的社会角色格局,并提倡实业,倡导实学。杨增新之经济思想表明其思维实受到传统与近代的双重影响,而这正是导致其执政新疆时期经济政策相对保守的原因。一方面,杨增新是有发展新疆社会经济的认识;另一方面,其发展思路虽受近代西方学理的一些影响,但思维深处却打下了传统的深深印记。上述特色的体现,既是传统向近代社会变迁过程中普遍的社会心态,也反映了社会变迁的艰巨与复杂。 相似文献
18.
薛福成家族(即无锡城西薛氏家族)诗礼传家、名人辈出,入清以来逐步形成了颇具个性的文化传统,主要表现为:读书明理、百业皆本;家族教育、男女兼重;崇尚实学、经世致用;顺应时代、积极转型等。薛福成家族的教育活动也颇有活力,体现在教育价值与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各个方面。薛福成家族文化的这些特色正是该家族在近代中国历史上作出重要贡献的奥秘所在。 相似文献
19.
郝士宏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3):261-264
经济全球化思想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内容丰富,论述深刻,主要包括经济全球化的性质问题,两重性问题,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抉择问题,中国的应对战略以及对经济全球化前景的展望等。深入研究江泽民同志的经济全球化思想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顾涛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998,(4)
邓小平立足于中国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中国经济发展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形成了全新的经济思想体系。邓小平的经济思想,是对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突破,在一系列重大经济问题上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出了新思路,具有独特的创新性;体现了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洋溢着时代气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体现了邓小平对祖国的强大和民族的命运的关注,对祖国前途的孜孜追求,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