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并最终影响既定产出和价格目标的传递途径和作用机理.一国宏观经济调控需要高效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分析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效应的基础上,探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问题,可以为增强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供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东岳论丛》2017,(3):139-146
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的作用受到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本文以货币政策影响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这一理论所带来的影响。货币政策通过价值、收入与现金流效应,追逐收益效应以及政策透明度效应三个子渠道影响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则通过阻碍三个子渠道发挥作用,从而影响货币政策传导风险承担渠道的有效性。实证结果显示,在我国银行业存在着货币政策传导的风险承担渠道,且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会削弱这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作用。本文的研究丰富并完善了有关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与银行行为以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并对我国经济的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紧缩过程中效果不明显,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通畅.本文在阐述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以信贷途径传导机制为贷币政策主机制的局限性.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对外开放度的不断加强,重新构建以利率途径为主体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模式,是货币政策效应得到有效发挥的关键.为促成这一转变,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规范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微观基础--企业,是改革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4.
在信用市场非对称信息基础之上提出的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渠道,不但有利于宏观经济理论分析,而且也有利于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实证研究。本文通过对货币政策信用渠道的实际经济作用机制的详细考察,提出了促进我国货币政策信用传导效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政治法律传统、金融体系等现有特征决定了一国的金融结构.金融结构决定了货币政策的机构传导途径,并进而决定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不同的金融结构影响着储蓄向投资的转换效丰和经济增长,也影响着金融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和宏观经济稳定.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结构决定了我国的货币传导机制应以信贷传导机制为主.文章通过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析,认为我国的货币传导机制应该是以信贷传导机制为主,并对我国货币供应量、贷款余额、固定资产投资、国民生产总值建立了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脉冲响应模型(IRF)、方差分析模型、协整关系检验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初步论证了理论观点,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一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关键取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顺畅,因此,有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始终是一个热点问题.我国的金融市场以商业银行为主导,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主要取决于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意图,是否可以及时做出反应.由于中国利率市场化程度不深,中国的货币传导机制是货币传导与信贷传导并存的模式,以信贷传导为主的传导方式仍会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式.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等一系列计量经济学方法验证了这一观点,得出改善传导效率,强化商业银行作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颖 《学术论坛》2002,(1):77-80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保证。本文通过回顾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历史演变及近期发展 ,比较了货币传导渠道和信贷传导渠道的不同。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其阻塞的原因 ,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证券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分析我国现阶段证券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效果,并尝试探讨证券市场改革对传导机制的影响。只有大力发展和完善我国证券市场,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虚拟经济的发展在促进实体经济繁荣的同时,对传统货币政策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角度,分析了虚拟经济发展的条件下,货币政策的传导主体、传导途径、传导时滞等方面的变化,探讨了虚拟经济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逐步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和机制的复杂性使得理论界始终存在着争论。先就这一问题总结了当今经济学界诸多共识及著名的理论和成果,再运用相关性分析得出结论:在我国的经济实践中,四大传导途径中的信用配给途径有效性最强。最后结合我国实际,进一步分析各传导途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1.
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机制及其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主要是通过利率影响投资、消费从而影响实体经济。随着金融市场的深化、发展,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代货币政策还通过资产价格的托宾q效应、挤出效应、资产负债表效应和财富效应、消费信贷效应分别传导到投资与消费而影响实体经济,从而形成了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机制。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居民的消费支出主要受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资产价格(房价和股价)对消费的影响很小;而在投资方面,房价对投资远大于股价对投资的影响,表明资产价格通过投资对实体经济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我国的货币政策应适度关注资产价格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基于信贷配给的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建明 《学术界》2006,(6):159-163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取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畅通。货币传导机制的信贷配给渠道作为市场欠发达国家的主要传导渠道,因信息非均衡问题的存在致使其有效性难以发挥。如何深刻了解信贷配给理论,细致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对理顺我国货币政策的信贷配给渠道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货币政策的效果弱于西方发达国家,其原因复杂多样。就资产价格传导渠道来说,由于中国资产市场发展水平、社会体制完善程度以及国民财富结构和消费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资产价格传导渠道存在阻滞。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协整检验等方法对中国市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资产价格虽然可以影响消费和投资,但是消费的财富效应和投资的托宾Q效应都很不明显,以致资产价格传导渠道在我国不够通畅。因此,我国应采取有效措施,疏通资产价格传导渠道,尤其是疏通股票市场渠道,从而提高货币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14.
对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货币政策如何影响实际经济即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问题一直是西方理论界争论的焦点。总结归纳当前市场经济国家的货币政策传导途径 ,考察我国货币政策各传导途径的特点 ,在借鉴发达国家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基础上 ,对如何提高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为转折点,我国宏观经济经历了由经济繁荣和过热向经济衰退的转变,而在此前后,我国分别采取了调整力度比较大的紧缩和扩张性货币政策,这对于检验我国货币政策是否具有非对称性效应提供了极好的研究机会.因此,本文基于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前后我国货币政策截然不同的相向选择,实证考察了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效应.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货币政策的非时称效应在我国是存在的,即在经济过热时期紧缩性货币政策平抑经济的效应,要显著大于经济衰退期宽松性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推动效应,即存在所谓的"刹车容易启动难"效应.  相似文献   

16.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焦 点。本文以宏观经济为背景,从短期和长期促进经济增长的不同动力、货币供给量中介目标 的作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三方面,分析了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原因。并从提高政府信誉 、增加货币供给量、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加强与其它宏观经济政策配合角度,提出了提 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7.
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基于vAR模型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等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1992年第l季度至2006年第4季度期间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在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中共同起重要作用;货币渠道对经济增长的实现要强于信贷渠道,但是信贷渠道更有利于物价稳定目标的实现;通过对1998年前后的样本进行格兰杰因果分析发现,货币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信贷渠道的作用则相对下降.  相似文献   

18.
基于我国28个省份2000-2012年的年度样本数据,运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在东中西部地区的效应进行检验,分析我国货币政策的即期效应和滞后性对各省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东中西部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较为明显.货币政策的即期效应对东部沿海省份冲击较大,对中西部省份冲击不太明显;而其滞后性对中部省份冲击较大,东部次之,西部最弱.建议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完善信贷供给,加快利率市场化等.  相似文献   

19.
选取2008~2017年共38期季度数据,通过货币供应量M2、货币市场利率R、国民收入GDP、物价水平CPI、投资K、消费CO之间构造VAR模型,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有效性,得出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存在一定的梗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利率市场化、加快国有企业与金融改革、提高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的建议,以构建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发展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1998-2003年我国"宽松货币政策下的通货紧缩"问题的研究,认为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由于商业银行、企业和居民等货币政策传导主体对货币政策信号的反应迟钝,或是背离货币政策的导向而为之,货币政策信号的传递有明显的时滞,同时货币流通速度呈下降的趋势.正是这样的"梗阻"使得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的名义货币供给与进入实体经济的有效货币供给在数量和时间上出现较大差异,进而造成有效货币供给缺口的"梗阻"效应.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就必须疏导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有效抑制"梗阻"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