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江涌 《中华魂》2012,(1):48-51
从2011年9月中旬开始,美国民众在纽约金融中心——华尔街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反对政治权钱交易。此次名为“占领华尔街”的示威活动,意在表达对其金融制度偏袒权贵和富人的不满,声讨引发金融海啸的罪魁祸首。从全球范围看,近一段时期以来,国际金融动荡,应和着经济、社会、政治动荡,规模大小、形态不同的动荡相互激荡、愈演愈烈,令日趋无主义、无信任、无秩序的世界愈发失去重心。无穷的坏消息主要来源于资本主义大本营美国,次贷危机、美债危机接踵而来,人们不知道下一个危机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形式爆发。国际金融动荡的常态化,世界经济低迷的长期化,预示着金融资本主义正在穷尽其存在的一切理由。  相似文献   

2.
美国金融危机从表象来看,是从“所有权社会”的“美国梦”开始的,从而引起了次贷危机,引爆了华尔街的金融风暴;但究其深层原因,却是由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的过渡投机、欺诈与贪婪,致使整个世界经济都被拖入到这场危机之中,有可能发酵而成为一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3.
美元循环周转机制与金融危机关系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在国际金融领域频繁发生货币危机,当前更是出现了以华尔街为中心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探讨地区性以及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必然要审视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美元循环周转机制导致了国际金融秩序混乱从而引发金融危机。这一机制包括在世界范围的美元发行、美元流通和金融自由化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美元发行使美元具有“美元本位制”功能和“世界基础货币”地位;美元流通的结果产生了“美元殖民地”和“劣势货币”;金融自由化是维持美元循环周转机制运行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王伟光 《中华魂》2012,(15):26-27
2008年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了。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刮起了欧债危机狂潮……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由此造就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持久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乃至“占领伦敦”运动,促进了此起彼伏的罢工、示威、游行活动。经济危机转化为社会危机,继而转化为意识形态危机.激起了意识形态的争执。生活在西方的许多人,上至一些政治家和理论家.下至不少平民百姓.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从不同的角度.开始反思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质疑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5.
国际     
欧美银行业风声鹤唳华尔街大佬损失惨重 欧美银行业危机似乎成为股市暴跌的新引爆点,华尔街大佬们也难逃一劫。数据显示,标普500金融股指数8月10日暴跌71%,  相似文献   

6.
〉上市传播初战告捷 2007年年末.随着次贷危机的大面积爆发.一场前所未有的”暴风骤雪”迅速席卷华尔街。美联储接连降息,全球各大投资银行纷纷宣布巨额亏损,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美林“委身”美银、AIG告急等一系列突如其来的“变故”都让这个“冬天”格外寒冷。  相似文献   

7.
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势力足以影响全世界的经济活动,这里被人们称为“金元帝国”。黄沁,这位年仅27岁的毛头小伙子、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培育出来的高材生,现已坐上了华尔街培基公司高级副总裁的交椅。欲知他成功的秘诀,请看《黄沁:华尔街的“中国眼睛”》。  相似文献   

8.
去年夏天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发展到今天,已经演变为金融风暴,华尔街五大投行中两家倒闭、一家被收购、两家改组为银行控股公司,就连全球按资产计算最大的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MG)以及占据美国抵押贷款市场半壁江山的“两房”也难逃被政府接管的命运。最近美国政府采取了大规模的救市行动。对于美国金融风暴的发生,主要的导火索是次贷危机引起,有必要重新审视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王纯 《百姓生活》2013,(12):17-17
纽约曼哈顿第三大道的史密斯·沃伦斯基餐馆热闹非凡、2012年度的“与巴菲特共进午餐”活动正在此隆重举行。、来客大都是华尔街的金融巨头、财团大鳄.一餐饭人均消费逾一万美元!这次活动餐费拍卖总价值3456789美元.约合人民币2202万元,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也深刻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在这场危机后,我国应该对此进行反思,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从而推进我国金融业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整体来看,美国“次贷危机”后,我国的金融发展有五个基本取向,即维护安全的基础上推进金融深化,规范秩序的基础上推进金融创新,防止“抑制”基础上防范金融风险,在加强宏观调控基础上改善金融生态,在加强系统建设基础上优化金融机制。  相似文献   

11.
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的金融海啸,在流动性过剩的时代,出现流动性紧缺,从而导致。华尔街为首的全球共振。汇率不再是海啸的罪魁祸首,文章重新审视当代金融的杠杆效应,揭示自我膨胀的风险逃避机制,金融产品过度衍生传递信用风险,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冲突是次贷危机全球快速蔓延并形成传染效应的重要原因。使得我国金融的系统风险显现,对境外市场、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世界金融枢纽——美国纽约华尔街,矗立着一座暗灰色大厦,别看外表不显眼,可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库。已贮藏黄金占世界货币储蓄黄金的三分之一,这就是纽约联邦储备银行。  相似文献   

13.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工具,因其先进的融资技术和风险隔离机制,自被发明以来就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一直受到华尔街投行们的青睐。然而在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中,不受限制的反复资产证券化却对风险的传导和危机的扩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资产证券化传统的风险管理制度出发,结合次贷危机下出现的新风险,检讨传统风险管理制度,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华尔街喝醉了。这是美国总统布什对最近美国经济形势的形象比喻。而且他不无担忧地说,不知道华尔街要多长时间才能醒来。2007年此时,全球财经媒体还没意识到美国会因次贷危机醉成这样。但是现在,不仅是美国醉了,全球经济都出了问题,甚至曾被视作世界经济救命稻草的新兴经济体,也大都面临高通胀和经济下行的风险。为何全球经济体在此刻不约而同地生了病?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以来,投融资领域中的败德行为屡屡发生,但迄今为止,投融资的道德伦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还被认为是一个与道德伦理无关的领域。然而,从投融资领域的具体实践结果来看,主流经济学所倡导的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思维”,已经受到了现实世界的严重挑战。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风暴,现在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足以引起各国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反思,并由此引出投资融资的伦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用基于道德伦理的新型投融资观取代以盈利为唯一动机的传统投融资观已成为必然趋势。基于这种背景,崇尚道德伦理的环境金融理论与实务开始逐步发展起来。本期开辟的“环境金融研究笔谈”,张伟、李培杰全面梳理了国内外环境金融研究的进展;郭沛源对金融投资中的伦理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苏宝梅从和谐社会建设的角度论述了绿色信贷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08年源于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给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在众多的原因中,有效需求不足、单一的国际货币体系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次贷危机这三个方面是最主要的。分析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可以使我们以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走的更稳更好。  相似文献   

17.
美国9.11事件7年零4天之后,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一年之后,美国经济发生雪崩式下滑.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百年一遇"的美国金融风暴横扫华尔街,横扫全世界,一切都如约而至.美国华尔街五大投行全军覆没标志着全球自由(投资商)资本主叉时代的彻底终结.从美国次贷危机到美元危机,从美国危机到全球化危机,划时代的历史巨变,帷幕已经完全拉开,全球贸易将遭遇沉重打击,全球经济大萧条即将到来.未来五年,美元的世界金融霸主地位将彻底终结,美国用纸币搜刮世界的历史将彻底终结.美元的崩溃就是美国的崩溃,美利坚的"帝国"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重建世界货币金融体系势在必行,在联合国主导下创建全新的在金本位意义上的世界货币金融体系势在必行,建立联合国世界货币发行与管理储备委员会和发行联合国金元(金合元),统一世界各国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势在必行.在联合国主导下的全球化--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时代--全球化民主时代将开始.  相似文献   

18.
路雅  陈威华 《今日南国》2008,(20):68-69
美国华尔街爆发的金融危机如同海啸一般,迅速波及五湖四海。不管是同属发达国家的英国、日本,还是经济尚未开放的非洲,或者新兴崛起的“金砖国家”,都感受到金融海啸的震撼。  相似文献   

19.
公共关系的新媒体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种意义上讲,传播行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是源白于媒体的变革。最近,全球金融海啸,世界经济寒冬,让整个传播行业都不得不面临巨大的挑战.这当中,有两个词被提及的频率在明显增加.一个是“过冬”.另一个是“新媒体”。那么,新媒体真的就那么管用吗?它和“过冬”就真的那么有关联?  相似文献   

20.
黑石擎天柱     
张锐 《中国农村》2007,(4):40-42
将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型投资公司打造成金融巨头。从一名微不足道的债券销售员成长为华尔街津津乐道的“债券教父”,全球最大的上市资产管理公司——美国黑石公司(Black Rock)总裁兼首席执行长劳伦斯·芬克以其超人的投资天赋和智慧建筑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金融帝国。并影响着国际金融投资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