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为我们描述了斯巴达与雅典两个强大城邦之间的战争。现代学者从古时伯罗奔尼撒战争总结出规律,并用"修昔底德陷阱"这概念来表述,一个强大的国家面对另一个迅速崛起的强大的国家,这两个国家之间必有一战。本文对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进行了研读,并结合当今中国与美国的国际关系予以思考。  相似文献   

2.
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404年)是古希腊历史上最著名的两次大战之一。史学界历来视之为古希腊历史的转折点和希腊奴隶制社会由繁荣走向衰落的开始。据伯罗奔尼撒战争的亲身经历者、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和色诺芬的记载,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规模最大、最为著名的一次军事行动,无疑是公元前415年6月至413年9月间雅典对西西里岛上以叙拉古为首的诸城邦所发动的远征。修昔底德曾这样描述雅典远征西西里之战:“他们(指雅典人)不知道他们现在所要进行的战争是和他们跟伯罗奔尼撒人所进行的战争几乎是同样巨大的规模。”“这次远征之所以这样著名的原因,不仅因  相似文献   

3.
在西方古典史著传统中,希罗多德与修昔底德 双峰并立。从著述笔法到现实关怀,修昔底德与希罗多德彼此烘托,相映成趣。在希罗多德笔下,曾经的波斯帝国正是目下雅典帝国的先声;在修昔底德笔下,目下的雅典帝国将是一切未来帝国的预演。在希腊世界从自发性的联盟秩序向强制 性的帝国秩序过渡的关键时刻,帝国的政治理论开启的与其说是一场庆祝式狂欢,还不如说是一场悲剧性沉思的开端。  相似文献   

4.
自从修昔底德作出关于伯罗奔尼撒战争的阐释之后,历史学家们已经认识到了,一个新的强国的崛起总夹杂着一些不确定和令人不安的因素。尽管并非总是如此,但暴力冲突却是经常紧随其后。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崛起必将成为亚洲和美国在新世纪初对外政策的核心议题。在解释为什么民主共和制的雅典决定背弃那份最终导致战争的条约时,修昔底德指出了那股预料之中的导致冲突不可避免的力量。他在  相似文献   

5.
古代希腊的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斯在其所著《伯罗奔尼撒战争》中以大量的事实阐述了和平的种种好处和战争的种种弊端。修昔底德斯身为雅典权贵和统治阶级上层的一员 ,他是战前和平时代的受益者 ,也是雅典对外扩张战争的受益者。因此 ,他以雅典人的实际利益为指归 ,时而主战 ,时而主和 ,对于雅典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和侵略扩张并不笼统地加以反对 ;然而他又是战争的受害者 ,对和平有着强烈的祈盼、深刻的见地。修氏的这一悖论植根于奴隶制时代 ,是其和平思想精华与缺弊共存的根源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相关史料进行审慎、深入的分析,认为王俭<七志>有两个附录,一个附录是"所阙之书",另一个附录是佛经、道经.并指出,<七志>原书正文"七志"部分为三十卷,附录为十卷,两者共计四十卷.  相似文献   

7.
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404年)是古希腊史上两次巨大的战争之一。在第一次战争——希波战争中,希腊各城邦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击败了波斯侵略军。此战,有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史诗般的《历史》(又名《希腊波斯战争史》)传于后世。在第二次,即伯罗奔尼撒战争中,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同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为争夺希腊的霸权,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二十七年的疲劳战。战争的火焰燃遍了希腊各城邦,城邦内奴隶主民主派和奴隶主贵族派的矛盾,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两大同盟及其内部的矛盾等皆随之暴露并激化。战争虽以雅典的投降而告终,但斯巴达的胜利实属“皮洛斯式的胜利”。由此开始了希腊奴隶制城邦危机的历史。此战,有古希腊史学家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理论之父修昔底德在其历史巨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所展现的国际政治冲突逻辑、安全两难、同盟和均势等国家间行为,揭示了修昔底德对国际关系一般原理的探索以及对国际权势竞争的深刻理解,指出其对当代现实主义国际关系学者以及大国的现实主义外交政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许多现代人看来,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记述的只是古希腊城邦之间一系列很微小的事件而已,并不能对当代世界的事务给予具体指导。而随着冷战的结束,修昔底德作为意识形态宣传符号的意义也下降了,但这反而给现代读者以重新审视其真正价值的机会。本文试图从理解修昔底德对"最伟大战争"的定义入手,来探讨修昔底德的阅读价值其实在于使读者更好地体认人类处境中可能遭遇到的种种苦难,并从他所思考的苦难和伟大之间的关系中受教。
Abstract:
In the view of many moderns,Thucydides 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which merely records a series of affairs on very small scales among the ancient Greek city-states,is not qualified to be a practical guide to the contemporary world.With the end of the Cold War,Thucydides has been less chosen as an image for ideological propaganda.However,this just provides modern reader an opportunity to rediscover the real value of Thucydides.This paper attempts to approach the problem from Thucydides definition of ...  相似文献   

10.
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撤战争史>中使用了大量的演说词,这也成为他日后备受质疑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将演说词回归到口述传统的面对面社会语境当中,透过集体记忆的视阈来探讨古希腊人对历史、记忆和真实的认识,以此厘清历史真实性在修昔底德演说词的使用及其历史编撰理论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不仅是传递客观命题的工具,更是言者用来传递主观性的工具。首先,言者对命题的认识、对事件的态度、对语篇的立场构成了主观性陈述;当言者的主观性赋予话语某一部分在态度、情感、立场上的主体地位,使它们超越其他语义内容、获得凸显感知时,就形成话语中的强调形式。其次,主观性的核心参项可以表述为不具真值语义、体现言者立场的话语形式;同理,话语强调表达的核心特征可参照真值语义、句法辖域、语用意义三个维度。最后,强调表达与主观性表达是蕴涵共性关系,强调表达是主观性表达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观性是语言中更为优势、自由的概念,不一定总是表现为强调表达。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的城乡关系经历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生分离与对立,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相互依存联系密切,并将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共同协调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唐宋时期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唐宋以前,城乡之间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较为明显;唐宋以降,城乡关系逐渐分离并形成了"交相生养"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3.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4.
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党政关系发生了十分复杂的变迁,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的发展经历了从"党指挥政"到"以党代政"再到"以党领政"的发展历程.党政关系的发展最终使中国行政权力从党权中分离出来并呈现出逐渐扩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的贫富分化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 ,我国现阶段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贫富分化趋势。贫富分化既抑制效率 ,又损害公平 ,是阻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大隐患。只要我们始终把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加强宏观调控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就能够不断缩小贫富差距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论抗战时期我党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我党在干部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摸索出一条成功之路,为促进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其历史经验:一是党的高度重视;二是系统化的教育管理和行政机构;三是灵活、适时、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四是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  相似文献   

18.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师道尊严”的传统受到了无情冲击。在商业化社会中,如何建立相互尊重的、朋友式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应是21世纪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消费者的信息追溯标签信任度对购买农产品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390份辽宁省消费者购买可追溯鸡蛋行为的调研数据,通过二元Probit模型和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研究其影响因素,并运用中介效应分析法,验证消费信心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信息追溯标签有较高信任度,其对可追溯鸡蛋的消费信心也相应提高,进而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