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的主要任务是探讨斯宾诺莎对于霍布斯的自然权利学说的批评。斯宾诺莎的自然权利学说虽然继承了霍布斯的相关思想,但却批评了后者的不彻底性。斯宾诺莎认为,霍布斯没有将他的反目的论精神贯彻到底,因此不能融贯地解释人的自然状态以及自然法。斯宾诺莎从“自然的同质性”原则出发,将人的自然状态和自然法等思想彻底地“去道德化”,认为人的世界并不是自然世界整体的例外,并且把权利等同于权力和力量,从而合理地解决了霍布斯的困难。但是斯宾诺莎的哲学仍然认为,人凭借理性在自然世界中占有某种特殊的地位,因此他仍然预设了人是自然世界的例外。  相似文献   

2.
作为近代政治的正当性基础,自然权利具有能动性的建构力量。从政治哲学的视角来看,自然权利的实现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主题,由不同的理论主体担纲。第一个阶段解决的主要是暴力问题,通过霍布斯、洛克、斯宾诺莎等人的努力,将自然权利论证为抽象普遍性的法权。第二个阶段解决的主要是经济与社会问题,通过斯密和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工作,自然权利转变为被启蒙的个体利益。第三个阶段解决的主要是平等和自由、同质与异质的矛盾,通过卢梭与康德的论证,自然权利转变为主体有尊严的自我立法。  相似文献   

3.
斯宾诺莎是现代自然权利学说的代表之一。他一方面接受了霍布斯的自然权利学说,另一方面也对后者进行了彻底的改造,把权利本身等同于权力或力量,并由此否定了自然状态与公民社会或国家之间的绝对界限,并且否定了自然法的道德规范性。在这个意义上,斯宾诺莎在根本上抛弃了包括霍布斯在内的古今自然法或道德哲学传统。  相似文献   

4.
斯宾诺莎的伦理是以探讨幸福问题为核心的,这一核心思想呈现出一个清晰而鲜明的主线或主题:人只有通过理性对必然性的认识,即人对“神”的理智的爱,用理性控制情感,才能走上自由的幸福之路,过上一种新的理性指导之下的真正幸福的生活。斯宾诺莎既探讨何为幸福问题,也探讨幸福之可以实现问题,使斯宾诺莎在西方伦理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政治的真正目的是自由——斯宾诺莎的政治哲学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人成为自由的人是斯宾诺莎的政治哲学所追求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 他在论述国家的自然基础时强调, 自然权利取决于自然力量, 是不能完全转让的。在国家形式方面, 他的主要观点是一个国家的好坏主要不在于政体形式上的区别, 而在于目标的根本不同。政治的真正目的是自由, 而不是把人以理性的存在变成畜牲或傀儡。他的自由观是一个矛盾体, 但是他对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起做出的重要贡献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利己还是利他——论斯宾诺莎的利益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斯宾诺莎的利益观是他在论证理性在情感控制上,特别是理性在道德中的重要性中体现出来的。他的利益观既不是大众所理解的纯利己主义的自私自利,也不是纯粹道义性的利他主义。斯宾诺莎的利益观有着复杂的伦理思考和深刻的伦理意义。对其利益观的考察有助于我们获得完善人格的力量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近代西方自然权利理论首次系统论证了人权,随着人权理想进入政治法律实践领域,自然权利作为一种理论却受到学术界的质疑。最典型的质疑有三种:在性质上,人权能摆脱社会关系而成为自然的吗?在适用性上,人权能超越于人的多样性以及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而成为普遍有效的规范吗?在理论依据上,人权作为一种价值追求能根据理性来论证吗?本文根据自然权利理论本身的思路而论证了:这些质疑存在某些曲解或误解,并没有对自然权利理论构成实质性的威胁。  相似文献   

8.
探究人的本性及其在宇宙中的地位乃是斯宾诺莎哲学的核心论题。当许多哲学家以人作为自然的例外、甚至把人视为“王国中的王国”时,斯宾诺莎则鲜明地提出“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斯宾诺莎这个命题首先意味着“人在自然之中存在”。只有深入剖析“人在自然之中存在”的含义,我们才能阐明“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所具有的生存论意义。在斯宾诺莎那里,自然并非纯粹由无机的物质所组成并单纯依照机械法则活动,而是一个同时具有内在活力和生机的自然,是一个具有内在生产原则的自然。斯宾诺莎也将其称为神,从而使自然首先呈现为一个形而上学概念。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只是作为无限实体的自然的产物,是一种有限样式。无论是人的理性,还是以往被视为人的主动性和自由之来源的意志,也都在自然之中存在并遵循自然永恒不变的法则。然而,人却可以通过理解而达到“心灵与整个自然相结合的知识”,人生的至善和至福也正在于此。“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所具有的生存论意义最终也由此得到体现。正因如此,斯宾诺莎走向了与近代主体主义哲学完全不同的方向,甚至表现出一种反现代性的倾向,“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这一命题也因而具有了一种批判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斯宾诺莎论人的思想自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宾诺莎所说的人的思想自由有两层含义:(一)一个人具有理性,他就有了自由;(二)人具有天赋的自由思考判断之权。人的自由思考判断之权是不可转让的。企图从思想上控制人民是不明智的。由于学术界存在着误解,应对斯宾诺莎关于自由与必然的关系的思想作一辨析。此外,在言论自由的问题上,斯宾诺莎的相关论述有模糊不清的地方,也应该加以细致辨析。  相似文献   

10.
斯宾诺莎(1632—1677)是十七世纪荷兰新兴资产阶级著名的哲学家。他以《伦理学》、《知性改进论》等一系列著作表达了他的独特的哲学思想,后人称“斯宾诺莎主义”。关于斯宾诺莎主义的特征是哲学史研究所关注的问题,人们曾从不同的角度谈论过。如说:斯宾诺莎哲学把至善的实现作为其最终目标,具有鲜明的伦理意向;斯宾诺莎是近代著名的决定论者、身心平行论者;斯宾诺莎比笛卡尔更推崇理性演绎法,以至用欧几里德几何学的论证格式书  相似文献   

11.
斯宾诺莎根据自然学说的原理阐发了自然法理论。其自然法理论揭示出自然法具有理性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两大特征,理性主义体现在遵守自然法与服从理性之间是一致的,人文主义体现在自然法赋予人以追求幸福的平等权利。这样,自然法就成为了政治合法性的来源和政治秩序的价值之维。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圣经》的解释权一直被教会权威所把持。为了正确解释《圣经》,消除神学家的偏见,斯宾诺莎在对传统的《圣经》解释方法及各种错误观点予以严厉驳斥的基础上,依据解释自然(解释自然在于解释自然的历史)的方法,首次明确提出了“据《圣经》的历史以研究《圣经》”的普遍法则。他视该方法为解释《圣经》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同时又具体剖析了该方法的“困难与缺点”。斯宾诺莎的《圣经》诠释学理论不仅为以后科学解释和批判《圣经》奠定了基础,而且对后世诠释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斯宾诺莎的自然法思想强调自然法、自然权利、自然权力之间的等同关系。从表面看,三者之间的等同关系似乎失之独断,令人费解。但如果从其全部哲学的基底概念“实体”出发,将其自然法思想分殊为两层语境,即实体语境与个体语境,那么,通过分析“实体”概念统筹下的语境论述,就会使这种等同关系的合理性和意义显明起来。实体语境中的等同关系表明一种理想的观念学,个体语境中的等同关系则表明一种现实的政治学。阐明两种语境的过渡与转换,也便阐明了其自然法思想的基本构成。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斯宾诺莎对神的界定人手,着重分析了斯宾诺莎如何借助自然理性展开<圣经>批判,一步步将上帝变为真理的步骤和过程.对斯宾诺莎来说,启蒙是宗教批判的武器,也是使哲学攻治化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5.
关于建筑物区分所有人成员权的性质,在民法学界颇有分歧,盖有物权下的权利说与物权下的权能说两种.本文在评析该两种学说的基础上,提出建筑物区分所有人的成员权并非物权,而是成员权,属于人身权的一种.并进而对民法典制定中对成员权的立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历史上看,民法从来是法哲学的发祥地,法哲学的观念和理论皆以民法为本.我国的民法哲学是关于民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民法哲学主要研究民法的本质、价值、地位、理论、体系及其建构方法等.民法哲学从属于法哲学,它是民法学和民事立法、司法、执法和守法的灵魂.民法哲学决定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市场经济的公理必然在民法哲学中得到反映."公平"和"规范"应是民法哲学中一对最基本的范畴.  相似文献   

17.
知识产权制度中的利益平衡原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益平衡是知识产权制度追求的价值目标。利益平衡原则的提出根源于知识产与有形财产的自然属性以及知识产权与有形财产权在性质上的差异,知识产权制度中更多地体现出法律的控制。庞德将法律视为协调利益冲突手段的社会利益学说为利益平衡原则提供了法哲学上的基础。而在把知识产权界定为私权的同时对产权交易进行规制,这两方面共同作用所带来的经济学上的效益最大化则为利益平衡原则提供了经济学上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