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 《后汉书·南蛮传》载:“及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学者认为这已说得很清楚,“洞庭为蛮地,苍梧为越地.”(蒙默《扬越地域考》)苍梧地望已跨南岭.两广从事考古的同志,亦以考古材料阐明先秦时期“楚国的南界实际上已越过南岭.”近有学者对上说表示异议,认为“迄今为止没有任何有力的文献资料或考古材料能确证岭南地区先秦时期曾属楚国疆域.”学术探讨,各抒己见.兹就本人从事广东旧方志研究所接触到的文献资料,罗列如下,说明先秦时期岭南确有部分地区已属楚国疆域,请学者指正.  相似文献   

2.
“楚国南界越过南岭”说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历史上楚国的南界是否抵达岭南?这既是楚史研究应该解决的一个问题,也是岭南先秦史探索必须认真做的基础性工作,只有把问题弄清楚,才能正确估量楚文化对岭南究竟有多大的影响,真实地复原岭南先秦社会的本来面目.对于这个问题,有学者曾作过系统的研究,并根据古代文献的记载和自己对考古材料的理解,认为先秦时期“楚国的南界,实际上已越过南岭,……大抵在今广西北部桂林附  相似文献   

3.
牟子“归苍梧”,居住在漓水与郁水交汇的苍梧郡治广信城,与苍梧太守交好,又多与人交流和激辩。于是苍梧因牟子《理惑论》而成为佛教东传圣地。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佛教的初传,经由海上丝绸之路较陆上丝绸之路为早。牟子的诞生、《理惑论》的深远影响及“云山古佛场”的美誉,使拥有众多名刹古寺的梧州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年佛城。  相似文献   

4.
楚都丹阳地望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丹阳是古代楚国初兴之地。据《世本》(见《左传》桓公二年孔颖达《正义》引)及《史记·楚世家》所记,早在商周之标,楚鬻熊已居丹阳,并服属于周文王;到西周初年,成王时,鬻熊的后人熊绎始受封为楚子,仍居丹阳。下至春秋初年迁郢为止, “丹阳”作为楚国早期都城名称,前后共达三百余年。因此,搞清楚丹阳地望,对于探索楚国早期的政治文化中心,进而研究楚国的历史发展和楚文化的传播,是必要的入手之处。  相似文献   

5.
“楚材晋用”,有时又称“班荆道故”,典出《左传·襄公26年》春秋楚大夫伍举与蔡大夫声子的一段对话。所谓“班”即为铺设,“荆”是荆条,即仓促之间,铺设荆条,席地而坐,边吃边聊。因为这次谈话涉及楚国人才为晋所用的事情,所以人们又把“楚材晋用”称为“班荆道故”。在二人对话中,声子提及的“杞、梓、皮革”是楚国的特产,却源源不断地被晋国收购。晋楚争霸中,晋国用从楚国收购来的“杞、梓、皮革”来壮大本国,打击楚国。特别是其中的“鲛函”,即上等的铠甲,极大地增强了晋军的战斗力。因而声子用上述三种楚国资源为晋国所…  相似文献   

6.
读了贵刊1982年第4期何光岳同志的《苍梧族的源流与南迁》,受益良多。因为我们连云港市是东方苍梧——云台山所在地。《山海经》郭璞注:“传此山自苍梧从南方徙来,上皆有南方物。”云台山古名苍梧山。因此对何文倍感亲切。何文的论点是正确的,考证渊博而详尽。只是有数点不甚明了,提出与何同志商榷。一、何光岳同志说早在帝顓顼高阳氏的时候,有才子八人,第一个就是苍舒,即苍梧部族的首领。这段考证不知有何根据?文中没有注明。查  相似文献   

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1999)03-0064-05一、汉代前后的古苍梧与隋唐开始的今苍梧县及梧州苍梧两字最早见于《逸周书·王会解》:“成周之会”,“仓吾翡翠,翡翠者,所以取羽”。其《注》:“仓吾亦蛮也,翠羽,其色青而黄也”。...  相似文献   

8.
楚国封君制肇端于楚惠王早期,至楚亡之时,前后盛行两百多年。可以说,在战国七雄中,实行封君制最早的是楚国,封君数量最多,封邑分布地域最广的也是楚国。《战国时期楚封君初探》、《包山楚简“封君”释地》、《楚国封君封邑地望续考》三文,对之作过一些清理与探讨。然言犹未尽。现仅就楚国封君制的发展与演变,再作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诗》有十五国风而无“楚风”,这是事实。但前人已指出,《诗》无“楚风”而有“楚涛”。这是从地理上考察的结果,主要是认为“二南之诗”大部分在楚国境内。“二南”即指“周南”、“召南”,其地望大部分在汉水与颍水之间,属楚国境内。宋代学者王应麟《诗地理考》曾对“二南”诗篇中所提到的江河水名等,作了详尽的地理考证,他甚至认为“今名夏口,即诗所谓‘江有汜’也。”如此,则“二南”之诗的地区已直达长江了。当然,对《诗》中的江河水名,不作专名提及时,不必太拘泥,但以此得出《诗》有“楚诗”的看法,还是可信的。我们还应该从音律、语言等因素上,看到民间艺术、民间文化相互渗透融化的情  相似文献   

10.
楚史二三题     
众所周知,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强大国家,所谓“楚国之强,大地计众,中分天下”(《淮南子·兵略训》)。它存在的时间很长,从“殷之时尝为侯伯”(《史记·楚世家》)开始,到战国末年最后结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作为一个活跃于当时历史舞台上的强大国家,前后也有七、八百年的历史。楚国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很重要的,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有着深远的影响,洪亮吉作过一篇《春秋时楚国人文最盛论》,他在列举楚国出过许多政治人才(包括当时在他国的百里奚,伍子胥,范蠡等。《左传》上说是“楚有材”,“楚材实多”)之后指出:“文彩风流,楚  相似文献   

11.
研究楚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与成就特征,这不仅是楚史研究中需要着力开拓的课题,而且也是中国古代经济史、特别是古代区域经济史研究必须拓展的一个领域。湖北教育出版社新近推出的青年学者刘玉堂先生所著《楚国经济史》《“楚学文库”之一,下文简称“刘著”》一书可称得上是这一领域中的一部拓新之作,该书的出版把楚国经济史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起点。一、内容丰富。刘著全书共列十章,凡23万余字.尽展楚地失民创榛辟莽之伟绩。不仅系统探讨了楚国社会经济形态的演进轨迹、社会经济制度(如土地制度、赋税制度、手工业与商业管理制度以及度…  相似文献   

12.
考察楚国的等级结构与阶级关系,对于揭示楚国的政治秩序,进而认识楚国的社会性质,都不无稗益。一、等级结构《左传·昭公七年》记载申无字与楚灵王的对话:“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巨大夫,大大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马有圉,牛有牧,以待百事……”研究先秦史的人士,大多以为申无宇对楚灵王所说的“人有十等”的一席话,反映了楚国的阶级关系,并借以推断春秋时代的楚国尚处于奴隶社会,这是需要加以辨识的。我以为,由无宇对楚灵王所讲的“人有十等”,不过是…  相似文献   

13.
苍梧是我国一个古老的部族,源流绵远,在帝颛顼高阳氏时业已产生,可是,到汉朝紉年已不为人们所知。它究竟是溶合于其他民族,还是发展成新的民族?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有助于了解中华民族中的一个古老成员所形成和演进的过程。一、苍梧族的起源早在帝颛顼高阳氏的时候,有才子八人,第一个就是苍舒,即苍梧部族的首领。舒与梧同属音韵豫部,其音相通转。梧与吾亦同。吾,《尔雅·释诂》:“我也。”即人的自称。苍梧亦作仓吾(《逸周书·王会解》)。舒亦含有吾、予与仲之义。所以苍舒即苍梧,后来以苍舒为首的部族便以苍梧为名了。  相似文献   

14.
<正> 一、说九疑:帝舜南巡,死葬九疑,载于《史记·五帝本纪》。《山海经·海内经》云:“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离骚》、《五帝本纪》、《初学记》卷八与《文选·上林赋》注引此经并作“九疑”。郝懿行云:“盖古字通也。”山而名之曰“疑”,为什么呢?《海内经》郭《注》还算简明:“其山九溪皆相似,故云‘九疑’。”笔者游览过九疑,领略过九溪相似,游人生疑的实况。但是,九疑之所以为九疑,  相似文献   

15.
羕陵攻尹戈是新公布的楚国有铭兵器,戈铭中的“郘豊”就是见于《战国策》、《史记》等书中的“吕礼”,主要活动于秦昭王时期,由此可判断这件兵器铸造于战国中晚期之际。它和其他几件以事纪年的楚国兵器表明,战国中晚期楚国兵器的监造者可以是当时的县公,也可以是县级的莫敖、司马、攻尹等职官;这种制度应该是受到魏、韩两国的影响。楚国兵器制度与三晋有较为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不同时期的监造者有变化,楚国始终未实行三级监造制度、未见明确使用刑徒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楚国后妃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楚国后妃的历史,是楚国历史的一个侧面。这方面的资料颇为零散,而且真伪参杂。本文打算对文献资料和出土文字资料所见楚国后妃,逐一进行考定。所谓后妃,在本文包括有“妃”、“夫人”、“王后”三种称谓。言“某妃”,意如《左传·隐公元年》惠公元妃孟子疏:“妃者,名通嫡妾”,“非有尊卑之异”;言“某夫人”,意如《谷梁·僖公八年》言夫人必以其氏姓注:“夫人者,正嫡之称”;言“某王后”,意如《白虎通·嫁娶》云:“天子妃至尊故谓后也”。凡此,虽为三种称谓,由于“夫人”与“王后”相等,实则只有两类。凡  相似文献   

17.
一、楚国异族人的来源春秋时期,楚国吞并了数十个小“国”。这些被灭国的君民,大部分成了楚国人,在楚国的异族人中,以这类人为最多。熊绎被封于丹阳,尚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左传·昭公十二年》)的艰难时期,国力微弱,无力灭他国。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他一度扩张,伐庸、杨粤、鄂,封三子于“江上楚蛮之地”(《史记·楚世家》),此时楚国的异族人一定不少了。时隔不久,由于周王室的威胁,楚人暂时停止了扩张(同上)。  相似文献   

18.
楚国地方基层行政机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包山楚墓竹简的出土,对我们研究当时的地方行政机构是一个很大的帮助。楚国的地方基层行政机构,过去我们知道的有里、社、州、乡等。下面先说“里”。“里”是楚国最基层的行政机构。关于里的情况,很早就见于史籍记载中,《尚书·酒诰》云“越百姓,里居”;《逸周书·商誓》云  相似文献   

19.
曹胜高 《云梦学刊》2006,27(4):43-47
《天问》采用疑问句式,内容“史而不玄”,可知其并非屈原怀疑精神的反映;其采用的问对形式是先秦理论阐释和辩难论对的重要方式。屈原以楚国使者和楚国学术的代表的身份出使齐国,《天问》有可能是屈原与稷下学者问对的纲要。  相似文献   

20.
陈国生 《天府新论》1999,(1):96-96,F003
《民族研究》1994年第2期和1995年第6期分别刊登了陈增芳先生的论文《“略定扬越,置桂林、南海、象郡”辨》和李勃先生的论文《扬越即南越,而非东越辨》,见仁见智,各有精义。“扬越”一词不仅出现于先秦史册,而且后世古籍亦频频提及,说明其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很有必要从历史地理学角度再作阐释。一、“扬越”为古族名直接证据不少,如《史记·南越传》曰:“秦时初并天下,略定扬越,置桂林、南海、象郡,以适徙民,与(扬)越条处”,《史记·货殖列传》亦载:“南楚好辞,巧说少信。江南卑湿,丈夫多夭。……九疑、苍梧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