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一些青少年受多种因素影响,产生了一些不良思想并导致了行为偏差,成为问题青少年,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问题青少年的成因和特点,并从社会工作专业角度阐述了可行的一些应对措施及工作方法。本文认为,社会工作者在解决青少年问题、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家庭、学校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一些青少年受多种因素影响,产生了一些不良思想并导致了行为偏差,成为问题青少年,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问题青少年的成因和特点,并从社会工作专业角度阐述了可行的一些应对措施及工作方法。本文认为,社会工作者在解决青少年问题、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家庭、学校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3.
小组名称"让阳光照到家庭的每一个角落"成长型小组。活动背景近年来,青少年行为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我国的青少年问题也日益凸显,状况令人忧虑。导致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因素很多,主要有青少年自身因素、家庭教育的  相似文献   

4.
柯力 《社会工作》2009,(4):36-37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社会的顽疾,它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家庭是青少年适应社会的基本媒介,家庭社会资本的影响是决定—个儿童是否成为犯罪者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综述了家庭社会资本与青少年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具体分析了决定家庭社会资本的因素以及家庭社会资本的缺乏对青少年犯罪行为产生的可能性影响。研究探索青少年犯罪与家庭社会资本的关系,也是为了制定积极有效的措施,更好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社会的顽疾,它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家庭是青少年适应社会的基本媒介,家庭社会资本的影响是决定一个儿童是否成为犯罪者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综述了家庭社会资本与青少年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具体分析了决定家庭社会资本的因素以及家庭社会资本的缺乏对青少年犯罪行为产生的可能性影响。研究探索青少年犯罪与家庭社会资本的关系,也是为了制定积极有效的措施,更好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6.
秦剑军 《社科纵横》2007,22(5):66-67
青少年犯罪问题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对青少年犯罪原因的探讨,过去更多地归结于社会的、环境的因素。但笔者认为,家庭因素在青少年犯罪诸因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长教育方法不当、家庭残缺、家长的不良行为和家庭贫困,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几大诱因。  相似文献   

7.
在人的成长环境中,家庭对于社区青少年影响最大。社区青少年的问题往往和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在平时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网络成瘾、行为偏差、心理困扰等等问题的社区青少年,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很大程度上与他们的家庭关系有关。通过我们的观察发现,家庭问题大致有以下三种:边界不清,父母过度保护;关系疏离,父母不闻不问;家庭结构不完整。日常生活中,学习或者上网成了青少年大部分甚至全部时间,久而久之,家长与青少年之间自然形成了无形的沟壑。彼此交流的时间少了,见了面也只是家长单方面的唠叨。因此,我们会采用各种方法试图增强家长与青少年之间的沟通能力,最终改善他们的家庭关系。  相似文献   

8.
《社会工作》2009,(13):14-16
一、项目背景 在上海市长宁区社工接手的个案中,30%的个案源于家庭问题。社工发现社区青少年家庭中普遍存在着三大比较突出的问题:第一,社区青少年家庭结构中,核心家庭与离异单亲家庭占较大比例。不少问题青少年出自单亲家庭,父亲或母亲在生活中需同时扮演父母双重角色,由于他们缺少相应技巧,对问题青少年无从下手。第二,社区青少年家长普遍处于社会较低阶层。  相似文献   

9.
所谓问题行为是指那些障碍情少年身心健康、影响其智能发展,或是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麻烦的行为。如青少年学生中常见的学业不良行为、攻击性行为、早恋、逃学、离家出走行为,等等。从心理科学的角度看,这些问题行为可以看作是青少年品行障碍。如邱国梁、江界华在(青少年品行障碍及其矫正》一书中把青少年品行障碍界定为:发生在青少年年龄阶段中的违反社会期望和社会规范的一种不良的行为模式,如偷盗、打架、考试作弊、诸博。迷恋游戏机、吸烟和选学等等都是青少年品行障碍的具体表现。不管是把这些行为叫做问题行为也好,还是品行…  相似文献   

10.
《社会工作》2011,(4):37-39
需求分析(一)小组背景平时的工作中,发现身边有很多迷恋网络的青少年.经抽样调查,接触过网络的青少年有97%,经常上网的有43%,沉迷网络的青少年有14%.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了青少年生活的重心.青少年由于沉迷于网络导致家庭矛盾、心理困扰、行为偏差等问题,不仅影响了自身正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而且给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危害...  相似文献   

11.
《社科纵横》2015,(11):73-75
家庭承担着个体社会化的初始教育功能,家庭结构的变化对个体成长的影响很大甚至一生难以摆脱。调查发现不同家庭结构下青少年恋爱方式存在显著差异,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分析家庭结构对青少年恋爱行为的影响,并提出教育引导建议。  相似文献   

12.
婚外性行为,是指男女双方(其中一方或双方已有配偶)没有夫妇关系而自愿发生的性关系,俗称通奸。它是家庭关系中的社会问题,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涉及到个人、家庭和社会,它影响青少年教育,败坏社会道德风尚,直接妨碍家庭的和睦,酿成刑事犯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是自我伤害行为的高发群体,不良家庭是其产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基于自我伤害行为的现实要求和家庭社会工作的专业特质,文章从家庭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个案、小组与社会工作)入手,提出具体策略与方法有效地干预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  相似文献   

14.
汪文羽 《社会工作》2010,(21):19-21
一 青少年的早期生活经验,将深刻地影响其一生。在家庭诸要素中,如家庭结构、家庭教育方式和教养态度、父母的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家庭环境等都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很大的作用,如果在这些家庭要素中出现问题,无疑将对青少年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家庭因素是青少年犯罪的外因之一家庭,作为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作为青少年的第一任教师,对他们健康成长具有举足轻重、无可替代的作用。但事实上,许多父母因为种种原因都没有尽到教育子女的义务。青少年时期是人的内在素质和形体发育成长的时期,这个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极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纷繁的社会环境中,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最直接、最深刻、最持久的是家庭环境。如果青少年在家庭得不到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美国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多数破坏行为、许多盗窃案和相当一部分行凶抢劫案都是青少年所为.从事犯罪活动的许多青少年似乎都面临着多数年轻人、甚至成年罪犯所没有遇到过的特殊难题.少年罪犯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难以达到学校对他们提出的要求,许多人家庭不睦,而且多半来自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的家庭和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17.
苏一芳 《社会工作》2009,(20):26-28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孤独感问题日益引起了相关研究者的关注。在已有的研究中,往往重视从心理学的角度对青少年孤独感与其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如家庭、学校等微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而较少关注宏观社会环境变化对青少年孤独感的影响。当前我国社会急剧变迁,对青少年及其成长的微系统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导致引发青少年孤独感的因素增多、可能性增大,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8.
我国当前犯罪主体为青少年,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多元的。本文着重就其中的社会因素作一粗浅透视。一、典型调查和众多个案表明:“家庭结构缺陷,家庭教育失误”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一大原因。据杭州、上海、北京市统计,在5,021名违法犯罪青少年中,由家庭的不利因素导致犯罪的,有1,274名,占25.2%,四起青少年犯罪案件中就有一起与家庭有关。据某工读学校对三年来入学的297名学生的家庭调查,其中因家庭溺爱而导致失足的学生竟占一半以上。在国外,由于家庭各方面原因所造成的青少年犯罪也占相当比例。据美国一个调查报告指出,他们国家青少年犯罪原因,与家庭有关系的占60—70%;苏联  相似文献   

19.
费梅苹 《社会》2003,(5):29-31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多彩而又多变的时 期,其成长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父母在 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随着社会变迁与家庭结构的改变,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面临父母离异、家庭破裂,成为单亲家庭的子女。单亲家庭青少年与正常家庭或双亲家庭青少年在身心发展与适应上的差异日益受到关注,对陷于困境的单亲家庭青少年的辅导也成为学校辅导的内容之一。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笔者有机会在上海市某中学举办过一个辅导单亲家庭子女成长的小组,虽然不算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孤独感问题日益引起了相关研究者的关注。在已有的研究中,往往重视从心理学的角度对青少年孤独感与其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如家庭、学校等微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而较少关注宏观社会环境变化对青少年孤独感的影响。当前我国社会急剧变迁,对青少年及其成长的微系统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导致引发青少年孤独感的因素增多、可能性增大,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