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肖忠义  罗炎 《社会福利》2004,(10):50-52
创新救助模式 实行主动劝导 主动劝导式救助模式的实施,是常德市救助管理站在湖南省的首创。该站根据劝导对象不同,分为三种类型的劝导形式:引导施救型劝导、宣传倡议型劝导、威慑警告型劝导。笔者认为做好主动劝导救助管理工作,关键体现在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社会救助保障。民政部门所承担的社会保障任务主要为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是一种兜底的生活保障。传统的民政工作承担着对军人和烈军属、复员退伍军人、伤残军人的优抚安置保障,对城乡贫困孤寡残疾人员的社会福利和五保供养保障、对城乡贫困群众的生活救济保障、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收容救助保障、对遭  相似文献   

3.
加强规范管理,开展主动救助。按照民政部《关于在全国开展救助管理机构规范化建设的意见》精神,全省各级民政部门认真研究街头救助办法,提高街头救助的主动性,实现街头救助经常化。2009年入冬以来,气候寒冷,西安等地遇到了5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强降雪天气。为了预防流浪乞讨人员挨冻受饿,省厅迅速下发紧急通知,  相似文献   

4.
之一:领导重视,制度建设与政蓑保障相结合 成都市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工作,市长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和作出重要批示,提出工作目标要求,经常关注、过问工作开展情况,要求全市各级政府要落实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多渠道开展救助和帮扶;并多次强调,绝不能出现本市户籍困难群众因救助政策落实不到位而流浪乞讨,还明确提出救助管理工作“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相似文献   

5.
《社会福利》2013,(1):59-59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和民政部《关于主动加强对个人和民办机构收留孤儿管理的通知》精神,民政部派出3个工作组,分别由部、司领导带队,分赴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山西和河北等地,全面督促检查各地对个人及民办机构收留孤儿大排查和流浪儿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保护工作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社会福利》2004,(7):36-39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国务院第381号令.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以下简称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特作如下通知:  相似文献   

7.
武汉市救助管理站充分发挥救助管理工作社会稳定机制功能、社会促进功能、社会建设功能、社会兜底功能,在代表政府履行救助职能的同时,积极走创新发展之路,认真探索适应新时期城市管理的救助方式,形成以积极为遇到临时生活困难的群众和流浪乞讨人员排忧解难为宗旨,以武汉城市圈救助管理一体化建设机制为龙头,以主动救助和流浪未成年人社会助养为纽带,构建以市救助管理站和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为主体,以市内四个救助服务点为支点,以流动救助车为依托,以各区民政部门、街道、社区为支撑,上下联动、左右互动、整体行动的城市救助管理体系,探索实践一条民生为先、政府主导、民政主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让特殊弱势群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和谐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废除收容遣送制度建立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其实质就是将强制性收容遣送改为关爱性救助管理,建立以自愿受助、无偿救助为原则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诚然,收容遣送工作也具有一定的救助性,在保护流浪乞讨人员基本生活权益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城乡关系、法制建设、政府职能的变化,人们的生存环境和人口流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收容遣送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收容遣送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国务院审时度势,当机立断,废除《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简称《救助管理办法》)建构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这一新型的社会救助制度,完善了我国社会救助体制,规划了针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宏伟蓝图,对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充分领会《救助管理办法》的精髓,对我们做好工作切实维护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作者以救助实务工作者的身份,从教助管理工作的社会职能定位,救助对象定位、职业乞讨管理定位和救助体制机制定位方面,就如何修订《救助管理办法》谈了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0.
徐毅 《社会工作》2009,(17):4-6
前不久在新余市召开的江西省民政工作年中分析会实事求是地总结了今年上半年全省民政部门在国际金融风暴中如何做好“三保一弘扬”、化“危”为“机”所取得的巨大成绩,认真分析了下半年所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指出了未来前进的方向、这是一个务实高效、提振信心的会议,表现出江西民政高层的智慧和胆识。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政府职能转变的新形势下.民政工作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责任更加重大。做好新时期民政工作.既是增强社会创造活力.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双重职能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社会安定团结,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重要举措。因此.民政工作需到担负三重使命。  相似文献   

12.
《社会福利》2004,(12):39-41
江苏省严格按照"自愿受助、无偿救助"的原则,坚持依法行政,文明管理,热忱服务,认真做好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推动了全省救助管理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为保障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这一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从去年8月1日至今年10月底,全省各级救助管理共接待求助34230人,救助30175人次,其中未成年人4153人。江苏省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3.
注重之一:着力解决“钱袋鼓”、“脑袋空”问题,打牢管好、用好专项资金的思想基础用光荣传统激励。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党的光荣传统,也是民政人管财理财的法宝。要大张旗鼓地宣传传统,积极倡导节约、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引导经费使用管理部门、主要责任人和救助管理机构的广大职工,  相似文献   

14.
杨波 《社会福利》2011,(7):46-47
救助管理社会化是在加强救助管理机构基础建设上,规范救助管理运行机制,建立救助管理社会工作的网络体系,实现救助管理工作一体化,达到城乡社区全覆盖,形成条块结合、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现代救助管理服务网络,对流浪乞讨人员开展有效救助的一种救助模式。  相似文献   

15.
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由收容遣送向救助管理机制的转轨,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然而,在救助管理实际工作中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关键是要把流浪乞讨救助管理纳入社会救助体系的范畴,强化部门职责,加大依法管理的力度。  相似文献   

16.
冯元  戴阿根 《社会工作》2010,(11):33-35
近年来,我国救助管理事业坚持政府救助为主导,社会救助为辅助的原则,在强化政府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责任的同时,积极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当前,社会力量参与救助管理的主要形式为志愿参与,面对我国救助对象数量大、问题多、  相似文献   

17.
叶蓓 《社会福利》2013,(3):42-43
社会心态的复杂化和媒体形式的多元化,对政府部门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民政部门的工作直接面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更加成为社会和媒体关注的焦点。救助管理机构作为国家专门设立的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临时性救助的机构,其社会关注度最为突出。2012年11月16日,贵州毕节5名男孩死于垃圾箱事件及2013年1月7日记者卧底长沙救助站"遭殴打"事件,把民政部门特别是救助管理工作人员推到了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民政部门特别是救助管理机构工作人员要回应而不能回避,要疏导而不能阻挠,正确面对媒体和社会的关注,认真做好各项工作。这  相似文献   

18.
《社会福利》2008,(8):45-46
身源不清流浪乞讨人员安置难问题,一直是困扰救助管理工作开展的一大难题。在以人为本、注重民生、救助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的新时期,这个问题显得更为突出。2006年以来,长春市救助管理站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在国办福利机构无法满足现有安置需求的情况下,有效整合社会资源,确定4家代养机构安置身源不清人员。  相似文献   

19.
《社会工作》2011,(4):30-31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提出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给社会管理及其创新指明了方向.江西省吉安市民政工作在服务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中,努力提升三个水平.一、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凸现三个特性社会救助倾注亲情.2011年,吉安市再一次提高城乡低保标...  相似文献   

20.
2003年6月22日,经国务院第十二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公布,并将于2003年8月1日起施行。1982年5月12日国务院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止。这标志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又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