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角色认同是个人对自己身份的知觉和体验过程,大学生的角色认同既是个体心理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6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主要探讨大学生的角色认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角色认同的总体状况较为积极;性别、政治面貌、年级、是否独生子女等因素对大学生的角色认同的影响呈现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钟向阳  曾永辉  袁茜 《社会工作》2011,(14):52-55,66
大学生对朋辈心理辅导的角色认知对正确开展朋辈辅导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认为保密是朋辈辅导的首要原则,真诚可信是辅导员第一素质,54.2%认为成为义务朋辈员是为了帮助别人,35.4%认同朋辈辅导比专业心理辅导有优势,39.7%认同朋辈辅导就是解决问题。大学生对朋辈辅导的角色认知很大程度上符合朋辈辅导的性质,这些认识为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培训和督导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参与、政治信任是评估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状况的四个重要指标。考察“重要他人”对政治认同的实际影响及其差异性,有利于全面审视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状况整体向好,“重要他人”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存在鲜明特点和显著差异。高校应努力加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重视并发挥家庭教育在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中的重要价值,有效激发朋辈群体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积极影响,积极拓展大学生政治参与渠道,合力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4.
政治认同作为认同主体对自己所处政治体制的一种从内到外的主观反映,其产生、发展、演变的机理如何,特别是作为未来政治力量和社会建设代表的高校学生政治认同的状况和影响因素,必将对整个社会的政治认同状况产生直接影响。本文紧扣主体与环境两条主线力图以客观的立场、理性的角度来揭示目前影响高校大学生政治认同多元现状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社科纵横》2016,(2):10-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取向、理想信念、精神状态、行为规范,是中国共产党在价值理念上树立的一面旗帜。作为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状况,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认同是践行前提和基础,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国学界对此虽有所研究,但尚存不足。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运用综合研究方法,从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角度,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战略意义、认同现状、认同影响因素、认同一般规律、认同机制及教育策略构建等方面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认同被视为个人对外在环境和自身状况的综合反映,相当程度上能够表现出个人心理层面社会融合的状态。本文以N学院在校全部聋人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304份问卷调查,对他们身份认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聋人大学生身份认同呈现四个倾向分化并处于一定困境之中;听力损失年龄在四个认同倾向上影响并不显著,性别、听力损失程度、家庭背景、家庭教育、学校受教育方式、学业成绩以及社会交往等因素对身份认同影响比较显著。政府、学校及家庭等相关人员要关注聋人大学生身份认同困境并寻找对策以促进他们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一直以来存在着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分化问题,对于中国的城市社会与乡土社会来说,赋予个体的角色和身份认同就是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形成的.通过对角色理论和身份认同的分析,来解读文化观念对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一直以来存在着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分化问题,对于中国的城市社会与乡土社会来说,赋予个体的角色和身份认同就是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形成的。通过对角色理论和身份认同的分析,来解读文化观念对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吴保磊  赵红灿 《社科纵横》2014,(10):108-111
文化认同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球化进程中互联网络和网络新媒体,给中国大学生带来了许多方面的冲击,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当前已有不少学者从文化认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大学生对民族文化认同的状况和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如何处理多元文化背景下各种文化之间的关系,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以及在网络社区中加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下一步开展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0.
《社科纵横》2016,(10):174-178
大学生国家认同,是指大学生对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主权等的认同。笔者利用甘肃Z高校998个大学生国家认同的调查数据,采用交叉分析的方法,对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差异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年级、民族背景、政治面貌、干部经历和家庭经济状况等对大学生国家认同存在差异性,而生源地、所学专业对国家认同的差异不显著。为此应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物质基础;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文化基础;充分发挥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夯实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思想基础;大力加强执政党的能力建设,提升大学生对执政党的认同。  相似文献   

11.
网络现已成为一些群体进行社会互动时的一种选择,了解网络空间下的这些群体是一个重要的议题,而群体认同正是这个议题的关键。群体认同是社会互动的基础,也是群体在互动中确定自己的角色及与他人的关系的基础。本文通过分析网络互动中的群体认同的特点及其角色关系,突出了其在网络生活中的意义,使网络环境更为有序化。  相似文献   

12.
当代女大学生的角色自认与性别角色伙伴的社会期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女大学生的角色自认与性别角色伙伴的社会期望徐敏一种性别角色模式的形成,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以性别角色伙伴为认识主体的社会期望,一是角色扮演者对角色的自我认知状况。为了了解当代女大学生性别角色模式的发展,笔者以杭州大学90、91两个年级的学生为...  相似文献   

13.
角色扮演是人们实现角色社会功能的一种方式,而将这种方式引入到课程考核模式进行研究是一个重要突破。基于网络课程的远程学习与指导,形成有机联系的模块化教学,推动创新教学课程角色扮演实操考核的实践,把创新性教学理论与实践创新性教学有机结合,提升学生把创新理论向教学创新实践转化的能力,对学生面向学校教学改革实际的角色认同和角色改进具有现实的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责任教育是时代呼唤的主题,对大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对于社会、家庭和个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该文回顾与简述了社会责任感的界定,从发展心理学家塞尔曼提出的角色承担理论视角出发,探析了在增强学生主体性、营造良好氛围、积极开展社会实践等新路径中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扩大了研究的范围.  相似文献   

15.
《社科纵横》2016,(3):13-17
当前,西方发达国家正在努力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潜移默化的渗透给中国,使中国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了变化,影响他们对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本文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1987名大学生为调研对象,以问卷调研的形式,从政治观、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责任感四个层面来全面分析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最新状况。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探讨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采用贝尔宾团队角色问卷,对社工专业、非社工专业共460名学生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差异检验和聚类分析。结果发现:社工专业学生团队角色均衡型显著少于非社工学生,对凝聚者、实干家维度的倾向性显著高于非社工专业。讨论认为社工学生的专业认同以及社工专业教育的专业方法和价值伦理教学三重路径共同塑造了学生的团队角色倾向。  相似文献   

17.
基于江苏高校317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考查大学生公益创业胜任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公益创业胜任力有待提高,尤其是公益人格迫切需要加强培育.大学生公益创业胜任力的性别和专业差异不显著,一年级大学生公益创业胜任力显著低于其他高年级大学生,不同奖学金经历、实习经历以及公益活动经历对大学生公益创业胜任力的影响没有统计意义,创业教育和角色榜样对大学生公益创业胜任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背景下,大学生多角色发展,部分大学生出现了"创新创业—专业学习"的角色冲突.该文分析了大学生多角色发展的情况和"创新创业—专业学习"角色冲突的成因,并通过角色压力视角分析了角色冲突的不良影响.为确保大学生在角色冲突情境下的心理健康,提出了若干纾解角色压力的策略,主要包括:高校要指导大学生动态修正角色预期、加强角色冲突心理干预、引导学生扎根所学专业进行创新创业、适当提高创新创业学分在必修学分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19.
论角色性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角色性格是个体在履行角色时,表现于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的、符合角色规范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是角色现象中具有核心意义的重要内容.角色性格的理论内容包括:角色性格的基本结构、角色性格与角色行为的关系、角色性格与基本性格的关系、角色性格的形成过程以及角色性格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缺少了角色性格的角色理论便没有灵魂和核心,也使得整个角色理论难成系统.  相似文献   

20.
色彩在游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体现着角色的性格、身份、以及角色生存的环境和游戏世界现,影响着人们对角色的第一视觉感悟,甚至影响着一款游戏的风格,是中国风、欧美风还是日韩风,是写实风还是卡通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