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就业是当前社会就业问题的关键.本文从宏观经济发展与劳动力市场体系运作层面剖析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根源,并结合我国经济转型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契机,提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吸纳大学生就业,优化劳动力市场环境促进大学生就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就业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大学生就业,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一定建议,从而实现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预期回报并延长收益流.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就业一直是大家讨论的热点话题,那么,如今,我们中国大学生面临什么样的就业新形势,因其就业难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国家、企业、大学生个人又如何面对新的经济形势下的就业问题呢。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就业一直是大家讨论的热点话题,那么,如今,我们中国大学生面临什么样的就业新形势,因其就业难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国家、企业、大学生个人又如何面对新的经济形势下的就业问题呢。  相似文献   

4.
从经济增长方式看大学生就业解困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存在加强效应.但是,经济的高速增长并不一定能带来就业的高速增长,不同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并不总是表现为一致性.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困境既有金融危机冲击、毕业生总量增多等表面因素影响,又有深爱就业结构之困、我国经济增长模式选择等深层因素制约.短期采取积极就业政策只是应急之需,确立以就业优先为原则的经济发展方式才是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5.
《社科纵横》2019,(5):79-84
如今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很多,就业市场、经济结构、高校教育、就业观念等因素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本文立足新时期大学生就业现状,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进行了多维度的有效分析,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冯进 《社科纵横》2009,24(3):57-58
近年来,随着国家在大学生就业政策上宏观引导和调控力度的加大,高等学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和就业指导工作上的大量投入,大学生在就业心态上发生了悄然变化。通过调查得知,"就业有压力,心态渐稳定"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当代大学生就业心态的理性回归,从而使得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得到一定的缓解。  相似文献   

7.
李黎明  张顺国 《社会》2008,28(2):162-162
本文利用2006年5月6月份对西部地区三所高校大学生就业行为调查的数据,分析了家庭背景和自身学业成就对大学毕业生职业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对大学生职业选择有显著影响作用。大学生拥有的社会资本越充裕,人力资本越丰富,其就业意向越高。具体表现在:就业单位选择更倾向于选择资源丰富的单位就业;就业地区更倾向于选择经济发达、收入较高的地区;其毕业期望月薪值也越高。  相似文献   

8.
陈祎鸿 《社科纵横》2011,26(5):49-50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其就业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始终为社会所关注,尤其是2008年以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再次遭遇寒流。本文在分析大学生就业成因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就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彭静云 《生存》2020,(10):0214-0214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关系国民幸福的重大问题,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本文提出了大学生就业所存在的问题,并从个人、高校、家庭三方面分析了导致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最终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只有各方形成合力,加强重视,才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朱国龙 《创新》2009,3(12):76-78
自2008年9月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我国东南沿海大量外向型的中小企业倒闭或大量裁员,农民工首当其冲,出现了“返乡潮”。在我国就业形势已经比较严峻的前提下,农民工“返乡潮”加剧了我国目前的就业压力。“返乡潮”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这就需要通过开展培训加强就业技能;创新失业保险金使用来稳定就业岗位;采取以工代赈拓宽就业渠道;建立失业预警机制等措施来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影响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具体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金融危机的侵袭,对我国经济影响日见凸显,更加剧了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每一位毕业生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关系到和谐校园的建设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政府应采取加快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完善离校未就业大学生就业见习制度,完善创业条件、优化创业环境等具体策略.学校应采取科学调整专业设置,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完善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建设,开展个性化和全程就业指导,提高学生求职的成功率等具体策略,大学生自我应采取加强自我教育,树立新的就业观,增强自身素质,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等具体策略.以期化解金融危机的影响,长效促进我国大学生充分就业,使我国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得到更充分有效的利用.  相似文献   

12.
刘萍 《社科纵横》2012,(6):175-176
目前中国劳动力供过于求等社会因素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他们对前景感到更加茫然。本文在心理学视角下,以某高校英语系和金融系三年级学生为例,将毕业后读研和应届毕业生净就业率剥离开来进行考量,剖析他们切身的求职心理,对就业主体的“责任心、主动性、社会支持、社会压力、职业探索、职业规划、职业承诺、职业调整”八个因子,用sPss统计方法(卡方检验、T检验、分步聚类法等)审视这些因子怎样影响大学生就业(一次或再次),比较他们在某些因子方面的异同,从而折射出大学生求职前后的真实心态;而且,深度探究了两系学生与各变量间的关系、及各变量问的内在联系,并借鉴西方经验,展望中国大学生新的就业趋势,对如何成功求职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资本可以弥补大学生就业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有助于大学生获取就业机会,减低就业成本。但是,新疆普通高校大学生在社会资本的运用上比较被动,存在使用不平衡和不平等的现象。对此,要从观念上转变新疆大学生对社会资本的误解。提高其社会资本存量以及运用社会资本就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社会经济的优化与发展既为我国高等人才的就业发展提供了机遇,也使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亟待多方通力合作以解决,实现高等人才顺利就业.为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高校应当全面推进基于大学生就业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通过打造优秀的创新型教师队伍,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资本可以弥补大学生就业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有助于大学生获取就业机会,减低就业成本。但是,新疆普通高校大学生在社会资本的运用上比较被动,存在使用不平衡和不平等的现象。对此,要从观念上转变新疆大学生对社会资本的误解,提高其社会资本存量以及运用社会资本就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孙艳凤 《社会工作》2008,(14):50-52
大学生就业难日益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女大学生因性别的差异而凸现出更大的就业劣势。本文根据已往的调查数据和笔者最近进行的深入访谈进行分析,从女大学生就业的特点入手,挖掘其背后隐藏的社会经济影响,以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高校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是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和谐的大事。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大招生,致使大学毕业生急剧增加,社会需求相对落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要找到自己理想的职业并不容易,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针对我国大学生的职业指导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和引导,提高学生择业竞争力,以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毕业生的总量在不断增加,而就业问题成为了我国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既有个体因素、学校因素,又有社会因素等等,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多元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文捷 《阅江学刊》2012,4(5):87-92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本上是以流向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为主的单一模式。近年来,受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进程加快和内地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区域间的比较优势逐渐弱化,农村劳动力远距离就业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大,当地政府必须通过调整农业经济结构、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开辟国外劳务市场等途径探索多元转移就业路径,实现农村劳动力合理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20.
《社科纵横》2017,(4):57-62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不断加强,我们有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自豪感,应与时俱进,让我们的思维认知变得更加广泛。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大学生作为先进文化的群体,势必会受到影响,从而更会间接的影响他们对未来职业的选择与价值取向。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新常态下如何让我们的大学生成功就业是目前高校和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分析影响就业的各方面因素基础上,提出建议和对策,促进大学生合理就业、高质量就业,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