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两年来,江西余干县民政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民政部门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宗旨。全县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55789人享受到城  相似文献   

2.
黄国华 《社会工作》2008,(23):35-36
位于江西省中部的丰城市现有农村低保对象15797户、37902人,占农业总人口的2.7%。为使农村困难群体充分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该市从2006年8月起,把实施农村低保政策作为“民生工程”的重头戏,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基本形成了“保障标准有升有降,保障人员有进有出,保障制度规范健全,政策运用覆盖到位”的农村低保格局。  相似文献   

3.
徐云 《社会工作》2011,(21):59-60
空巢现象的背后,是老人们的孤独生活。上海市东明路街道红枫苑居委地处城乡结合部,现有居民七百多户、近两千人,其中老年人口占到实有人口20%以上。但在这里,老人们享受到的却是守望相助的邻里温情。由居民自发成立了“阿婆茶室”、花迷俱乐部、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中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壁垒的作用,流动人口在工作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并没有享受到和户籍人口相同的待遇。尤其是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影响因素多且复杂,涉及到经济体制、社会保障立法、劳动就业制度、劳动关系等诸多方面。因此,了解目前北京市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情况的现状,探讨影响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因素,对于寻找解决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有效可行的政策方案,妥善处理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全力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健全和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一方面,从救助体制上作文章,健全和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将现行的救助政策进行科学的整合,制定和完善生活救助制度、住房救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教育救助制度、就业救助制度、科技救助制度、司法援助制度和其他临时性救助制度。切实解决城乡弱势群体的实际问题,他们有什么困难,就给予什么样的救助,真正做到为民分忧、为民解困、为民服务,使他们充分享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另一方面,从救助方式上找突破。建立起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体,以灾害救助、农村五保、流浪乞讨救助为重  相似文献   

6.
2010年以来,玉山县不断完善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加大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力度,全县共发放城市医疗救助资金102.91万元,使26124人次城乡困难群众享受到了医疗救助带来的实惠。  相似文献   

7.
段芳芳 《江右论坛》2007,8(9):58-60
统一城乡户籍一直是广大农民期盼的事,也是国家非常关注的大事.目前,在我国已经有十几个省市推行了这一制度.那么,户籍统一后会给农民带来哪些益处?最终能不能落到实处?本文通过户籍统一前后农民在教育、住房、社会保障、就业、空间流动五个方面的对比来描述农民所能享受到的好处.本文所说农民是指持有农业户口的人.  相似文献   

8.
城乡差距依然十分明显的北京,要想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首先得充分认识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和作用;其次,还应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目标创新政绩考核机制;此外,还需要重新审视、调整市场经济体制下涉及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安排,以及必须辩证地看待统筹城乡发展中的政策效应。  相似文献   

9.
城乡一体化与产业空间优化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在空间扩展上最大的进步,是快速打破了原来计划经济主导的城乡二元结构,通过制度的力量、政策的引导、产业的推动,将城市的主城区、郊区以及郊县纳入到空间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之中。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必须坚持城乡一体、区域协调共进,进一步加大城乡统筹力度、进一步加大统筹区域发展力度,进一步优化产业的空间布局,使城市和农村的发展都走上土地、资源节约之路。  相似文献   

10.
之一:城市、农村养老相结合。统筹城乡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广元城市和农村养老机构实行同布局、同标准、同建设、同使用,让农村的老年人享受到城市老人同等的医疗卫生、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把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纳入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考察其变化的几个临界点。1978年的城乡收入差距水平,打破了传统城乡关系政策赖以存在的制度均衡,导致农村经济改革。在改革期间,城市居民运用其特有的“投票”和“呼声”机制,影响着城乡关系政策,阻碍农村劳动力的永久转移,继续维系着城市偏向政策。然而,农民仍然可以通过“退出”机制即“用脚投票”,最终推动城市偏向政策的改变。当城乡收入差距回复到改革之初的水平时,制度变革的条件将成熟,导致户籍制度及其相关政策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国家政策调整与城乡关系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求》2020,(3)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始终对城乡关系给予高度重视,随着城乡关系的不断变化,相关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国家政策对城乡关系演进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我国的城乡关系先后经历了城乡兼顾、城乡对立、城乡协调、城乡失衡、城乡调整、城乡融合等发展阶段。系统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关系的演进历程,有助于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从而为促进新时代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了困难,在2009年享受了缓缴社会保险费、降低4项保险费率等优惠政策,但期限都只限定在2009年底。进入2010年后,我单位生产经营状况仍然没有好转,不知今年还能否享受到相关政策?李佳宁李佳宁读者:  相似文献   

14.
分工和协作体系的深化是促进城乡间要素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手段.城镇作为农村和外界进行物质、信息交换的重要节点,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城乡分工体系的完善应以城镇网络为依托.当前,我国尚未形成有效的城乡分工与协作体系,城市间、城乡间产业同构率高,缺少合理的分工和专业化.城乡分工体系的完善需要在相关的政策支持下,以城镇网络为依托,加强城乡间消费性分工与合作、城乡间生产性分工与合作、深化农村内部的分工体系.  相似文献   

15.
城乡一体化视野下的农村社区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社区建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狭义的农村社区建设,当下有两种研究理论,即功能主义的共同体论和治理主义的社区治理论。城乡一体化视野下的农村社区建设是对两者的批判性借鉴,认为农村社区既是一个功能共同体,又是一个治理单元,因此城乡一体化下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是要让农村居民享受到现代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取决于两个要件:使管理型的农村治理结构转变为服务型的社区治理结构;强化农村承接各种社区服务的社区平台建设。最后,本文从社区规划机制、财政投入机制、服务供给机制和组织管理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6.
◎政策出台背景 近年来,辽宁省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但在现实生活中,城乡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仍较低,特别是城乡低保对象在开展治丧活动中,遗体运送、存放、火化等基本殡葬服务消费支出占低保对象享受政府年发放的人均差额补助比例仍较大,尽管是一次性消费,但却影响到低保家庭一年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八面来风     
《天津社会保险》2012,(2):42-45
政策时讯人社部:全国基本社保体系2012年有望建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透露,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1.27%,城镇化率超越50%这一转折点的出现,表明我国社会保障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要求我们在更高层面和以更大强度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城乡统筹的步伐。胡晓义说,"十二五"开局之年,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存在诸多不确定、  相似文献   

18.
"城乡统筹"从何入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兰芳 《社会》2004,(2):38-40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对城市和农村实行不同的经济社会政策。在农村采取粮食统购统销等办法,从农民那里提取了大量的“剪刀差”,使资源配置向城市、工业倾斜;同时以户籍制度为界限,对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实施不同的社会福利政策,逐步形成了目前的城乡二元结构。但这种城乡格局的局限性日益显现:不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2002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476元,这一数字不到当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03元的三分之一;而且农民的人均税负水平远高于城镇居民,却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受现行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村劳动力还难以实现自由流动,进城务工的农民受到歧视性政策的束缚,在就业、社保等方面缺乏必要的支持;与此同时,目前的财政、金融、教育体制,也不利于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人与人的和谐一直是社会学所追寻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生态文明既是区域间关系和谐的文明,也是城乡间关系和谐的文明,同时还是社会阶层间关系和谐的文明.因此,有必要建立完善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政策机制,促进生态文明的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农民工子女初中后教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市农民工子女初中后的教育问题正在凸显。由于北京学生不愿意接受职业教育,北京市中职教育在不断萎缩。调查显示,农民工子女对参加中职教育有很强的需求意愿,劳动力市场对中初级人才有很强的需求,同时北京市中职教育也有很强的供给能力。以教育政策控制流动人口规模、城乡分治和以户籍制度安排,是导致农民工子女不能享受城市中职教育的主要原因。借鉴各地经验,通过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向农民工子女有序开放中职教育资源,是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