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职业场——企业社会工作实践的困惑与思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场中的种种矛盾与冲突究其实质是在于工业化体系与人性生活需求的对峙与并存。企业社会工作实践所要面对的就是这一矛盾反映出的种种员工问题、社会政策、企业社会责任的落实与关怀。在这个实践之中,社会工作专业伦理与社会伦理以及社会学理论建设诸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冲突与悖论,从而产生了很多困惑。解决这些困惑,思索其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则是我国企业社会工作当前所要担当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后,迫切需要建构我国的社会工作职业法律体系,依法规范、保障和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后,这种需要更加迫切。目前迫切需要制定和建构我国的社会工作职业法律法规体系,包括社会工作职业法律法规、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权利保护法律法规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纵深推进,越来越多的职业伦理困境和风险产生于社会工作实践当中.然而,关于我国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的研究却多以伦理理论本身作为研究对象,以哲学思辨为方法,缺乏实践案例与实证分析;与伦理困境相伴而生的职业风险也基本上被学界所忽略.因此,本研究采用多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透过“案主一社工一机构一职业”的实践场域的多主体分析,讨论我国社会工作者所面临的社会工作伦理困境与职业风险.研究发现,以深圳、广州社工为代表的中国内地社会工作职业伦理困境,例如案主自决还是限制、隐私保密还是公开、专业服务中的私人关系等问题,多由社会工作者缺乏实践经验、专业伦理规范的模糊与缺失、案主在伦理中的主体性被忽略,以及社会工作者对伦理原则的认知误区等因素所导致.社会工作伦理困境又进一步产生出职业风险,如身心安全、行业处罚、被起诉等.社会工作者可以采用避免单独上门服务、规范服务流程、熟识相关法律政策、向资深从业者学习等策略去防范职业风险.另外行业协会与政府也需要借鉴欧美、港台先进经验,结合本土文化传统,搭建本土的伦理体系,并推动社会工作实践的法制化.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伤残群体仍然是值得人们特别关注的一类弱势群体。社会工作者在帮助伤残群体的过程中,存在哪些事实性的困难和困惑,应该如何去解决,是本文思考的重点。本文着重关注一起由于交通事故导致的伤残案例,从服务对象本身和社会层面等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出其存在的普遍性,并且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社会建设需要大批的社会工作职业化人才,使得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的对接愈显紧迫。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作为推动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的手段,其与专业教育的对接直接影响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需要加强对对接过程的建构。在理念上要求做好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国际化与本土化对接,在实务中要求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面向社会工作职业需求,在环境、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接。  相似文献   

6.
论企业社会工作的概念、目标与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沛  曲绍旭 《社会工作》2012,(2):4-7,12
企业社会工作、工业社会工作、职业社会工作三者在外延上存在着区别。从历史与逻辑发展角度看,企业社会工作是从工业社会工作的概念发展而来,中间又经过职业社会工作的"过渡",三者在"社会工作"之内涵上相同,在外延上有异。目前,企业社会工作的提法似更为合适。企业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手法,以企业单位及其职工为案主对象,以预防和解决企业及其职工问题为目标,以企业员工全面发展和企业组织科学管理为宗旨,以培养和发扬员工互助精神和自助能力为追求,调动和利用各种资源,增进员工福利、提升企业效率,促进员工与企业和谐发展的专业化介入手法与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7.
核心提示:随着我国不断推进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与人才队伍的建设,开展社会工作者的继续教育,提升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2006年由原国家人事部与民政部颁布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中指出:“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人员。应当接受继续教育,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职业素质和本专业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社会工作》2008,(15):61-61
以“助人自助”为价值观的社会工作标示了发展的理念,社会工作实务的生成和发展以“发展性社会”的生成和发展为基础。当前与社会工作实务发展最相关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部门,仍然沿袭着旧有的经济支持的工作理念,  相似文献   

9.
10.
马洪波 《社会工作》2009,(17):47-50
作为深圳社会工作实践的第一代拓荒人,深圳市首批国家职业社工肩负着“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使命。如果把深圳社会工作的实践之路比喻成一条崎岖曲折的朝圣之路,那么,他们作为跋涉在这条路上一群虔诚的慕道者,不但要去体验一路的艰辛并领略难得的风景,而且还有责任适时地回眸走过的路。  相似文献   

11.
核心提示:曾经有一种很主流的看法,社会工作者就是志愿者,是雷锋。让社会工作成为奉献爱心的代名词。在社会工作职业化的今天,其实一些人仍存在类似的看法。编者认为,这种偏见缘于人们还没有认识到社会工作是一门职业。在这个小专题中,  相似文献   

12.
王丰海 《社会工作》2013,(2):103-109
企业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实务领域。推动企业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必须首先明确企业社会工作的专业定位。企业社会工作的专业定位,其实就是回答企业社会工作是做什么的?从宏观层面看,企业社会工作是“人性化管理”的实践者与社会资源的整合者;从微观层面看,企业社会工作是企业文化的建设者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落实者。  相似文献   

13.
鄢勇兵 《社会工作》2013,(3):138-144
本文基于分布于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72份有效问卷资料,重点分析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对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影响。主要结论是:职业水平考试提高了社会工作师、助理社会工作师的社会认知,促进了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专业能力的提升,强化了他们的信心和自我肯定,促进了其社会地位和薪酬待遇的提高,推动了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调查结果也显示三成持证者的能力与要求存在差距,人才的激励保障不足等问题,需要加大考前培训和考后继续教育的力度,并建立健全与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相衔接的激励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4.
张云英 《社会工作》2008,(12):11-14
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性、实务性很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除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务理论技巧外,十分重视实践教学。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借鉴国内外高校在社会工作教育方面的经验和成果,确定与选择了湖南农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即课程实习、暑期实习、集中实习相结合、校内实习与校外基地实习相结合,并在实践中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15.
陈宇  黄子源 《社会工作》2023,(5):93-102+109-110
随着中央社会工作部的设立运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更加凸显。而社会工作队伍建设的难点是治理社会工作职业性别失衡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直接原因是社会工作者技能性别化。这一进程从童年开始,由父母长辈言传身教,经社区族群的议论督促、学校教育分化和传媒舆论导向,到职场规训应用和固化,以及主体全程与之能动交互,构成完整的规训链条和建构过程。研究发现,社会工作者性别技能的历史成因受民族习俗与父权文化的影响,现实动因则是雇主或资本对父权红利、性别租金的追求。因此,只有革除落后习俗、父权文化和资本价值观,并对社会工作赋权增能提值,才能有效解构性别技能,消除父权和性别桎梏,释放性别平等红利,促进社会工作服务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秦楠 《社会工作》2008,(12):27-29
专业社会工作作为舶来品,自1980年代在我国恢复重建以来。是在同原体制下、行政性半专业化的社会工作的共生及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它在发展中遭遇了来自各方面的阻力。本文基于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视角。试图分析阻碍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因素,以期为促进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提供探索性的理论参考和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7.
社会工作是残疾人职业康复的有力支持。本文以香港邻舍辅导会为例,深入分析社会工作在残疾人职业康复服务中的实践,包括介入的价值理念、服务目标与工作原则、服务流程、服务内容与方法、技巧等层面。邻舍辅导会的实践是香港残疾人职业康复服务的成功经验:香港政府有比较成熟的残疾人社会福利政策和完善的职业康复服务体系;政府和社会服务机构形成良性互动,建立了良好的伙伴关系;社会工作是残疾人职业康复服务的优势资源和专业支撑。  相似文献   

18.
社会工作的实务性特征对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提出挑战。文章围绕社会工作专业化的价值诉求这一核心,探索构建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路径。研究认为应围绕专业认同、能力为本、自我知觉和自主创新的价值诉求,通过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双师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和合理配置实践时间等路径,构建以实验教学为基础,以专业实习为单元,以自主实践为补充的分层次立体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9.
医务社会工作发挥的主要作用是帮助解决由疾病或残疾对患者及家人造成的社会生活困难及问题,医务社会工作者则是从事这种工作的专职人员。他们以社会福祉学为学术基础,在充分协调医疗、保健、福祉各个方面服务的前提下,作为医疗、保健、福祉联合服务的中枢在医院等医务保健设施里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尝试从性别史的视角探究民国时期法律专业女性进入律师界的历史过程,以及她们在律师业内的职业发展,尤其是注意发掘上海地区以外女律师的形象与声音,从观察女性律师的性别认同、自我角色认知、职业角色定位、社会期待与观感出发,审视女性律师在性别意识与法律精英意识相互激荡影响之下,附丽于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是如何塑造以及实践法律职业形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