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查明辉 《社会工作》2012,(12):62-64
吸毒问题成为美国一个社会问题由来已久。1960年代以后,美国吸毒问题日趋严重,社会工作逐步介入禁毒领域。美国禁毒社会工作内容包括政府重视禁毒工作、社会工作参与预防吸毒、社会工作参与治疗等等。不过,考察近几十年来美国禁毒社会工作,其绩效不甚理想。美国禁毒社会工作要想取得突破性进展,新中国建国初的禁毒工作经验反而值得他们借鉴。  相似文献   

2.
唐斌 《社会工作》2008,(17):54-59
2003年8月,上海在全市范围内开始招聘从事禁毒、社区矫正、青少年事务的社工,同年11月,经过岗前系统培训的首批社工正式入驻社区,并为社会层面上的吸戒毒人员、刑释解教人员、“三失青少年”等特殊群体提供服务。2004年2月,上海市Z社会工作机构(以下简称Z机构)及另外两家社会工作组织一起正式举办了揭牌仪式。  相似文献   

3.
叶雄 《社会工作》2008,(9):45-48
一、案例背景 (一)接案 2002年我走出了女子劳教所灰色的铁门,2003年建立了“叶子戒毒热线”(现改名:自强戒毒咨询热线),是热线的主持人也是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同伴辅导员”,一名特殊的禁毒社会工作者。四年前,我在“叶子戒毒热线”上,接到了案主求助的电话……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目标中社会组织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关于社会组织发展路径、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是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在我国表现的最为突出问题就是社会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与政府的关系问题,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已将民办社会工作组织发展提到了战略的高度。政府购买服务的过程既为社会工作组织提供了经济支持,也为社会工作组织成长提供了发展空间。而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中,政府究竟应该建立什么样的行政模式,便成为政府管理理念转变的契机。因此,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模式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模式将会带来政府执政理念的更新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迎生 《社会工作》2023,(6):9-12+98
中央社会工作部的组建在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史上是一个重大事件,是传统社会工作向大社会工作转变的标志性事件。大社会工作的出现,既是因应传统社会工作向大社会工作转变的国际新近趋势,更是基于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要求扩展社会工作传统界限的历史使命。大社会工作格局下我国社会工作的转型将呈现以下趋势:社会工作服务对象从弱势群体向全体人民转变;社会工作领域从党的(群众)工作局部向党的(群众)工作全局转变;社会工作功能从福利服务向福利服务与社会治理双重角色或复合角色转变;专业社会工作从外来学科向本土(化)学科转变。对“大社会工作”格局下我国社会工作转型趋势的探讨具有前瞻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省 《社会工作》2009,(23):18-19
目前,活跃在地震灾区的社会工作机构有上百家,服务的项目大致分为:心理咨询、扶贫开发、残障支持、社区重建;社会工作机构项目运作模式大致可以分为单一政府主导(如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的“儿童友好家园”项目)、单一民间社工组织运作(如青红社工的“小母牛残障人士扶贫计划”)社会企业模式运作(如YBC重建家园创业行动)。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同志在2008年初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制定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积极开展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和专业教育,培养大批社会工作急需的专门人才,提高现有社会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政府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强有力的抓手,是着力培育发展社会工作机构。上海按照“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推动、社会组织运作、各方力量参与”的总体思路,正积极探索实践,把培育发展社会工作机构作为一项紧迫的战略性任务。  相似文献   

8.
广州市高校教师创办民非社丁机构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2008年6月,广州市民政局策划了政府(民政局)+高校+社会组织的“广州模式”,在汶川映秀镇,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建立了广州社工站开展百日援川的服务。在抗震救灾实际服务的过程,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就在思考:在“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中,政府向社会团体购买社会服务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2011年10月13日,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法委、民政部等18个部门和组织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这是中央第一个关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专门文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性纲领,在我国社会工作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江西作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先行先试的省份,首创了被民政部所肯定的“万载模式”,更应积极主动深入贯彻落实《意见》,进一步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区分了社会服务的“购买主体”和“承接主体”。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双主体”战略的推广和实施,不仅给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带来新的“利好”消息和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新的压力和挑战。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必须认清形势,抓住机遇,调整发展策略,争取更好更快地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中国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的基本特征;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双主体”政策对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的双重影响;以及在此政策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机构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香港,社会工作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首先,从香港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来看,其包括家庭和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康复社会工作和社区发展工作等(吴亦民,2002:69)。  相似文献   

12.
历史背景英国社会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服务出现在二战以后。1945-1975年得到迅速扩大,发展的高峰期是1970年《地方政府社会服务法》的出台。这部法令规定,要在地方政府中构建各种社会服务机构。从那以后,为个人社会服务的公共支出增长了400%。值得一提的是,1945年以后,所有的政府部门都认为社会服务是为针对社会中贫苦及边缘群体提供的机构服务。在英国25000人的社会工作者中,有很大比例(超过90%)人员被雇用在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部门。其余的绝大部分被志愿者组织所聘用,只有极少数人从事私营社会工作。社会服务部门是英国地…  相似文献   

13.
香港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楠 《社会工作》2008,(1):44-45
香港社工组织经历了一段长期发展的道路。其建设始于1930年代。1930年代和1940年代是香港社会工作发展的应急期和萌芽期。第一批志愿机构开始出现,救济工作是这时期社会工作服务中的主要内容。1937年,协调港内各团体救助工作的紧急救济联会(即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的前身)成立。  相似文献   

14.
柳拯 《社会福利》2010,(3):10-11
外部购买 所谓外部购买,是指社会服务机构通过向外部专业社会工作机构购买岗位与项目实现自身社会工作发展的方式。上海、深圳等地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通过政府制定宏观政策、培育专业社工组织、建立健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15.
冯元  丁思雨 《社会工作》2014,(3):120-127,140
本文采用文献法和观察法,基于近年各地社会工作协会发展实践的考察,发现在“政社分开”的社会体制改革和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以及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构建的进程中,社会工作成为政府创新社会治理和发展社会服务的中坚力量。而随着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和社会工作机构数量迅猛增长,地方政府纷纷依托社会工作协会对本地社会工作发展事务进行管理和服务。从实践来看,社会工作协会对推动社会工作本土化、专业化、职业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扮演着“社会的助推器、政府的合伙人、社会工作者的监护人、社会工作机构的领路人”四种功能角色。  相似文献   

16.
社会工作的作用及功能直接服务在日本 ,社会工作专业技能广泛应用于对于有问题的个人或家庭的个案处理社会工作。在这种个案社会工作中 ,主持公益服务的社区服务职员与那些受益人(接受服务者)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诸如福利部、儿童指导中心以及医院等公共设施机构都开始着手社会个案工作。日本的公共社会救济制度是由经济上的资助和提供专业意见来帮助当事人达到独立和自助两方面组成。这种制度要求社会工作者有责任定期探访受救助人员 ,并提供咨询与指导。经济上的救助和个案社会工作的结合引发了一些批评意见 ,但这种结合使日本社会…  相似文献   

17.
文仲 《社会工作》2008,(3):50-54
可以预料的是,即将举行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将是一种能力考试,包括了对社会工作理论的理解能力和对社会工作实务、政策的运用能力。为了加深对《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中级)、《社会工作实务》(初级、中级)、《社会工作政策法规》(中级)以及考试大纲的理解,本刊组织设计了一些复习题,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并恳请社会工作的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8.
随着2008年《禁毒法》的颁布及广州市试行政府向民间组织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广州市社区成毒(康复)社会工作服务逐步探索。一年多以来,笔者与同工尝试与社区戒毒(康复)人员一起成长,对社区戒毒(康复)社会一作有更多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刘龙强 《社会工作》2014,(1):118-127
在专业嵌入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工作机构作为一种新的社会要素逐渐被政府所认可,开始介入基层社区服务。在政府权力不断渗透的过程中,社会工作机构日益变得官僚化和行政化,逐渐走向以管理为中心的运营模式。在以管理为中心的社会工作机构中,一线社会工作者及其专业服务活动成为被管理的对象,服务对象在此过程中也被客体化,从而造成以服务为中心的专业在机构中日渐式微。在以管理为中心和以服务为中心两大运营模式的博弈中,一线社会工作者处于政府、机构与社会的强权力夹缝中,专业的归属感和尊严较低。本文从组织环境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造成社会工作机构当前处境和运营模式的各种环境因素,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探讨从政府、服务对象、机构自身以及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等四方面进行改变,最终重塑以服务为本的社会工作机构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建设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决定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推动下,我国大陆社会工作发展明显加快,催生了一批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以苏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