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过去的10多年中,香港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经济环境,在海峡两岸经贸交往中扮演了纽带和桥梁作用。以两岸经贸关系为契机,香港不但成为台湾拓展对大陆贸易和投资的“桥头堡”,而且成为台湾拓展东南亚国家投资,占领国际市场的重要通道,香港与台湾的经贸关系也获得持续快速发展。“九七”后香港主权回归大陆,香港和大陆完全实现一体化。由于“基本法”对“九七”后香港社会、经济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独特地位,香港与美国、日本和西欧国家的紧密经贸关系和香港在中国大陆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尽管在“九七”后香港的贸易中介功能会受一定影响,但其金融调度、投资营运中心和贸易集散枢纽的功能会进一步发展。为及早因应“九七”回归,保持和发展台港经贸关系,台湾当局对香港经贸政策作了大幅调整。  相似文献   

2.
香港在亚太地区的地位与作用主要表现在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和运输中转中心、国际旅游中心、通往中国市场的桥梁四个方面。香港同大陆、东南亚和亚洲其他“三条小龙”以及日本都有着密切的经贸关系,它也是中国大陆获取世界经济信息的重要基地。1997年回归中国之后,香港的地位与作用不仅不会减弱而且还会得到加强。它将继续面对亚太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机遇和本地区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形势,尤其在“中国经济圈”的形成过程起重要作用,给香港带来更多的投资与贸易机会。同时,香港将会实行市场分散化、贸易多元化策略并重视开拓新市场。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的巨大成功,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香港顺利回归并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必将为解决台湾问题创造有利的条件。”邓小平同志也曾指出:“香港问题的解决会直接影响到台湾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86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码)那么,香港问题的解决为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哪些有利条件,起了什么示范作用,是当前统一战线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用“一国两制”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伟大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拟对…  相似文献   

4.
香港回归会继续繁荣刘景林在第二届“台湾·香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与经济合作研讨会”上,台湾著名学者魏萼先生提出“新三宝”论,即台湾是中国的宝岛,香港是中国的宝港,东北是中国的宝地。香港回归前夕,想起魏萼先生的“新三宝”论,又读了有关资料,感到:香港的确...  相似文献   

5.
家庭的变革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直接的联系。随着经济的迅速崛起,中国家庭特别是年轻的家庭从形式到内容、从行为到思想、从工作到生活,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九十年代的年轻家庭中兴起“一家两制”就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焦点。“一家两制”它是借鉴和引伸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关于台湾、香港问题提出的实行“一国  相似文献   

6.
“一国两制”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赵文琦“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我党和我国政府为争取以和平方式解决大陆与台湾的统一问题、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而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作为和平统一祖国的政治构想,它的提出和实施,不仅推动了祖国统一大业,促进了...  相似文献   

7.
栾量海 《社科纵横》2010,25(1):20-23
新中国6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发展与成就: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任务,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社会道路;建设社会主义迅速取得初步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自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国正走向现代化和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香港和澳门胜利回归,台湾与大陆关系朝着和平方向发展,祖国统一大步进展并走向祖国完全统一。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美印经贸关系取得了长足进展,突出表现是贸易和投资领域发展快速、高科技和能源领域合作成为亮点、经济互补性强以及合作走向机制化。美印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面临印度经济环境欠佳、双边贸易摩擦不断以及知识产权纠纷等很多问题,但在相互战略需求和经济利益驱动等因素的作用下,美印经贸关系将会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九七”后香港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封小云“九七”之后,香港经济将与内地经济更为密切地结合在一起。香港将在今后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作为从海外向中国内地转移资金和投资的中心;为中国对外经贸提供服务基地;华南地区出口导向加工业的利润中心;中国建立...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以无比恢宏的气度和过人的胆识作出以“一国两制”的构想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战略决策。重温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联系今天的世界大势,更倍觉这一伟大战略决策的时代意义。 一、“一国两制”顺应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潮流 “一国两制”作为一个完整的构想,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之后,首先由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他在谈到解决祖国统一问题时说:“中国有香港、台湾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何在呢?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还是台湾宣扬的‘三民主义’吞掉大陆?谁也不好吞掉谁。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只有用武力解决,这对各方都是不利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11.
亚洲不可能形成中华共同体——澳学者分析亚洲华人对地区安全的影响自从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惊人的经济增长的一大特点是来自香港、台湾和东亚与东南亚的华人企业家和资本的参与。香港1997年7月“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事实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经济融为一体,而...  相似文献   

12.
"中国威胁论"之虚实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放 《日本学刊》2004,(4):99-109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 ,有关“中国威胁论”和“日本产业空心化论”纷纷出笼。从一般分析看 ,发展中日经贸关系是各自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需要 ,从两国贸易关系看 ,中国并未对日本构成威胁 ,增加日本对华投资也是有利于两国的举措 ,因而可以认为 ,当前中日贸易关系完全是建立在互补和比较优势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3.
朱颖 《日本学刊》2007,(3):47-59
美国和日本是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两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占世界的40%。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崛起并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的背景下,日美经贸关系的重要性相对下降,两国经贸关系已发生了新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90年代日本经济的停滞不前和中国作为贸易大国的出现改变了日美两国的关注焦点等。日美经贸关系也存在一些问题。处理日美经贸关系有双边和多边渠道,但建立日美自由贸易区是发展两国经贸关系的第三个渠道。中国应该考虑到这种可能性的存在并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4.
亚洲“四小龙”教育及作用的比较[美]保罗·莫里斯导言在1965—1990年间,23个东亚、东南亚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比世界其他任何地区快得多,其中香港(地区)、韩国、新加坡、台湾(省)、日本、中国大陆、马来西亚、印尼和泰国的经济增长最为令人注目。...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台湾、南朝鲜、香港、新加坡的经济奇迹般地发展,引起了不少国家和学者的关注,被称为亚洲的“四条小龙”。《外国贸易与投资》(Foreign Trade and investment:Economic Growth in the Newly Industrializing Asian Cowitries,1985年版)一书,进一步揭开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奥秘。全书分五个部分。前四部分分述了外国贸易与投资在台湾、南朝鲜、香港、新加坡经济发展中  相似文献   

16.
香港的明天会更好张志君香港回归祖国后,未来前景如何,成为世界人关心的一个问题。从目前世界舆论看,多数人对香港的未来看好,但西方也有少数人散布,“香港必亡”。因此,在香港回归后的前景问题上,必须排除西方媒体的误导,有一个清醒和正确的认识。我们以为香港回...  相似文献   

17.
20 0 2年 1 0月 2 6日 ,“加入世贸组织与地区经济关系”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交流中心主办 ,由台湾日本综合研究所、日本东洋经济新报社、中国企业投资协会协办。会议代表包括来自日本、中国以及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学界、政界和企业界的知名人士。这次会议是关于东亚地区经济关系的第三次研讨会。第一次会议在台北召开 ,第二次会议在琉球召开 ,会议都为推动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加入世贸组织与地区经济关系”研讨会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18.
台港学者探索社会学中国化的成果,突出地反映在近几年的两个学术研讨会议上:一个是1980年底在台湾举行的“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的中国化”研讨会;一个是1983年春在香港举行的“现代化与中国文化”研讨会。1980年底在台湾举行的“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的中国化”研讨会议上引人注目的是肖新煌、金耀基、叶启改和高承恕的论文。以肖新煌的“社会学中国化的结构问题:世界体系中的范型分工初探”论文最有代表性。其他人的论文还有文崇一的“报恩与复仇:交换行为的分析”、谢继且的“中国家族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陆的崛起和“四小龙”的迅速发展使得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讨论建立“华人共同市场”(包括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新加坡)的可能性。我们认为,虽然这种共同市场目前还不可能建立起来,但是进行这方面的讨论还是极有意义的。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陆建人 《创新》2007,1(1):7-11
回顾2006年在中国和东盟双方政治互信进一步加强,战略伙伴关系深入发展背景下,双方经贸关系发展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对2007年可能影响双方经贸关系的若干因素作了分析和判断。在此基础上,对2007年双方经贸关系的走向作了展望,指出在东亚经济合作出现新机遇和世界及东亚地区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情况下,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将快步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