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又一次的美国移民的高潮,美国犹太文学在五、六十年代达到了鼎盛时期。这个时期的美国犹太小说,主要都是由第二、三代美国犹太移民创作的。这些小说大多聚焦于大都市郊区的美国犹太移民生活,集中反映了犹太人和反犹主义者之间的共生关系。如布鲁斯·杰伊·弗里德曼的《尾舵》(1962)和索尔·贝娄的《牺牲品》(1947);以及美国小说中哈克贝利·芬的犹太变体,如索尔·贝娄的《奥吉·玛琪历险记》(1953)、伯纳德·马拉默德的《新生活》(1963)等。与此同时,不涉及第二、三代美国犹太移民的另一种美国犹太小说正在悄然兴起。从1930年起就一度从美国小说中消失的犹太移民形象,又作为小说的主要人物出现了。这种新的移民小说,既不同于盛行的美国犹太小说,也不同于早期的移民小说。  相似文献   

2.
保罗·约翰逊(Paul Johnson)在其值得高度赞誉的《犹太人史》一书的序言中解释说,“撰写犹太人的历史几乎就像撰写世界历史,但从一个十分独特的视角出发。本书是从一个聪明而有学问的受害者的观点观察的世界历史……它为历史增添了犹太受害者的发人深省的新内容。” 不妨说,本书作者李·爱德华兹为美国保守分子做了保罗·约翰逊为犹太人所做的事情。本书基  相似文献   

3.
林希凡 《21世纪》2006,(2):40-41
10月30日,200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在瑞典皇家文学院揭晓,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获此殊荣。10月10日,哈罗德·品特刚刚度过75岁生日,值得注意的是,他是一位犹太裁缝的儿子。从1901年诺贝尔奖首次颁奖到2001年的100年间,有个统计数字:在总共680名获奖者中,犹太人或具有犹太血统者共有138人,占了五分之一!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这样写道:“犹太人的数目还不到人类总数的1%,本来应该像灿烂银河中的一个小星团那样不起眼,但是他们却经常成为人们的话题,受到人们的关注。”商业、政治、学术、文化……几乎在所有领域,犹太人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有人…  相似文献   

4.
战后美国犹太小说几乎感应了整个社会的脉搏。题材的多样性和深刻性涉及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的作家群,无论他们对自己的犹太身份持何种态度,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或多或少会流露出双重文化对自己的影响。犹太文化根深蒂固的向心力与西方(美国)传统潜移默化的渲染,在他们身上迸出巨大的生命力量,这种文化的骚动与融合,造成了兼收并蓄、缤纷多彩的文学奇观。索尔·贝娄如何由开始时对犹太文化的背离最终又走向回归;辛格强调犹太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冲突;罗斯的小说关注犹太人在美国社会世俗化过程中的种种困惑。所有这些都从细枝末节中揭示了美国犹太人如何在各个方面与西方传统痛苦而又成功的嫁接。  相似文献   

5.
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文学世界的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美国犹太小说几乎感应了整个社会的脉搏。题材的多样性和深刻性涉及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的作家群,无论他们对自己的犹太身份持何种态度,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或多或少会流露出双重文化对自己的影响。犹太文化根深蒂固的向心力与西方(美国)传统潜移默化的渲染,在他们身上迸出巨大的生命力量,这种文化的骚动与融合,造成了兼收并蓄、缤纷多彩的文学奇观。索尔·贝娄如何由开始时对犹太文化的背离最终又走向回归;辛格强调犹太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冲突;罗斯的小说关注犹太人在美国社会世俗化过程中的种种困惑。所有这些都从细枝末节中揭示了美国犹太人如何在各个方面与西方传统痛苦而又成功的嫁接。  相似文献   

6.
在后大屠杀语境下,美国犹太人背上了受难者的历史包袱。菲利普·罗斯通过创作试图让美国犹太人摆脱受难者形象的束缚,走出犹太大屠杀所留下的阴影。在《复仇女神》中,罗斯以隐喻的方式直面大屠杀灾难,通过犹太青年坎特在精神上被彻底击垮的例子来揭示受难式英雄主义的特点及其衍生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个专业的法学家,弗兰茨·卡夫卡作品中的法律问题是值得关注的。《在法的门前》为我们进入卡夫卡笔下的法律世界提供了一个入口,寓言中的乡下人在自我欺骗,没有意识到法的大门是专门为他而开的,与他人无关。《诉讼》和《城堡》中的两位主人公也同样身陷于自我欺骗的迷雾。只有凭借自己的力量向内闯,才有机会进入法的大门。卡夫卡作品中的法可被解读为犹太人的法律,他的小说由此表现出的是现代犹太人在接近犹太之法时所遭遇到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在许多事有世界声誉的犹太作家巾,艾·巴·辛格的创作无疑是独树一帜的.从1935年出版《文莱的撒旦》至今,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他始终坚持用意第绪语会述说和追寻,一个历经劫难民族的历史传统和生活图景。尽管,在当今欧美的文化格局中,犹太人与犹太式的生活,已无需依存在‘格托”或“栅栏区”的生存空间,专营造和保持自己的文化个性。而代众性亦很容易失去原先具有的宗教、民族或历史内容与神秘色彩,被抽象为一个伦理观念。但无论是对祖辈语言、生活习惯与文化传统的卷恋或背离、审视或超越却或多或少构成了犹太作家大致接…  相似文献   

9.
我和李强同志合写的《李自成·多尔衮·郑成功——历史的“合力”之一例》一文(载1982年8月16日《光明日报》),引起王启荣同志的商椎(载《华中师院学报》1982年第4期)。我想,对恩格斯提出的历史的合力问题进行讨论是有意义的,它将有助于正确地领会这个理论,更好地把它运用于历史研究之中。读了王同志的论文  相似文献   

10.
从“父与子”、“受难”以及“宗教”三个层面对美国当代著名犹太裔作家哈依姆·波托克代表作《选民》中的犹太文化母题进行了探究。“父与子”母题主要体现在父子两代人对传统文化和异质文化的冲突性态度上;“受难”母题源于对上帝会派使者弥赛亚来拯救犹太人于苦难说法的笃信,但在新的历史情境下,对于犹太人经历的诸如大屠杀等种种磨难,“受难”一说也遭到了质疑甚至颠覆;作为高度宗教化的民族,犹太民族奉《圣经》为圭臬,坚信本民族是与上帝“契约”中的选民,甚至将这一信念贯穿到日常生活中。《选民》中犹太文化母题的探究拓宽并加深了对小说的解读,同时为如何应对异质文化提供了借鏊。  相似文献   

11.
他主编的《犹太百科全书》是世界上第一部非犹太人编纂的犹太文化工具书;他受到以色列总统、总理、外交部长的接见;他营织的“文化外交网”还在扩大。  相似文献   

12.
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中犹太裔作家占有惊人比例,诺贝尔文学奖中“犹太现象”的文化机理在于:犹太人散居世界所形成的多重性文化身份及与西方居住地社会的文化则。认同;犹太民族历史境遇和文化困惑的“标本”意义及犹太作家对此进行的形而上消解运用;犹太裔作家在文化思想、审美观念、文学技巧等方面突出的整合精神,以及他们特有的语言条件。犹太裔作家显示出独特的“文化优势”,其获奖的内在机理昭示了富有启发意义的一般规则。  相似文献   

13.
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把"犹太人问题"从神学问题转变为社会历史问题,从考察"安息日的犹太人"转向考察"日常的犹太人",从宗教批判进入市民社会批判。他提出,"犹太精神"是现代人自我异化的最高境界体现,只有把市民社会从"犹太精神"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才能扬弃人的自我异化;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才能重塑社会关系,最终实现人类解放。  相似文献   

14.
在古犹太文化中,“约”主要是用于指上帝与犹太人的立约关系。犹太文化对“约”观念的这一独特界定与理解,不仅与古近东的“约”在内涵上有着本质的区别,与基督教文化对“约”的看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约”观念是犹太文化及希伯来圣经中的核心观念和重要范畴,在犹太文化和希伯来圣经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对犹太人的生活方式以及犹太思想文化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犹太性是一种存在于犹太作家内心深处的民族文化情结。受难以求上帝的救赎是几千年来犹太人的经验生活和超验生活的主要内容。马拉默德的短篇小说《魔桶》中的犹太性主要表现为受难-救赎的主题。主人公列奥处于受难状态,经历了彷徨和忏悔后,他选择受难的妓女斯苔拉为妻,以求通过再受难来救赎自我和他人重返上帝之路。小说不仅反映了犹太人的苦难,也超越种族抒写了人类普遍的生存境况。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指出犹太教、犹太教育和犹太民族性之间三位一体的关系:犹太教是犹太人的精神支柱和思想核心,它具有教育性的特点;犹太教育是犹太人精神和思想得以形成和保持的根本方法,它具有宗教性的特点;犹太人的民族性是犹太人千百年来将犹太教教育化和将犹太教育宗教化的共同结果.并据此指出,三位一体性是犹太人在历史上一次次地丧失家园而民族性却一次次地加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空间是一种多维意义的指涉系统,空间批评主要涉及文学作品中的景观和空间的社会、文化属性、身份属性。司各特在《艾梵赫》中通过景观空间、社会空间和个体空间的描写,表达了对犹太人的怜悯和对犹太人生存的忧虑。  相似文献   

18.
源自《巴比伦塔木德》的著名法律箴言——"王国之法便是法",经过许多拉比的讨论辩驳,逐渐发展成为散居犹太人处理与非犹太人关系的基本准则之一。一方面,它明确了散居犹太人对于居住国的义务,作为所在地域的居民,应当像本地人一样尊重属地权威、承担纳税职责;另一方面,所在国的权威又是有限的,一旦超出某种限度或与犹太律法相冲突,它便不再是法。这种准则的实质,是为维持犹太社团而向外邦权威作必要的妥协。与其说它是一项法律准则,毋宁说是一种生存策略。  相似文献   

19.
作为开封犹太社团的重要成员和犹太教传承的首要参与者,掌教是探究开封犹太人同化进程的重要线索。由于社会和历史等诸多原因,开封犹太社团中熟悉犹太教经典教义和希伯来语的人越来越少,犹太教的传承逐渐集中于掌教等少部分人之中。掌教对犹太教的传承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开封犹太人被同化的进程。但是掌教作为开封犹太社团的一部分,随着社团被同化程度的加深,掌教自身对犹太教也越来越陌生。这极不利于犹太教信仰在开封犹太人中的传承。最后一任掌教离世后,开封犹太人的犹太教信仰便彻底瓦解,开封犹太社团也迅速融入到中国社会之中。  相似文献   

20.
扬·托马斯·格罗斯《邻居:耶德瓦布奈犹太人的灭绝》一书,将60年前在波兰耶德瓦布奈发生的谋杀犹太人惨案曝光于世人面前。这一事件震惊着视听,引起世界舆论一片哗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