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不同的时代中,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也是有所不同的,但是对人性善恶的揭示,一直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莎士比亚的名剧《李尔王》就是一部有关人性善恶问题的作品,作品中的主人公李尔历经了从恶到善的人性蜕变,在这过程中,莎士比亚在描写人性险恶会给自己带来灾害的同时,也表达了人生要想获得价值,那么必须要去超越自身的精神这一思想。本文主要论述了莎士比亚名剧《李尔王》中存在的人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生死是人性的试金石,在涉及生死问题时,大仁大义、苟且偷生等众生相便很快凸显出来,俄罗斯导演尼基塔·米哈尔可夫的《烈日灼人》与中国导演陈凯歌的《霸王别姬》便将人性的善或美表现的淋漓尽致。两部影片在主题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即它们都表现了政治大背景下的个人命运的选择、爱情的脆弱以及人性的复杂。因此,将这两部作品进行比较来研究政治环境中的爱情和人性还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张抗抗自1972年发表短篇小说《灯》以来,她的作品一直倍受文坛关注,这不仅仅是因为她对女性自身命运的关注,更是因为她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复杂人性。作家将历史、社会和人性融合在一部作品中,通过人物的个性特征,将多维复杂的人性表现得淋漓尽致。短篇小说《沙暴》就是这样的作品。《沙暴》以沙尘暴为背景,以"意识流"的手法刻画主要人物,并连接着时间的维度,跟随着主人公的思想,一步一步跳跃到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并在这个过程中,深刻凸显出复杂的人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包身工》是一篇报告文学,作者夏衍,发表于1936年《光明》创刊号。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上海日本纱厂里受残酷压榨的中国女工的血泪斑斑的生活,对毫无人性的日本资本家及其走狗的罪行提出了有力的控诉。本文主要分析《包身工》的创新性写作手法。  相似文献   

5.
常虹 《现代交际》2010,(3):77-77
麦尔维尔以辩证的角度描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他把矛盾的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特点在其作品《白鲸》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性的善与恶、生与死,生命的已知与未知,时间的有限与无限,事物的具体与抽象,以及自然的人性与非人性等等这些特点以客观、真实地手法展现在我们面前,也充分表现了人类社会和自然之间的辩证法则。  相似文献   

6.
近年西南地区两部学生微电影作品《空窗》和《江小迪的夏天》均在我国各大大学生电影节上斩获数项荣誉的优秀微电影作品。两部作品风格迥异,一部剧情跌宕探讨人性,一部贴近生活,温暖人心。其中诸多精彩设计值得学习,当然,也难免还有部分可更加精益求精之处。  相似文献   

7.
张静 《现代交际》2011,(5):84-84
《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在英国文学甚至世界文学史上闪耀着不朽的光辉。在作品中她刻画了一个集“人性与兽性”于一身的男主人公形象。《呼啸山庄》中男主人公的悲剧原因一直是人们探究的重要话题。本文试图从他性格的畸变、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作者艾米莉的影响三方面综合阐述造成希斯克厉夫悲剧的原因。从而丰富对其悲剧原因的研究,同时使读者对于《呼啸山庄》这一部伟大的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讽刺是小说《傲慢与偏见》的艺术精髓,也是简·奥斯汀小说的风格特征,它蕴含了奥斯汀对人性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与独特理解。本文从文体学视角进入文本,分析奥斯汀如何通过运用语言技巧而产生讽刺效果,发掘其讽刺背后的意义,展现作品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9.
宋扬 《现代交际》2014,(3):72-72,71
《狼图腾》这部作品一问世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各种评价不一而同,对于作者在作品中展示的狼性、人性,对于作者对狼的高度评价,笔者不完全认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证明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的精神图腾是龙,而非狼。所以本文从文化概念、传统图腾意象分析《狼图腾》中的图腾文化,试论我们真正的图腾意象。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天下无贼》和《夜宴》里的冯小刚,还在跟人类玩调情;这回《集结号》,就算是把事情办了——三部把反叛贴在脑门上的贺岁喜剧标签的作品,分别对应人类的神性、兽性和人性,尽管就像赫尔佐格所说的:"反叛并没有错,错的是你没有更反叛",由于商业大前  相似文献   

11.
<正>采访对象:柏燕谊。心理咨询师。著有《爱情很残酷,你要学点擒拿术》《女人挖坑男人跳》《不要自己坑自己》等多部作品。透过女性的视角来解读情感,观察不流于表面,而是用心理学的思维关注人性本身。人物标签:女人必须得明白,在情感关系里,也许最重要的不是"男人想要什么",而是"女人想要什么"。  相似文献   

12.
程惠 《职业时空》2012,(8):160+165
从《诗经》到南戏后期高明的《琵琶记》、明代冯梦龙拟话本《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从近代曹禺的《雷雨》到现代严扑、华萃深的《秦香莲》,这些作品中都有不少"负心汉"形象。他们在眷情与绝情中冲突,在人性没有泯灭和个人欲望中徘徊、思考。他们的罪恶是永恒的,良心发现也是永恒的,罪恶与良心的冲突一直延续,这正是"负心汉"形象系列的普遍性和特殊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3.
《拼搏》这件密玉俏色雕刻作品是我二零一二年雕刻的,并在同年获得了中国玉石器“百花奖”金奖.这件作品之所以能获得金奖,是绝非偶然的.本文浅析了从《拼搏》玉雕作品雕刻中的感受.  相似文献   

14.
《中外书摘》2009,(8):4-7
作家梁晓声的经历是曲折而又幸运的,他像成千上万的知青一样来到“北大荒”,在一次讨论开除一名因抬木头被摔断腿而离队的兵团战士时,支持了这名战士,因而得罪了兵团领导,被“精简”出团部机关,下放到木材加工厂当苦力,却幸运地被推举到复旦大学文学创业专业,毕业后到电影制片厂,专事文学创作。其作品有《今夜有暴风雪》、《雪域》、《浮城》等,反映了一代知青的痛苦与快乐,探讨现实与人生,对人性充满着尖锐而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5.
在《追风筝的人》这部小说里,蕴涵着作者对人性的深度书写。本文试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解析这部小说,从而发掘出作者的伦理道德追求和在创作中肩负的道德责任,进而使读者对这部作品有新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6.
《风景》不仅是方方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新写实小说的奠基之作。这篇小说从"亡灵"的视角,勾勒了一幅河南棚户子一家贫苦人生活的"风景"。本文将在前人对这部作品研究的基础上,从文化的贫瘠、亲情的淡漠、心灵的变异和人性的扭曲以及看客的的叙述视角四个方面论述一下《风景》中的"家"。  相似文献   

17.
电影《赵氏孤儿》离真正的“人性”还有很远的距离。其故事讲得并不比元杂剧《冤报冤赵氏孤儿》更高明。  相似文献   

18.
黎鸣,1944年生,江西南昌人,新世纪以来中国最受关注的哲学家。黎鸣长期进行逻辑学、控制论、文化人类学等方向的研究,把哲学的基础从二元论转化为三元论,创立了以"三"为基础的运算规则,并在此基础上重构了逻辑学,从而完成了逻辑学的三元论和多元论转向,以及哲学的第四次转型——入学的转型。黎鸣迄今已出版译著8部,专著有《人性与命运》、《信息哲学论》、《中国的危机》、《问人性》、《问天命》、《中国人为什么这么"愚蠢"》、《西方哲学死了》、《中国人性分析报告》等30余部。  相似文献   

19.
母性涵盖于广泛意义上的人性,是人性的一种表现形式。芥川龙之介在其作品中广泛而深刻地剖析人性,但对母性的认识却表现出复杂而矛盾的认识,在探索人性这一伟大的文学主题时,他不同的人生阶段对母性的认识不尽相同,对母亲形象的塑造体现了芥川对母爱的思考与向往。  相似文献   

20.
本论文旨在从道德角度研究拉斯普京的《活着,并要记住》这部小说中的男主角和女主角。作品中的男主角安德烈性格很复杂,有着近乎病态的灵魂,他与常人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而女主角纳斯焦娜是俄罗斯传统道德的典范,闪耀着丰富的人性光彩,体现了女性的魅力和俄罗斯传统道德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