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环保部副部长翟青在1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环保部正在按照国务院的要求编制《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其中包括划定重金属严重污染的区域,投入治理资金的数量,治理的具体措施等多项内容。种种迹象表明,继大气污染防治后,土壤环境污染成为我国下一步重拳治理的重点。不容忽视的是,面对耕地污染触目惊心、法律缺失、巨额的治理资金投入、技术缺失的现状,我国土壤环境污染修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
雾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京津冀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事关民生和发展.当前,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进入了由横向向纵深发展的关键阶段,京津冀及其周边地区依然是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空气质量成为全社会最关心的问题.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要关头,打赢这场环境攻坚战,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既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更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协同治理京津冀雾霾,有三个实施维度——调整京津冀产业布局、 优化交通运输体系和建立京津冀"风道".  相似文献   

3.
新年刚过,一场严重的雾霾天气就大范围袭来,除北京外,石家庄、邯郸、保定、长春、唐山、沈阳、西安、成都、郑州,也都被列入了污染最重的城市,让人感觉到环境污染的压力空前增大.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谁来担责,怎样治理呢?  相似文献   

4.
在刚刚闭幕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了在2014年的工作中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艾’,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如何落实这些要求,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的工作,对各级政府来说是一个难题,涉及千头万绪的工作。民生事业和社会治理都是宏大的社会工程,要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一要有合理的体制机制,二要有足够的资源投入,三要有宏大的和高水平的人员队伍。因此,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社会治理方式的要求,除了要继续加强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持续增加对社会事业的投入以外,还应该大力推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5.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关乎城市土地资源紧张、大气、土壤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自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不足导致垃圾分类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本文分析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合作机制,认为应从主体协同、政策协同和资源协同三个方面入手来推进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合作治理城市生活垃圾机制的建构。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2014,(7)
正江苏省淮安市的柴米河近几年遭受严重污染,河水发绿发臭。今年4月25日,省市"政风"热线联动,直播走进淮安。居民陈女士带着一瓶发臭的河水走进直播现场,向市环保局局长下跪,请求政府尽快治理柴米河水污染问题。对于从事环保监察的局长来说,治理环境污染是分内之事,没有治理好辖区  相似文献   

7.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社会治理创新是时代发展和实现"中国梦"、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社会治理创新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政府的管理方式与当前的管理格局存在偏差,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度低,社会组织的独立性差,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社会治理水平。本文首先分析了社会治理创新的基本特征和意义,然后分析了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的问题,最后分析了社会治理创新的对策,对社会治理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据新华社电2月13日电: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昨天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雾霾等大气污染治理。在污染治理方面,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采取三项措施,其中引人注目的一项措施是:发挥价格、税收、补贴等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对煤层气发电等给予税收政策支持。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今年安排100亿元,对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实行"以奖代补"。制定重点行业能效、排污强度"领跑者"标准,对达标企业予以激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秋天的第一场"霾伏战"上升速度快、污染浓度高、影响范围广。中国气象局京津冀环境气象中心首席预报员廖晓农称,无风、高湿、秸秆焚烧是今秋雾霾"提早报到"的主要原因。打雾霾"阻击战"必须要在发展方式、财税体制、环保机制、考核问责机制等"根子"问题上进行改变,才能从根本上治理造成雾霾的污染源,根治雾霾。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指出,我们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社会和谐,就是要"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保护则是实现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10.
屠凤娜  王丽 《城市》2019,(3):3-11
近年来,京津冀区域整体空气质量形势严峻,偏重的产业结构加剧了大气污染的程度和治理难度。大气污染治理具有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面临治理成本较高的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治理主体间的利益竞争以及生态补偿的缺失等影响了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积极性。基于此,需要建立区域利益补偿机制、推动区域科技联动机制、协调区域政府间的利益公平机制、构建区域相关主体协同治理机制,从而实现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的联防联控和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11.
胡蔚 《现代妇女》2014,(6):131-131
雾霾天气频发的主要诱因源于空气中PM2.5含量超标。我国现有和雾霾防治相关的法律制度从植根的法治土壤到制度具体实施都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立法理念滞后、政府责任缺失、PM2.5法律规制空白、总量控制有待完善、机动车尾气监管有待加强等。根治雾霾的对策亦须从上述层面入手,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立法理念的指引下,通过落实政府环境责任,按照源头治理和总量控制的治理模式,从"防"、"治"、"救济"三个层面,运用规划制度、环境标准制度、环评制度、总量控制制度、区域联防制度、预警监测制度等手段,全过程监管,才能实现对雾霾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2.
王双 《城市》2015,(6):10-13
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率先取得突破,以生态协同作为重要切入点,构建京津冀生态功能协同体制机制。笔者从立体格局、分片实施、统筹规划、矩阵管理以及资源配置等维度初步设计京津冀生态功能协同机制的总体思路,并提出通过建立海河流域共建、大气污染治理、林带生态防护、固态污染治理、生态补偿、生态屏障建设和生态保护衍生等方面协同机制实现京津冀生态协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高发的雾霾,引发社会公众对空气质量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高度关注。2013年1月底,全国雾霾面积就达到143万平方公里。2014年2月20日起,浓重的雾霾在北京及华北大部分地区持续7天不散。专家称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已经刻不容缓。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先行工业化国家也曾经历过,如美国的洛杉矶,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日本的东部沿海工业带以及德国的鲁尔工业区。为治理大气污染问题,这些国家的中央和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为此,我  相似文献   

14.
张贵  尹金宝 《城市》2015,(5):3-7
京津冀区域位于我国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的结合部,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扩散、由南向北推移的重要枢纽,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仅是京津冀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有利于形成南北均衡的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格局,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乃至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针对目前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中的问题,笔者从区域治理角度就促进京津冀一体化,架构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位一体的京津冀区域治理机制,提出通过树立互动合作理念,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区域法律法规,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的方式来推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任云兰 《城市》2015,(2):66-69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机动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雾霾天气日益增多,空气环境质量逐步下降,并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构成严重影响.笔者试图从分析研究造成雾霾天气的原因出发,提出加强雾霾治理和改善天津空气环境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张绪娥  夏球  唐正霞 《城市观察》2023,(3):137-147+164
近年来,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发展快速推动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智慧城市的神经中枢系统,城市大脑在生成城市智慧、创新城市治理模式与提升城市智慧治理效能等方面日渐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当前仍存在低信息协同时效性导致的“信息孤岛”问题,这影响城市智慧的生成。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与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原理,通过城市信息供需双方博弈行为分析信息协同时效性对城市智慧生成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信息协同时效性而非信息协同行为状态才是影响城市智慧的关键因素。城市政府在注重信息协同行为状态的基础上,应从政策标准、技术标准与行业规范等层面提升信息协同时效性,增强城市大脑智慧性,提升城市智慧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城市面临着空间资源有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的问题。城市存量土地更新成为优化城市发展格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论文阐述了城市存量土地的内涵,分析了城市存量土地类型与基本特征,构建了“权力—资本—民生”三大驱动力交互作用影响的更新动力分析框架,重点分析讨论了居住类存量土地的“政府+社会”协作更新机制、产业类存量土地的“政府+市场”协作更新机制、公共设施类存量土地的政府主导更新机制、公共空间类存量土地的政府主导更新机制以及历史文化类存量土地的多方协作更新机制等五种更新驱动作用机制,以期为城市存量土地更新制度设计与治理优化路径制定提供依据,更好地推动城市更新的协同、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200(6):49-50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以企业发生的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的损害依法应负的赔偿和治理责任为标的的保险.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可以使被保险人(造成污染事故的单位或个人)把对第三者的赔偿责任转嫁给保险公司,被保险人可以避免巨额赔偿的风险,环境污染受害者又能够得到迅速、有效的救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已被许多国家证明是一种有效的环境风险管理的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专家拍砖     
“北京咳”敲响环境警钟 ●白剑锋(中国医院协会常务理事) 北京连续遭遇雾霾天气,“北京咳”成了热门话题。尽管“北京咳”一词尚存争议,但环境影响健康却是不争的事实。《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例约为312万例,全国每分钟就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虽然癌症的发病原因复杂,但环境污染是重要诱因之一。建设“美丽中国”,首先要有人的健康。让老百姓呼吸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政府的基本职责。只有天更蓝、水更清、人更健康,中国才能更美丽。  相似文献   

20.
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开放演化、具有耦合作用和适应性的复杂网络系统,社会治理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复杂系统理论表明,越是复杂的系统,系统协调的要求越高,协同效应也就越显著。近年来在理论界和实务界,社会管理体制中的社会协同,已然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核心议题之一。构建社会协同治理的体制机制,也是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