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由于汉英模糊性在审美价值和表达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因而造成汉语中一些重要的美学要素在英译时多有磨蚀。本文从汉英两种语言语法、措辞以及意境三个方面,以辜正坤教授的《沁园春·雪》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对汉英翻译过程中模糊美感的磨蚀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2.
周玉菲 《现代交际》2013,(11):36-36,35
作为商务英语的一种特性——模糊性,其在国际性商务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商务英语中的模糊语言如果应用得当,就会在商务洽谈中发挥巨大作用。本文笔者通过研究模糊语言在商务活动中的表现形式及功能,来深入探讨在商务英语中模糊语言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3.
语用模糊指说话人在特定语境中使用不确定的、模糊的或间接的话语,向听话人同时表达数种言外行为或言外之力。这种语言表达方式在曹禺的著名戏剧《雷雨》中多次被运用,可以说是中国戏剧语言魅力的表现之一;但在翻译中如何处理这种语言模糊性,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对比《雷雨》两个英译版本,可以清楚地看到翻译作品对语用模糊性的不同处理,这一探索能为学界今后的语用模糊翻译打开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4.
语言具有模糊性,模糊限制语是语言中最普遍、最典型的模糊现象。本文梳理了不同研究者对日语模糊限制语定义、分类、功能等方面的不同观点,并指出国内对于日语模糊限制语的研究较少这一现状。  相似文献   

5.
忠实地传达原文的思想内容、形式、风格特征是翻译的最基本原则,也是翻译的最高理想。然而,在实际的翻译实践中,忠实是相对的,不忠实是绝对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翻译中的不忠实正是译者的自主性与创造性的表现。本文拟从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语言的模糊性与翻译的不同受众与不同目的三个方面来探讨译者的自主性与创造性。  相似文献   

6.
旅游英语翻译是我国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形式,对提升我国国际形象和地位,以及传递中国文化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旅游英语翻译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翻译中的文化错位等现象,这主要是因为汉语和英语的语言体系和中西方的审美等都存在巨大差异。对此,可以使用音译、意译以及模糊语翻译等多种方式来更好的进行旅游英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7.
由于中医语言具有高度概括性、模糊性、历史性、人文性、医哲交融的语言特色,很难与西医语言对等翻译。考虑到西方读者的接受度,东西方译者在术语翻译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翻译倾向。不同受众的接受度差异巨大,基于受众分析理论中的社会关系论将人群划分为不同群体,印证东西方译者两种翻译倾向存在的合理性。术语标准化,就要不断减少不同倾向带来的差异性,最终向标准靠拢。  相似文献   

8.
模糊语言广泛存在于各种文体语言中,在承载和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文中以实证为基础,从模糊语言学的理论出发分析新闻报道中模糊语存在的必然性、普遍性、合理性,并结合新闻报道的语用功能来探讨模糊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不同语言之间的变异,并能够通过科学的变异获得良好的文学效果,否则容易降低其文学价值,也会增加读者理解上的困难。本文从文学文体学的角度,探讨莎剧《哈姆雷特》的变异语言,分析其艺术效果,结合文学文体学的指导功能,指出语言变异对文学翻译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商品流通越来越频繁。随之作为商品推广重要手段的广告成为现代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告语翻译语言作为一门艺术语言具有浓厚的美学色彩。因此,对于广告语的翻译已不再只是文字的简单转换,而必须考虑受众的心理和审美诉求。本文从三方面来分析和探讨当代广告语翻译的审美诉求,即当代广告语翻译的诉求特点、大众审美心理对当代广告语翻译的影响、当代广告语翻译的美学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隐喻是用甲事物来理解或解释乙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段。它不仅是语言现象,而且是不同文化中的思维现象,对英汉语言中隐喻的翻译研究,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2.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模糊现象广泛的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在外交辞令中使用模糊语言可以促进外交的顺畅。本文着重探讨了美国国务院外交辞令中词汇的模糊现象,并通过例子探讨各种词汇的模糊表达及功能。  相似文献   

13.
广告是一种应用语言。广告的真实性要求广告语言真实、准确。然而,模糊的广告语却普遍地存在着。此文将分别从行事行为分类中的断定类、指令类、承诺类和表情类来探讨经典广告语的模糊性的表现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笔译是英汉互译中重要的一种翻译形式,翻译是文化的映射,对文化的了解程度决定着翻译效果的高低,所以说,某种意义上来讲,翻译是对文化的理解和阐释,是文化内涵的语言外化。在英汉翻译过程中,根据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来决定选择何种翻译方法,是达到良好效果的关键。本文通过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来探讨如何进行英汉笔译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新闻翻译的语言具有鲜明的特点。目的论将研究重点放在译入语文本和读者上,强调译入语对于翻译结果的影响。翻译目的决定了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本文从目的论视角来讨论中译外新闻翻译,并以《今晚报》海外版为例进行分析,来分析外宣新闻翻译中"翻译+解释"和"再创造"策略的应用,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外宣新闻翻译这一工作过程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6.
武选民 《职业时空》2012,(7):150-152
Verschueren在语言顺应论中提出语言的使用是一个语言选择的过程,在语篇中使用模糊限制语也是作者为了顺应各自领域的准则而选择的一种语言策略。文章拟借助语言顺应论来研究四种不同体裁文章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情况,并从模糊限制语的语言形式和语用功能两个方面探析不同体裁文章中不同类型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是否存在着差异?如果存在,从语言顺应论的角度如何解释?  相似文献   

17.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颜色的认知是语言发展的经验来源。但是由于不同国家对颜色词的认知理解不同导致在翻译过程中出现偏差,甚至形成文化交流中的矛盾。因此颜色词作为文化中一类不可忽视的语言现象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本文以《红楼梦》俄译版本为例,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浅谈"红"色的翻译。  相似文献   

18.
随着英语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剧增,现代英语语言学研究也不再仅仅局限于语言的使用,而开始对语言的本质及其测试手段不断深入研究。翻译测试则成为近年来较为热门的新型研究方向。本文首先通过对不同翻译测试定义的对比和分析,结合其学科性,对翻译测试作出一个较为全面的界定。翻译测试研究在我国起步虽然较晚,但在近二三十年里也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果。概观其研究发展,旨在帮助读者理解翻译测试的定位以及发展历程,引起对翻译测试未来研究方向的深深思考。  相似文献   

19.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体现在语言的各个方面。本文主要阐述了对交际影响最大的英语模糊语和语用模糊,探讨其基本概念、分类、表现形式及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20.
长时间来,语言层面等语内因素是中西翻译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自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来,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语外因素对翻译的控制和影响越来越受到翻译研究者的关注。而意识形态作为一种哲学范畴的概念,人们对其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因此本文旨在指出,在研究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时,必须对意识形态的概念、总体特征以及不同时期的影响力等方面作进一步的研究和了解之后,才能更好地找准角度对意识形态和翻译的关系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