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五十年前的1936年11月2日,位于英国伦敦北部穆斯韦尔山亚历山德拉宫的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正式开播,几百名幸运的观众通过奇妙的电视匣子看到了“有景有声”的魔术般的景象。今天,在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电视信息网络扩大的程度已经几乎可以达到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它成了影响当代人类社会的最强有力的媒介。目前,世界上有204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电视广播,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语言文化、不同年龄阶层的观众可以在同一时间,借助同一种信息通道——电视来观看同一个电视节目。1986年是国际和平年,  相似文献   

2.
语言本身作为一个功能体系,它的基本功能用于交际。由于语言是在一定的社会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研究语言一定要与人们交际的具体语言环境、社会文化联系起来。在进行翻译时,译者对于所要翻译的材料及环境应该有一个良好的认知。只有对源语语言有一个深刻的认知才能充分地理解源语的含义,有助于翻译的进行。在此对英国学者罗杰.贝尔的认知翻译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究,以此说明在认知模式下的翻译是一种以对源语进行再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创设国际语的必要性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文明与进步,离不开语言这个工具。随着国际关系的发展,世界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科学技术、交通工具的高速发展也为各国的经济、科技和文化交流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还有一个很大的难题始终困扰着各国人民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这就是语言的障碍,国际会议花在翻译方面的费用大约要占会议总成本的四份之一强,欧洲联盟(简称“欧盟”)已经成功的建立了统一市场、统一货币,基本上实现了共同对外的边…  相似文献   

4.
国际投资作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一种基本形式,它是指资本跨越国界,从一个国家或地区投向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现象。这一现象的形成,客观上要由三种力量所决定:(1)国际投资动力;(2)国际投资引力;(3)国际投资惯性。本文将着重探讨国际投资动力问题。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外来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民族,一个社会集团,一个国家,只要不是闭关自守,它的语言总要或多或少地引进一些外来词。外来词在沟通不同民族和社会集团间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方面往往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记。它是研究某些历史事实的佐证,也是丰富和发展语言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外来词是一种不容忽视的语言现象。 有一种看法认为,有些不够发达的语言,往往要从比较发达的语言那里借用一些外来  相似文献   

6.
隐喻的研究由来已久,隐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现代隐喻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与行为方式,一种认知手段.隐喻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特定民族的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内涵.在翻译隐喻时,译者要根据隐喻的认知方式,采取不同的翻译手段,以取得文化传真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7.
世界语知识     
世界语是一种国际辅助语。创始人是波兰籍犹太人眼科大夫柴门霍夫博士。柴门霍夫1859年出生于波兰的一个小城镇。这个地方当时是沙皇俄国的属地,是民族杂居的地方:有犹太人、德国人、波兰人、俄国人等民族。在沙俄“分而治之”的政策下,住在这个地区的各民族互相敌视、仇恨,经常发生吵架敺斗事件。这种现象当然是有深远的历史原因的,但语言的不通确实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柴门霍夫下决心要创造一种国际语言,使各民族可以彼此理解,消除隔阂。1887年年底,他公布了他的国际语方案,把这种国际语命名为“希望者”(Esperanto),他希望人类从此相互了解,走进大同世界。我国的世界语者把这种人造国际语翻译为“世界语”,希望这种语言能为世界各国人民接受,作为人类交流思想、感情的共同工具。实际上,这种语言虽然只有九十二年多的历史,但使用这种语言的人遍及新、旧大陆,欧、亚、非、南、北美等地,人口达一千多万。假如每个人除了自己的母语外,再学一种世界语,世界语不就成为世界上每个人的国际辅助语了吗?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文化交流不就更容易,更简便了吗?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人类最蘑要的交际工具。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现在,世界上的语言达五千六百余种,其中被广泛使用的有二百多种。然而,正因为语种众多,也给人们带来许多困难。目前,世界各国人民交往日益增多,语言上的不便己成为很突出的问题。人们迫切希望有一种共同语以解决这种不便,国际辅助语正是为了适应这种需要而产生的。它期望各国人民在其本国语言之外,再学习一种第二语言,使人们能了解世界,便于国际交往。国际辅助语是跟各种自然语同时并存的,并不排斥各国的本国语言。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翻译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不同的语言观将导致不同的翻译观。在此拟以布迪厄的语言观为视角,区分翻译场域中的强势语言和弱势语言,从翻译流向、题材选择、翻译策略等方面阐述强势语言在翻译中的操控现象,指出语言不仅仅是一种符号,一种客观中立的媒介,事实上,在言语交流中始终有难以辨认的权力支配关系潜在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汇率     
正汇率的英文为Exchange Rate,简称ExRate,亦称"外汇牌价""外汇行市"或"汇价"等。它是一种货币兑换另一种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种货币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从短期来看,一国(或地区)的汇率由对该国(或地区)货币兑换外币的需求和  相似文献   

11.
翻译是一种双语言艺术,它是译者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原文作者思想的过程。好的翻译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但由于汉语和英语本身语言系统存在的差异性,翻译不可能做到字对字、句对句的完全工整。代词作为语言的重要的一部分,小说文学语言表达中有着指称衔接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翻译及两种语言的对比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汉英对照阅读《围城》发现,汉语中的人称代词多使用"零回指"的衔接手段,与译文中人称代词的使用截然不同。而译者在汉译时灵活处理英汉人称代词的不同使用习惯,使得译文语言规范,清晰易懂。  相似文献   

12.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同时它又充当着文化的一种载体.实施好英汉翻译教学,提高翻译质量,除了要熟练掌握翻译技巧之外,加强对母语和译语在不同的意识形态视域下所承载的文化研究,也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科学交流中的障碍和国际语的作用 今天世界各国科学文化交流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人们常常提到全世界科学文献数量的惊人增长;而潜伏在这个问题下面的一个问题、即科学中的语言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据统计:现今世界上的民族语言约有二千五百种至三千种,其中应用最广泛的语言有11种,依顺序为:汉语、英语、印地语、俄语、西班牙语、法语、葡萄牙语、阿刺伯语、印尼语、日语、德语。就科学文献而论:一个大规模的国家科技情报机构过去大约要收集和处理一百多个国家的60多种语言的文献资料,还没有包罗所有的专业。光是技术专  相似文献   

14.
国际体系与世界社会、国际秩序及世界秩序诸概念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鸣 《社会科学》2004,(2):36-44
国际体系从其本源讲是一个历史概念。世界社会与国际体系相比 ,其基础不相同 ,它的行为主体是非国家的组织和个人。国际体系与国际秩序的关系是 :体系具有更大的包容性 ,它是一个跨历史阶段的抽象概念和框架。世界秩序是指一种在世界社会基础之上的秩序 ,重视行为主体的个人、民众运动的力量因素 ,要求以一种符合社会发展、人类共需的新法律、道德和价值观来规范世界上所有行为人。  相似文献   

15.
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方法广泛应用于汉语和英语中,已与人类的语言文化息息相关,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隐喻能使语言更生动形象,有时还能起到委婉的目的。两种语言在隐喻使用中有相同之处,因此有很多对等的认知,翻译起来比较容易。但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由于社会习俗、思维模式的截然不同,导致两种语言隐喻使用中有很多的不同,给翻译带来一定的困惑。关联理论是认知应用学的理论基础,对隐喻翻译起了决定性的指导作用,给隐喻翻译这一特殊的交际活动提供理论性的方法和启示,鞭策翻译工作者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进行翻译,以求全面、准确再现原语语义,从而促进两种语言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相似文献   

16.
从以往围绕翻译的可能性展开的讨论来看,持可译性论者认为,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和翻译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人类经验的相似性和人类文化的相通性使人类在思维认识方面产生了许多共性,这些共性决定了翻译的可能性.持不可译性论者则认为,由于不同的语言和文化渊源,不同的原语材料,不同的思维方式,都各自具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因而不同语言在翻译时自然会存在一些不可译性.这主要源于译入语缺乏对等的语言表达形式和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文化项的缺省.据此,翻译的可能性就取决于源语与目的语之间是否存在对等的语言形式和对应的文化元素.然而,实践表明,翻译绝不是通过语词的一一对应就能轻易获得成功的.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对等"的真正性质不是翻译预设的,而是由翻译产生的.一种语言中的一个语词或句段是否与另一种语言中的某个语词或句段对应,这是一个约定性的问题.如果两者之间具有事先约定,那么"对应"就是运用问题;如果没有事先约定,那么就需要建构约定性.建构两种语言之间的约定性,与运用已经建构好的约定性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因为所有先在的约定性一定是在过去被建构的,而这种建构过程毋庸置疑地从属于翻译.由此可见,要真正回答"翻译何以可能"这个问题,从根本上就是要追问建构两种语言之间的这种约定性的基础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on the cau     
,但作为一种文学作品,翻译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它是心灵的创造,因为再忠实的译作也少不了译者心灵刹那闪现的创作火花。所以,翻译不可能只是简单的语言对等,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除了要把握住原著的语言,还应掌握原文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翻译?翻译是一种艺术,是一种使用两种语言的艺术,这不是一种轻松的工作,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容易。不是任何懂外语的人都能翻译得很恰当。许多人英语说得很流利,写得很通顺,但他们不能翻译。由于各种语言之间词和句子结构大不相同,而给翻译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 翻译是很难精通的。许多有经验的翻译人员诉苦说,他们在工作中有着不可克服的困难。很少有人翻译一本书能不发生一点错误的,很少译作能被推荐作为无错误的典范。 翻译是一种使用两种语言的艺术,如果我们要具备做翻译工作的能力,首先要通晓两国语言。我们必须懂得两种语言的互译。对英语系的学生来说必须掌握中,英两种语言。有许多书被认为译得很拙劣,因为有些英国术语,习惯语,俚语等在书中  相似文献   

19.
中西语言文化在交际中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把人们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表达形式。语言与文化共存,相互依赖又相互影响。过去的教学忽视了语言的文化特征,忽视了不同文化载体的文化差异。20 世纪是跨文化交际的时代,我们不仅要学语言,而且要了解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只有这样,才可能应用准确和地道的语言表达形式,从而达到更理想的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朝鲜语具有双重性,它既是我国的一种少数民族语言,又是世界朝鲜(韩)民族所使用的共同语.所以,中国朝鲜语同朝鲜和韩国的朝鲜语(韩国语)属于同一种语言,但由于国度的不同和所受汉语影响的不同,中国的朝鲜语又具有自己的特色.因此,中国朝鲜语规范化的制订,应在整体原则与方针上遵循国家语言规划、贯彻国家语言政策的同时,既充分考虑中国朝鲜族的语言实际状况,又要兼顾与世界朝鲜民族的交流.应当参考朝鲜和韩国语言规范的经验与成果,协调好各方面的因素,既要反对"一边倒"的倾向,又要防止过分强调自主化的偏激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