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百三 《经理人》2009,(3):30-30
2月12日,中国铝业(以下简称中铝)与力拓集团发布合作公告,中铝将向力拓注入高达195亿美元的投资,其中约72亿美元用于认购力拓发行的可转债,约123亿美元获得力拓有关铁矿、铜矿和铝资产的部分股权,并分别成立合资公司。此项合作最终达成,将是中国企业在金融危机中对优质而廉价资产的一次最大抄底。  相似文献   

2.
保密警钟!     
程锦平 《经理人》2009,(8):24-24
7月9日,上海市国家安全局和外交部同时证实,力拓上海办事处的胡士泰等4名员工,因刺探、窃取中国国家秘密而被依法拘留。国内各大钢企众多高管和负责铁矿石谈判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有关人士也涉案其中,因他们将重要机密信息泄露给力拓等谈判对手,由此让对方轻易掌握了中国的谈判底线。力拓“间谍门”事件让国内社会感到震惊!  相似文献   

3.
龙之图 《领导文萃》2010,(2):127-130
<正>澳大利亚出手就要命7月8日,力拓上海4名员工被中国公安部门带走,其中一人为力拓上海首席代表、中国铁矿石业务总经理胡士泰。力拓间谍案  相似文献   

4.
《领导决策信息》2009,(28):10-10
近期,力拓集团上海办事处的四名员工,涉嫌窃取中国的国家机密在上海被拘捕。目前此案正在审查中。7月9日凤凰卫视《时事开讲》对此事进行了解读。在2009年的国际铁矿石国际公开价格谈判中,中钢协一直处于被动状态,随后查出是力拓员工窃取中国国家机密所至。专家认为除了窃取国家机密以外,  相似文献   

5.
中国铝业公司(以下简称中铝)并购力拓集团(以下简称力拓)案已随着时间而逝去,但并购过程中的风险仍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具有重要警示作用,尤其对加强我国企业防范风险意识、提高管控水平都具有重大意义。中铝并购力拓案回顾2008年1月31日,世界第二大氧化铝生产企业及中国最大有色金属企业——中国铝业公司,在伦敦股市收市前5小时内,通过新加坡全资子公司联合美国铝业以场外收购方式,出价140.5亿美元,闪电般收购力拓英  相似文献   

6.
对于世界铁矿石巨头力拓通过配股152亿美元与必和必拓组建铁矿石合资公司之事,商务部表示,必和必拓公司和力拓公司建立新的合资铁矿石公司,如果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和《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商务部将对该交易进行反垄断审查,并做出相应决定。  相似文献   

7.
王玉主 《经理人》2009,(7):30-30
2009年6月5日,澳大利亚力拓和必和必拓两大铁矿石供应商宣布,将组建西澳铁矿石合资公司,打造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两拓”合资后,在西澳Pilbara地区的年产能将超过4亿吨,这一消息牵动全球钢厂及相关企业的神经。  相似文献   

8.
蒋乐 《经营管理者》2009,(15):119-119
历史4个月,备受关注的中国最大金额的中铝收购澳大利亚的力拓集团海外并购案最终以力拓的单方面违约而告终。中铝与力拓的"联姻"戛然而止。这场中国国企最大的并购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分析、深思、借鉴东西。而这些东西正是中国企业增强自身海外并购能力所必须具备的。本文简单的分析了中铝收购失败的浅层次思考,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徐斌 《经理人》2008,(9):30-30
经历近14年“折腾”的《反垄断法》从8月1日开始施行以来,一些垄断行业和企业就面临“指控”。如世界铁矿石大佬必和必拓、力拓合并已受到中国企业的“指控”,需要接受中国的反垄断调查,可能成为中国《反垄断法》实施后第一起受理的案例。  相似文献   

10.
《管理与财富》2009,(6):10-10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网消息,对于日本新日铁公司与澳大利亚力拓公司率先达成的33%铁矿石降价幅度,中钢协声明表示不能接受,中国不予跟进。在声明中,中钢协称“这个降价幅度将造成中国钢铁生产企业全面亏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