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刻画了当前中国青年人口的基本特征:1)青年人口的绝对数量及其在总人口中的相对占比迅速降低,这会加重其未来的养老压力;2)由出生性别比失衡所导致的年龄性别比的失衡状况仍然严重,青年适婚人口会面临婚姻挤压——主要是对男性的婚姻挤压;3)九年义务制教育的推行与高等教育的扩招,使青年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有了长足提升,这使教育不平等更多地表现为对优质教育资源分享机会的不平等;4)中国青年人口的初婚年龄大大推迟,青年人口的结婚率也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0年、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微观数据以及2015年中国人口抽样调查微观数据,构建中国婚姻市场匹配数据库,测度各城市居民婚姻收益,在此基础上以城市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中国城市规模对居民婚姻收益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规模越大,居民婚姻收益越低,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城市规模扩大会导致地区住房成本的提升和婚姻匹配质量的下降,从而对居民婚姻收益产生负向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城市规模对婚姻收益的负向影响仅存在于早婚、适婚居民以及低学历居民中,且对农业户口居民婚姻收益的负向影响比非农业户口居民更显著。本文旨在拓展城市化与中国婚姻市场的相关研究,为城市住房保障、基础教育扶持、家庭合理分工、青年婚恋服务等方面的政策制定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边境地区的跨境婚姻问题近年越来越凸显。跨境婚姻人群大多受教育程度低,家庭收入水平低,初婚年龄偏大,是造成娶外籍媳妇的主要原因。婚姻习俗中择偶标准的俗定、女性离乡择偶、生育文化的性别偏好、人口性别比的上升,边疆农村青年婚姻观念从保守走向开放、从传统向新型、从一元向多元的转变,是促使边境贫困山区跨境婚姻行为增加的重要因素。婚姻挤压因素造成的边民择偶外溢,是缓解贫困大龄边民的婚姻、家庭困扰的合理方式,同时也存在很多管理困难和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4.
杨筠  傅耀华 《天府新论》2015,(1):154-158
婚姻挤压与人口安全问题属于结构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变量之间关联性强的问题,具有高度复杂性.传统研究范式从人口主体安全和人口客体安全两个维度展开,人口安全理念对婚姻挤压的传统研究范式提出挑战.新的研究视角引入婚姻场域视角、社会性别视角和流动性视角,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提出一个具有系统性、多层次、跨学科的婚姻挤压与人口安全问题新研究范式,并用结构图的方式呈现出其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5.
农村青年闪婚现象是农村婚恋研究领域新近关注的重点和焦点,本研究从文化的角度来探讨农村闪婚现象的产生以及快速发展。在对婚姻礼仪与过程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农村婚姻原有的文化意涵逐渐远去,这也即是本文所称的文化流离。婚姻仪式的极大简化不仅仅是传统文化无力的表现,更是现代性观念冲击农村青年婚姻观念的客观结果。农村传统文化的流离与解体是农村青年闪婚的内在原因,而农村婚姻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也是通过传统文化的消解对农村婚姻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民工潮的逐年增加,青年农民工的婚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闪婚”作为一种在农民工群体中新兴的婚恋形式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文以豫西南M村的个案为例,通过访谈的方式收集相关资料,充分展现农村“闪婚”的特征。在此基础上,从社会结构转型下农民工流动的特殊性、流动的不稳定性、婚姻挤压以及各种传统观念的角度对“闪婚”的原因进行了社会学分析。最后指出,“闪婚”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民工的婚姻问题,降低婚恋成本,但同时也会导致婚姻的不稳定等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7.
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是婚姻变革的前提,而后者则从特定的角度反映着前者发展的程度及其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的影响。我国农村改革已经十年,在农村经济文化发生了深刻变化的社会背景中,农村婚姻是否也会出现相应的变革?这是社会各方面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左右,农村婚姻的现状乃是中国当今婚姻现状的主流。四川是个农业大省,八千万农村居民的婚姻现状似可视为全国农村婚姻的缩影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村婚姻流动的特点及其社会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姻流动是指社会人口因通婚而在社会阶层和社会空间中移动的现象。婚姻流动是社会流动的形式之一,在我国农村,婚姻流动还是一种主要的人口流动方式,其影响远远超过了移民等其它人口流动方式。农民以通婚为途径迁居他乡形成了农村中持续不断的人口流动,这种流动客观上对农村各地社区间的成年人口性比例起着自发的调节作用;主观上则反  相似文献   

9.
婚姻是契约,是时间最长成本最高的契约。婚姻契约一但形成,其内在的市场化趋势就逐渐明显。婚姻市场是市场形式的一种。透过经济学的视野,女性在婚姻市场中价值的损失,其原因在于:⑴在任何年龄段,男性的死亡率高于女性;⑵在适婚年龄段,离异男性的再婚速度都比离异女性快;⑶有孩子的离异女性的再婚率比没有孩子的离异女性再婚率低;⑷女性倾向于和年龄比自己大的男性结婚,并且随着结婚年龄的增长,已婚男女年龄差距增大。因此,女性更倾向于寻求长期的婚姻契约的保护。因此,婚姻立法应注重男女实质的平等,以切实保护女性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以苏南农村的并家婚姻和招赘婚为切入点,分析了外来青年在苏南农村婚姻市场中不受欢迎的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文化原因在于双方具有不同的惯习,传统父权制的变迁以文化冲突的方式发生在本地人与外来人之间,试图招赘或并家的本地人作为文化革新者,需要面对的是传统嫁娶婚的父系制力量,因而本地人与外地人之间冲突的真正原因乃是并家婚姻对父权制文化的更改所带来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恋爱、婚姻是人生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社会价值观和情感需求的重要体现,在青年的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农村青年的恋爱婚姻体现出与城市青年不同的特性,而生活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上海郊区的农村青年,婚恋价值观在保留一部分传统观念的同时,越来越多地体现出新的特性,体现出强烈的自主性、平等性和开放性的时代特点.保留青年婚恋价值观中的合理成分,引导社会青年坚持理性恋爱,健康婚姻的良好理念,对于维护社会主流价值观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将提供重要的保障作用.文章同时提出了通过加强知识教育,强化舆论宣传,引导主流观念等手段来促进农村青年婚恋价值观的演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法国、德国等很多高度城镇化的发达国家,生活很富裕,但人口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在我国,继上海自1993年以来出现人口负增长后,北京也出现人口零增长。而我国许多农村特别是有些偏僻边远的农村地区,山穷地少人多,人口生育率反而比城镇高许多。越穷的地区人口生育越多,越富的地区人口生育越少,这不能不令人深思。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这对我国已经而且正在进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有什么启示?21世纪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据此是否该作出调整?或者说城镇化对抑制人口增长有什么内在机制?本文试图对此做一些探讨,以求教于同行。初看起来,城镇化与…  相似文献   

13.
农村婚配问题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采用实地研究方法,在区域差异视角下对浙东不同工业化程度的地区进行考察,发现工业化核心地带和工业化边缘地带农村婚配秩序存在差异。在工业化核心地带的乡村,形成经济社会互嵌的社会经济结构,在本地工业整合作用下形成本地婚姻,就地城镇化会降低婚姻成本,完整的社会结构会提升婚姻稳定性,最终实现本地婚姻资源的高度适配。在工业化边缘地带的乡村,经济活动脱嵌于村庄社会,异地工业化的性别区隔推动本地婚姻圈的破裂,形成多样化的婚姻模式,县城城镇化推动婚姻成本上涨,瓦解的村庄结构和“无主体熟人社会”无法调解婚姻危机,婚姻稳定性较差,本地婚姻资源配置出现结构性失衡。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形成不同的婚配秩序,其背后是区域经济结构与乡村社会结构的差异。工业化差异为农村婚配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是研究经济活动对村庄社会、婚姻生活秩序影响的新切口。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家庭的性别关系出现了一些变化。通过对河北省Y村的调查,发现农村妇女在婚姻、生育自主性方面都大大提高,农村妇女在家庭事务方面拥有较大的决策权。男女平等的制度、有利于女性的婚姻市场造成了女性的家庭地位的提高,夫妻的情感需要进一步强化了女性的家庭地位。  相似文献   

15.
从跨文化的角度对中、美不同地区的人进行婚姻沟通方式的异同以及婚姻沟通方式与婚姻满意度进行调查,同时对不同文化中的"要求/退缩"的概念进行梳理。研究发现,"要求/退缩"的婚姻沟通方式受到文化因素和教育时间、收入等的影响;在地区差异中,美国被试呈现最多的"妻子要求/丈夫退缩"的沟通方式,其后依次是中国城镇被试、中国农村居民和生活在美国的中国移民。中国农村被试呈现最多的"丈夫要求/妻子退缩"的沟通模式。"要求/退缩"作为一种消极的沟通模式,直接影响人们的婚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东岳论丛》2016,(2):89-96
"全面两孩"政策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做出的重要部署,即将于2016年起在全国各地落地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有利于独生子女养成健全的人格,有利于缓解婚姻挤压,有利于家庭养老等社会效应,也具有活跃婴幼儿用品市场、缓解劳动力短缺、扩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等经济功能。从人口过程看,当前计划生育工作需从"大人口观"向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围产期保健和生殖健康、关爱女童等方面转型。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多年的社会变迁,构成了认识和理解当前中国青年现象与青年问题的重要背景。这种社会变迁主要在四个方面对青年一代产生重大影响:第一,社会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第二,社会流动增加和社会分化加剧;第三,社会价值观念的现代化与多元化;第四,人口生育政策带来的人口结构变迁。从社会变迁视角出发,现阶段中国青年问题与青年研究的重点领域将主要集中在社会变迁与青年教育、青年就业、青年婚姻与家庭、青年亚文化、青年群体、青年社会问题等方面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变迁对这些方面的影响上。  相似文献   

18.
爱情是什么?在如今这个年代,爱情中最重要的是什么?金钱还是感情?这些问题令不少适婚青年困惑.每当出现困惑时,我总想起我父母的爱情.没有花言巧语,没有海誓山盟,他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扶持真真切切.他们一路走来,看似平常,却让我感动不已.  相似文献   

19.
2010年我国人口红利达到巅峰,人口总抚养比降至历史最低水平.2011年人口总抚养比开始增加,传统的人口红利出现拐点.然而,在总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中,人口结构整体变化和其内部变化并不一致,人口红利在人口分布上发生了乡城转移.通过对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抽样调查数据中城乡人口年龄结构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农村地区少儿抚养比一直高于城镇地区,农村地区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城镇地区的总抚养比远低于农村地区.导致城乡人口年龄结构差异和人口红利乡城转移的原因在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城乡差别以及城镇化进程中大规模的乡城人口流动,因此在我国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为了获取更有效的人口结构转变收益和城镇化释放的人口结构红利,应该完善就业服务体制,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劳动参与效率,同时通过资金、机构和服务三重保障,提高农村地区社会养老水平.  相似文献   

20.
论新农村建设中的青年发展问题——以青岛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宾 《东岳论丛》2008,29(3):183-186
作为农村人口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农村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农村青年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着农村的和谐与稳定,决定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建设目标的实现。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对青岛市农村青年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农村青年在思想观念、经济收入、就业状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依据党的十七大确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提出了加快农村青年发展的相关理性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