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荀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在他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系统地对整个自然社会系统,包括自然、人类社会和个人进行了具有浓厚的生态美学意味的建构,他提出的许多具有美学意味的观点,对当下的生态美学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荀子的人性论是对先秦关于人性问题的争论的一个批判的总结。他在这个批判的总结中,提出了不少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观点;但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荀子联系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和人类历史的发展来考察人性,直接提出了或潜在地隐含着许多富有价值的思想。(一) 荀子以人性论为依据,阐发了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问题的看法。荀子认为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品质上的差异,不  相似文献   

3.
荀子的思想代表了先秦学术思想的一个高峰,而他的著作《荀子》既是先秦诸子思想的批判总结之作,也是汉代学术思想发展的重要来源。苟子的教育思想以人性论为基础,内容上重视礼义,方法上强调真积力久最后达到社会安定和谐,“明分使群”的目的。荀子的教育思想以及教育目标的社会价值取向提醒我们,高校的教育工作要重视学生合理的需求,重视学生个人追求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同时要为学生建立一个精神的伊甸园,不能迷失于物质的洪流之中。苟子的管理智慧对高校的管理者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荀子与淳于髡的师承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得到印证:一、淳于髡符合荀子的择师标准;二、荀子继承和发扬了淳于髡“博而党正”的学风;三、荀子吸收了淳于髡的名辩思想,并把它发展到新的高度。探求荀子与淳于髡的师承关系,是为了找到齐国稷下学宫在传播先秦文化中的一个缺环,以引起文化研究者的留意。  相似文献   

5.
孟子和荀子在继承孔子儒家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处的时代状况,提出了方向相异的哲学伦理学说。孟子认为仁爱是处理人与人交互主体性关系的基本原则,对社会共同体的稳定和谐具有决定性意义,并把仁爱与人的本性相结合,提出了性善论。而荀子则强调礼作为规范对界定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对社会共同体的稳定存在的重要性。他将礼和人的本性联系起来,提出了性恶论。孟子和荀子的不同思想,表现了先秦儒家从不同的角度对交互主体性问题的深入探索,从而形成中国传统交互主体性思想的基本雏形。  相似文献   

6.
人性主要保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人的自然属性,二是指人的社会属性。先秦时期的孟子、荀子就人性观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两人的分歧主要体现在:“性善”与“性恶”中“性”的所指有所不同;对性本源的认识不同;孟子强调先天的道德观,荀子强调后天的极伪而成;在通德观培养途径上存在分歧。本文即是对上述几个方面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
通常认为,"荀子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这一论断并不恰当:荀子并不符合孟子关于"集大成"的表述。从"荀子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这一论断的流行,可以看出黑格尔哲学史观在中国哲学史研究中根深蒂固的影响,这不仅拔高了某些思想家,而且遮蔽了中国哲学思想史发展的原貌。  相似文献   

8.
韩非,生于约公元前二百八十年,死于公元前二百三十三年。他是战国时代韩国贵族的后裔,荀子的学生。韩非集先秦法家思想的大成,并有选择地吸取了儒家、道家、墨家等学说,成为先秦诸子中最后一位思想家。 韩非是一位有高度文化修养的思想家。他常在立论或驳论时,用一些短小精悍、含蓄的寓言故事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韩非的著作《韩非子》一书记载的寓言故事有几百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伦理观念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为家庭和社会承担义务,为社会的安定和稳定作出贡献,社会以外的个人自由和幸福不值得追求也不应该追求。这种以个人服从社会、牺牲个人价值来追求社会价值是儒家人生哲学的显著特色,它是中华民族立身处世的准则和检验理想人格的社会尺度,荀子的处世哲学就建立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0.
荀子是先秦诸子的最后一位大师,他继承了先秦以来儒家礼学的传统,并在此基础之上融入时代的精神使之发扬光大,使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两千多年颠扑不破的意识形态基础。经荀子的援礼入法和寓法于礼,礼法已然成为一种兼具道德和法律属性的规范体系,并且在以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成为贯穿中国古代主流法律思想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1.
孔子、孟子和荀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和继承者,他们的学说在很多方面有着一衣带水的亲缘关系。在对“天命观”的看法上,三人作为儒家学派不同时期的代表,显示着不同的时代性,不同的认识性。  相似文献   

12.
儒家天命及其德福一致信仰是以作为中国哲学主流特质的“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为思想基础的。而以“天人相分”为哲学基础的自然理性主义(荀学)传统,深刻检讨、批判了“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哲学观念及天命神学,从而在哲学上瓦解了天命德福一致信仰的根基。天人相分观念下的德福思想,就其追究天人关系事实的客观性与知识理性而言,确有其进步的一面,但这种儒家自然理性主义的极端追求对天命德福一致信仰本身的社会意义的漠视,也丧失了儒家更为本质的精神---人文关怀。这是儒家精英主义的一种典型的弊端。  相似文献   

13.
接受研究就是侧重于研究接受主体对接受客体的意向性选择.董仲舒对荀子的逻辑思想意向性选择主要表现在"类推"的认识方法和"名实"思想两个方面,分别体现出两种接受方式:顺接受和逆接受.董仲舒这种接受取向受先秦哲学在汉代的转向以及董仲舒对"天"的哲学建构影响.本文从接受学视阈出发,厘析、考辨、梳理他们之间的学说承继关系,论述接...  相似文献   

14.
康乐是西方伦理学中的一个主题。康乐概念比我们所理解的一般意义上的幸福概念还要丰富,标准更高,它是个集健康、快乐和美德在内的综合概念,因而伦理学应把我国目前对幸福感的研究引向对康乐的研究;在西方,康乐的衡量标准,已从最初的纯精神发展到以符合人的本质善为目的的全面的满足;从主观自评发展到客观测评;从单一标准发展到多重标准。  相似文献   

15.
出佛入儒、出道入儒、由"治国"转向"治心"为周敦颐学术思想的三个基本特色.他出佛入儒的思想轨迹,在<爱莲说>中得到集中的展现.他出道入儒的思想轨迹,在<太极图说>中得到集中的展现.他突破了经学家讲儒学的政治哲学话语,讲出了儒家的人生哲学,以"孔颜之乐"为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6.
人既是一种物质性的存在,则这种物质性的存在的调护滋养,即人的幸福问题是任何文化必须重视解决的重大问题,一方面不能随便抹杀,另一方面不能使其泛滥无节制.而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其关键便是为幸福开显一个规导性的场域,使幸福在这个规导性的场域中得其正.通过对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和康德的批判哲学的疏解可知,幸福的规导性的场域惟有儒家由道德的主体所开启的人文主义方可确立得起来,而儒家一旦确立起这个场域,则在幸福问题上有"修己"与"治人"的区别,以求仁者心安.这是儒家对幸福问题的解决的最后结论.  相似文献   

17.
在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中,闲暇与幸福的关系是作为一个德性伦理问题被提出和探讨的。亚里士多德认为闲暇既是实现幸福的手段,也是幸福本身,两者通过德性达成统一。现代休闲研究也关注休闲与幸福之间的关系,这种关注看似是对亚里士多德关于闲暇与幸福关系探讨的延续,但实际上更偏向于从社会心理学或历史角度研究,缺乏德性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当代德性伦理研究中虽有学者提倡恢复亚里士多德论及的德性与幸福的概念,却未体现出对闲暇概念的足够重视。这一方面是因为闲暇内在包含的古典精英主义论调在现代社会的不适用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闲暇在当代德性伦理学的发展中失去了其对于实现幸福的必要性。重返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框架,有助于厘清休闲与幸福的关系,从而引导人们理性判断休闲活动的适当性,合理安排休闲时间,并通过休闲实现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18.
扬雄继孟子、荀子之后,明确提出明道、征圣、宗经的文学主张,进一步发展儒家的文学思想,同时吸收道家思想营养,崇尚自然。他论述文与质即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强调华实相副、事辞相称的观点,发表心声心画、弸中彪外、因循革化的见解。他开始称赞司马相如的辞赋,后来批评汉赋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既肯定屈原的高尚品格和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又依经立论,有所异议。  相似文献   

19.
明清老学内容丰富,在思想上也仍然具有创造性,并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通过梳理《老子》的注解,结合儒道释思想在老学中的融合与老学的民间化进程,对明清时期老学的主要特点、地位与价值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明清时期对老子思想政治功能的阐述达到了新的高度,主张藏富于民,提出如何限制君主权力的问题,同时以儒家的经世思想改造道家的贵身理念,继承了“天下为公”的儒家传统,同时有限度地肯定了私的价值和合理性,由此发展出具有一定政治启蒙色彩的公私观。研究还认为,在儒、道、释三教关系上,明清学者在老学中并不局限于简单的比附,而是注意揭示儒、道、释之间能够互通合一的深层原因,有的以气沟通三教之道,认为儒、道、释各家的修养方法虽然不同,但追求的理想境界却异曲同工;有的从老子“正言若反”的否定思维方式出发进行分析,认为老子并不是要绝弃儒家的仁义礼智,理解老子的思想,一定要注意其“立言之大意”,或正言若反,或反言若正,而老子的主要思想是以修身治国为主,抓住了这一主旨及老子的立言特点,便知“孔老之合一,儒道之同源”。研究表明,随着明清道教发展的下移,其与民间信仰的结合日益紧密,与此相关,明清道教老学中出现了民间化的趋势,这正是道教影响中国社会、文化、信仰的独特方式和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0.
论何其芳延安时期的心灵改造与文学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安时期何其芳心理发生曲折变化。初到延安的何其芳陷入盲目快乐之中。整风运动中,何其芳因为诗歌的个人主义情调而遭到批判。经受改造的痛苦与艰涩无奈,何其芳不断地对自己进行全面反思和清算。在认真地学习改造之后,何其芳再也没有以前那种盲目快乐与艰涩无奈,而是一种单纯的皈依与迷狂崇拜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