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治理“空心村”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较快,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建房持续升温,但农民在新建住宅过程中,缺乏规划制约,逐步形成村中老宅基地空闲和土地闲置,即外实内空的"空心村"现象,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令人担忧。"空心村"整治工作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应统筹安排、严格规划、因地制...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高碑店市为了解决农村村内房屋大量闲置而形成的“空心村”现象,目前采取了若干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界定村庄。按照人均120—130平方米建设用地,户均200平方米宅基地面积控制指标和预留部分人口增长用地的原则,测算并划定村庄界限。戏划到村...  相似文献   

3.
"空心村"问题屡见不鲜,各学科研究者投入了很大的热情,但法学方面研究者甚少。"空心村"问题的产生原因已在各学界达成共识,但由于分析角度不同,分析的治理意义也不尽相同,各学者依此而提出的对策也不应当一概而论。本文提出"空心村"治理的法学意义,包括对宪法、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环境法等法律的维护和遵循,以及对整个法治建设的推进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自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以来,我国对“三农”工作的推进也迈入了新时期。浙江省杭州市后营村契合乡村振兴战略、共同富裕目标的时代发展要求,在有效整治“空心村”的基础上完成了“羊村—民宿村—未来村庄”三次身份跨越,带领全村走向共富。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对后营村展开调查分析,深挖后营村主体、方式、效能“三整合”特色治理机制的运行逻辑与实践路径,并为后营村现存的发展困境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对空心村治理理论做出有利探索,并为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时代背景之下,空心村的有效治理提供可借鉴的长效经验与模式。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是城市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必然。因此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伴随着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变化,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空心村"问题就是城镇化进程中所产生的诸多问题之一。此外,"空心村"问题也必然会随着城市现代化的推进和城市治理能力的提升得到合理解决。因此,本文拟就黄石"空心村"问题为例,分析黄石城镇化进程中"空心村"问题的形成原因,探寻治理"空心村"问题合理、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打造“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建设、整治管理规范化的村容村貌和公共设施。即集镇、村庄要按标准化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周到齐备、服务性能完好;环境卫生设施配套建设,村容环卫责任明确、管理规范化;建设农村生态环境。要实现上述目标,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是龙头.实施新农村规划建设是重点,抓好新农村村容管理和综合整治是关键。  相似文献   

7.
以河南省农村为例,运用定性与定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了"空心村"的形态特征与生成机理:河南省"空心村"分布广,数量大,占地多,主要有同心圆、多核心、扇形、带(条)状等形态,并呈现出人口与产业结构畸形化、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衰退化、人力资本与技术文化资源流失化等基本特征;"空心村"的生成机理是复杂的、多变的,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土地管理制度、自然地理地貌、传统思想文化、城乡二元结构及其相互作用是决定性因素。"空心村"现象是普遍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因此,治理"空心村"的当务之急是努力做好宣传、规划、实施、创新、扶持、审批和利用等方面的工作,并尽快改革和完善"空心村"治理的机制与政策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当前我国还存在一些相对贫穷落后的偏远农村,这些农村在各方面主客观的原因综合作用下,人口大量外流,形成“空心村”,导致土地撂荒和资源浪费.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本文探讨空心村的成因,考虑将这些空心村进行整合,实行撤村并居,组建中心村...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很多贫困地区的乡村出现空心化现象。利用空心村资源发展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目前,空心村旅游开发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但在资源整合利用、村民权益保障、资金、组织管理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相关主体需要考虑空心村资源闲置的具体情况和自身条件,在借鉴现有空心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对需求、供给、资本运作、管理体系等进行研判,以资源整合引导市场化运作,构建较高层次的空心村资源全面整合旅游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镇化程度越来越高以及农民工进城务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一些农村出现了“空心化”现象并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本文通过对村落“空心化”现象的驱动机制以及托达罗城乡人口迁移模型的阐述,讨论农村“空心化”现象的形成机制;从土地资源、农业生产、留守人口的角度,分析了“空心化”的负面影响,并对整治“空心化”问题提出了...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涵和任务目标,大学生“村官”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生力军.有关部门应当将新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大学生“村官”的培训内容,大学生“村官”要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确立好自身定位和工作角色.  相似文献   

12.
基于文化的深层内涵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动因进行探寻是十分必要的。“文化”与“知识”在界定上的分野是探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化动因的前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许多内在的动力因素,其中农村文化的缺乏从而导致农民文化思想素质不高是现时进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动因;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农村的人与文化共建。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新农村建设视域下“以人为本”具有双重意蕴:第一,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依靠农民建设新农村;第二,维护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不断满足农民的利益需求。以上两点,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对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对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的新思路,被广泛应用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对邙山镇六村居民点整治“迁村并点”的规划方案加以研究,探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迁村并点”模式下可取得的规划效益,“迁村并点”不仅可以促进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而且可以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同时还可以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但最终的规划效益取决于方案的实施情况,所以在规划方案实施过程中,为政府监督管理部门提供政策参考;也为农村居民点整治后的效益评价体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解读“一号文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站在新的起点上,描绘了我国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建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重大的历史任务,摆在“十一五”时期主要任务的第一条,并具体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容、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的新农村建设要求。中央2006年“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曾先后三…  相似文献   

16.
2006年两会以来,“新农村建设”五个字热得发烫,因为热得发烫,所以令人担忧。“建设新农村”的首倡者、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表示,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让农民拆房子、盖新房。在有关农民的民主权利、基本财产产权等制度根基不牢的情况下,“建设新农村”一旦成为口号,距离运动式的“逼农致富”和大拆大建就几乎只隔着一层窗户纸了!更何况在“建设新农村”冠冕堂皇的口号下,乡村干部乃至地方官员都有巨大的“政绩”利益和经济利益在其中。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村官工程”是高等教育改革直接面向新农村建设所需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以中央“一号文件”为指南和以高教改革为平台的“大学生村官工程”,应该而且能够在新农村建设的宏伟大业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为此,“大学生村官工程”应该成为一项长期的制度性建设,使得这项援农工程不断地将高等教育的科技和文化资源,通过多方面的渠道转化为新农村建设所需的强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18.
为充分发挥科技进步与创新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2006年12月14日下午,“宁波市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宁波大学安中大楼碧华厅隆重举行。市委副书记郭正伟,市委常委、校党委书记程刚出席成立大会并发表讲话,副市长陈炳水,市委副秘书长、市农办主任戴国华,副校长郑孟状,副校长唐绍祥,市农办副主任周建飞等领导参加了大会。市委郭正伟副书记在讲话中希望“宁波市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能成为服务宁波市新农村建设的平台,成为传递新农村建设相关政策的桥梁、连接政府与农村的纽带,使宁波新农村建设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市委常委、校党委…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根本点在于农民富裕、农业发达、农村文明。社会和谐。在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而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加快,需要大量的骨干农民从中发挥作用,需要“核心村屯”、“中心农户”和骨干农民的辐射和带动。田东县紧紧围绕”打造中国民族地区强县.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田东”的目标.深入开展“八桂先锋行”活动.实施以打造核心村屯、建设中心农户和培育骨干农民为主要内容的先锋工程.实现了“固堡垒,强队伍.树旗帜.同进步”的目的。助推了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江宁区禄口街道彭福村在党的“十七大”精神鼓舞下,按照党中央的“二十字”建设新农村的方针,以“四个文明”建设为中心,在广大党员、干部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2008年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