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是文学大国,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百年来,中国古代文学史著作和教材从寥寥著述到逐步建立起现代学术研究体系,论著颇多,蔚为大观。本文梳理已有的中国古代文学通史类著作,在肯定先学成就的同时,亦反思了现有中国古代文学史撰写的三处“残缺”:其一,缺少中国话语;其二,缺少横向发展;其三,缺乏多民族文学史观。接下来,如何更新与完善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个时期以来,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者常为这样一个问题困惑着:如何编写一部能够切实反映文学自身发展规律,既符合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实际状况,又颇具当代人意识并有新的突破的《中国文学史》。因为建国以来,虽有几部《中国文学史》和几本断代文学史问世,但这些著作大多停留在作家作品的欣赏评介,缺乏对文学自身发展规律的深层揭示,也缺乏对文学主体的细微合理的剖析。与其说它们是“史”,倒不如说它们更具有资料长编的性质。同时,其论证方法也比较单一拘谨。加之过去受苏联文艺思想和极左思潮的影响。许多观点在今天看来颇具片面性,因此学术界早就盼望能有一部观念新,揭示深,方法活的《中国文学史》或断代史出现。令人高兴的是,最近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编撰的《世界文学史》第一卷上册第二编第一章《中国古代文学》,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叙述及其所体现的文学史观念,与中国学者所编写的同样时段文学史及其所体现的文学史观念具有很大的不同。本文探讨这部文学史中有关中国汉以前文学史叙述形成的特点与优势,以及它存在的问题和出现问题的原因,更加清楚地认识其独到的文学史观念与独立的文学史研究方法,从而为以后的中国文学史著述提供必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学批评史是在借用西方引进的纯文学观念和研究方法建立起来的。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学批评有着自己特有的文学观念、批评话语。因此,用西方的文学观念和研究方法建立起来的中国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往往削足适履,不能反映中国文学的真实面貌。于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古代文学研究界发出了重写“文学史”和“重新确立学术规范”的呼吁。在这一背景下.文学史和文学思想史研究的历史还原作为一种重要的理论和方法提出来了,其中以罗宗强先生提出的文学思想史研究的历史还原最为代表。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文学史就是一部生气灌注的中华民族成长史和华夏人民生命状态演变史.古代诗文中存在着异常丰富的有关生命问题的叙述.发掘文学在古人生命中重要地位、古代诗文创作的生命价值特质和古代诗文抒情倾向苦闷的独特消解方式,对建构古代文学的生命主题史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经历了一个"重写文学史"的过程,一度沉寂的古代文学史写作,突然出现了一个兴旺发达的过程:各种作家作品论的文学史,各个朝代的断代文学史,按照现代归类为文学体裁的叙述各种文学体裁演变的分体文学史,某些专题文学史等等如雨后春笋,纷纷问世,显示了"文革"之后思想解放在古代文学研究中的成果,把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传统的古代文学史形式,已经差不多都有人做过了.古代文学史研究经历了这么多年,进入21世纪之后,需要有人作出新的尝试,面临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世代累积型集体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代累积型集体创作是世界各国或各民族早期文学中带有普遍性的一种现象。中国古典小说、戏曲中早期的传世之作属于这种现象也已为学者们认识, 本文通过考证认为先秦文学中的许多作品和汉魏六朝乐府诗中的一些作品也属于这种现象。正确认识中国文学中的这一现象, 不仅有助于解决古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些具体的疑难问题, 而且有助于加深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文学史既要探究、揭示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更要探究、揭示文学发展的特殊规律。这样的任务是艰巨的,它要求文学史的研究工作,必须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实  相似文献   

9.
“文学”一词是一个由西方引进的概念,用之描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实际有诸多不适,主要表现为:中国古代诗学的主体精神是“诗言志”而非单纯的文学意义上的以情为胜;中国古代诗学的形式特征是“以体论文”而非“文学”一词的综揽众体;中国传统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与文学学科的研究对象之间既有交叉又有乖离。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学人对此进行了检讨和深刻的反思并积极进行文学史新格局的建构,文学史新格局的建构应首先注重“文学”概念的辨析:其次重视文学文本经学背景的交代以及子、史身份与文本文学性关系的强调;再者适当维护集部作品文学性的独立身份。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它具有独立的历史地位和无可替代的价值。近年来,学界有一种消解近代文学的意向,极不利于全部中国文学史的深入研究和中国文学史学的建构。中国文学近代化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中国文学学习西方,以及在西方文化的撞击下中国文学求新求变的过程。因此,八十年的近代文学(18401919),既不是古代文学的继续和尾声,也不是现代文学的前奏和背景,它有其独立的历史地位。近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建构中提供了一些"新的东西"(列宁语),这些"新的东西"既为古代文学所无,又对现当代文学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是古代散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现阶段古代散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古代散文的教学进行了深入地探索。更新教学内容应从五方面入手:古代散文的教学要紧密结合古代汉语的教学并融入文学史、文化史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系统性,教学内容体现出横向与纵向的结合;注重中国文学、文化与外国文学、文化的对比;古代散文的教学中,融入旅游文学、文化内容,进一步增强古代文学的实用性。对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式学习”、精心安排与设计作业、运用现代的化的先进的教学手段等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世界各民族文学之所以能够得到发展,是由于文学流传形成的人文风雨所产生的动力。由人文风雨形成的气候与环境,则是世界文学能够得到充分发展的前提条件。世界各民族文学的总体构成并不是板块式的,而是风雨季候式的。从世界文学史来看,文学流传存在这样五种方式:夏天干涸的土地需要急风暴雨的浇灌式,冬天寒流来袭那样的凄风苦雨式,春天蓝天白云那样的和风细雨式,秋天天高云淡那样的秋风秋雨式,全球气流循环而形成的整体气候式。文学之所以实现自己的流传,也存在五种动因:一是由于接受者自己的文学与文化传统自行枯萎与自我消失的需要;二是由于强制性的文化输出与文化侵略;三是自由性的文化输出与文化交流;四是出于人的求生存、求发展的需要;五是出于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动因。文学流传是世界各民族文学能够得到充分发展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3.
张涛 《河北学刊》2007,27(1):168-171
明末文学主要以文社为主流文学样态,这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是一独特的文学现象。在目前学术界热衷于从科举文化解读文社兴起和繁盛的热潮下,却忽视了文社的文学本质。文社既是科举士子“缔文”活动的结晶,又是文坛厘正文体、转变文风的需要,而明代分门别户的标榜风气更促进了文社派别的林立,文社成为明末文学批评多元化的外在表现形态。文学内律才是文社兴起和繁盛的真实原因,这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上是一个不得不辨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梁乙真的女性文学史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中国近代早期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史的特点及其时代意义.梁乙真的<清代妇女文学史>和<中国妇女文学史纲>两部文学史具有较为为完整的结构叙述体系,而它们都基于"史料主义"进行叙述.虽然存在一些问题,梁乙真将女性的文学行为及作品视为一个"独立"的批评对象,这是最值得关注的遗产.  相似文献   

15.
近十年来 ,文学史的编著逐步打破了集体编写、体例相似、论述稳妥的一元化格局 ,而出现了一些个人论著式的文学史作品 ,使文学史的研究出现了视角各异、架构不同的多元互补局面。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门岿著的《戏曲文学——语言托起的综合艺术》(以下简称《戏曲文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0年 4月出版 )正是以其独特的架构和独到的剖析成为一部引人注目的专著式文学史作品。这部论著属于乔力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主流”丛书 ,丛书采取“本体论”、“流变论”上下两编的结构框架 ,《戏曲文学》成功运用这种“二元组合的双向审视”(乔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学史是中华民族的文学史,不是单一的汉民族的文学史,这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以往的中国文学史研究中,辽金文学却很少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就是元代文学除元曲之外,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特别是辽金两代,此前并无一部像样的文学史。影响最大的两部文学史著作,即文革以前出版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中国文学史》和游国恩等人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也不过把辽金文学附翼在宋代文学之后,成为宋代文学十数章中的一章而已。究其原因,对辽金文学的缺乏了解恐怕是个重要因素。而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梓行的周惠泉先生等主编的《辽金元文学史话》却以空前的规模,以“史话”的形式,展示了辽金元文学的全貌。全书评述作家达180余人,覆盖面之广直至今日创所未有,可以说它填补了一个重要的学术领域的“空白”。这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中是一个重要的建树。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提要》前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提要》前言朱一玄,宁稼雨,陈桂声中国古代小说,源远流长。两千年来,说部如林。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主要样式,古代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二十世纪以来,学者于中国古代小说日益重视,研究者闻风而起,成果卓著。...  相似文献   

18.
1924年1月起由《小说月报》刊登的《文学大纲》,至1927年1月,共连载42章,出版时补全为46章,是中国人撰写“世界文学史”首次大篇幅融入中国文学内容的尝试,其处处关注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中的定位,是力图为当时在世界文坛处于“失语”状态的中国文学争取学术地位的时代体现,也是新文化运动者借以重估中国古代文学价值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科学的体系 恢宏的视界──评祁志祥的《中国古代文学原理》贾明中国古代文论是我国几千年文学实践的理论总结,是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发掘、整理和研究古代文论,不仅能够把握我国古代文学实践及其理论的特征,而且对我们建立现代化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学理论,有着十...  相似文献   

20.
先秦礼学与中国早期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孕育着中国文学的早期形态与文化内涵;“三礼”文献作为先秦礼学的代表之作,更是从各个方面反映出这种复杂的内在渊源,具有一般儒学经典无可替代的文学价值和文学史意义.厘清先秦礼学与古代文学研究之间的内在关联与视闽状貌,将有助于厘清诸多文学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来源,显现其中重要的文学史意义和礼学史价值,进一步拓展学术研究的宏富视野,加强以“三礼”文献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