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岳健 《云梦学刊》2001,22(3):109-110
交际,尤其是跨文化交际,包括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与文化有很大关系.探讨非语言交际的基本知识以及非语言交际与文化的关系,有利于跨文化交际与沟通,亦有助于第二语言的教学.  相似文献   

2.
龚琼兰 《天府新论》2005,(5):139-142
交际教学理论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目的。交际能力不仅包括使语法规则组成符合语法的句子的能力,而且包括何时、何地、向何人使用这些句子的能力。交际教学理论的另一个方面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即学生主体论。对此,课堂教学可分三个阶段进行实施:语言输入、语境实践和语言运用。在语言输入阶段要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在语境实践中训练语言能力和在语言运用阶段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交际教学活动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注意认知学习策略的启示和运用,使教学过程交际化,以达到既掌握语言知识,又锻炼语言能力,既掌握交际策略,又培养交际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影响交际能力理解一般有五个方面的因素:交际能力的对象;能力与表现;交际能力与理解;交际能力与文化;强势交际能力与弱势交际能力.以第二语言教学作为视点,交际能力不仅包括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还应当包括文化能力和策略能力.交际能力没有"强势"和"弱势"、"抽象"和"具体"之分.  相似文献   

4.
钟敏 《兰州学刊》2008,(Z1):227-228
文章略论了海莫斯(D.H.Hymes)的交际教学法,包括其理论基础、特点、教学原则等;强调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提出运用交际教学法,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创造一个相对真实的环境,使语言学习者在真实环境中学习英语,从而提高以交际为最终目的的语言水平。  相似文献   

5.
孙音 《云梦学刊》2005,26(4):128-130
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语言教学中应教文化已成为共识。文化教学应渗透于外语教学的各个阶段、各个层面中,并采用目的语文化教学与母语文化教学相融合、结合的方式,以提高文化教学的效度和深度,达到语言最终为文化、为交际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张宏莉 《兰州学刊》2005,(6):301-302
俄语教学不能以单纯的语言技能训练为目的,而应该把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作为主要任务.而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语言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文化意识的提高.将文化导入原则贯穿于俄语教学的各个环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和语言文化意识,有助于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和教学质量.本文论述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对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作用,以及文化导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刘月 《理论界》2005,(6):172-173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尽管诸多方面都在影响外语教学中的交际能力,但文化对比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只有真正了解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本文探讨了文化对比对培养交际能力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英语交际能力的内涵 ,英语交际能力与语言、思维之间的互动关系 ;分析了中学英语交际语言教学的特点 ;探讨了中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主要用来建立和维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语言学习者除了要懂得语法和词语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够运用这种语言在某种场合得体地表达意义。课程设置中精读课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本文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阐述了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从研究教学对象、对两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用于教学实践的介绍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在精读课中培养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修辞,作为一门“有效使用语言的艺术”,和交际、文化及写作密切相关。本文从修辞与交际,修辞与文化,修辞与写作三个层面论述了系统修辞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及深远意义。并指出系统修辞教学可拓展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及语用能力,促进文化教学,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1.
非语言交际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形式,对语言交际起到补充、替代、强调、调节等作用。本文着重分析非语言交际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及其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2.
在加拿大进修期间,笔者曾经到加国的小学、中学移民子弟英语班和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大学英语班听课、做调查,深深地为那里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及学生勇于交际的积极性所吸引、所感染。诚然,加拿大有我们无法比拟的优越条件:作为讲英语的国度有讲本族语的教师授课,有先进的教学设备,优越的教学环境。可是还有一些其它因素在语言教学中也需要加以考虑,予以借鉴。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加两国课堂教学的比较,探讨一下影响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几个方面。一、关于学习语言的目的语言交际包括口语和书面语交际,忽视其中任何一…  相似文献   

13.
语言教学离不开对文化的理解,在英语教学中从课文背景知识、语言内涵和交际应用知识各个层面进行文化意识的渗透,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语言与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4.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应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仅仅学会英语的语言、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不意味着学会了这门外语并能顺利地进行交际。"语言作为交际"的教育理论,主张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交际语言教学在课堂中创造真实生活情景的交流,以促进学生语言流畅性的发展,而不单单是准确性的提高;传授学生在课堂外自然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技巧。现实生活中,信息传递通常很自然地运用到语言技能的结合。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生活中几乎没有单独使用哪一种语言技能进行交流的。  相似文献   

15.
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际.因此,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是我国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主要还是采用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为主的教学方法,难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任务型教学是目前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有效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它是基于"任务"或以任务为基础的语言教学途径.本文是笔者将任务型教学的理论与大学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一种尝试性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6.
口语作为一门语言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应当在语言教学中体现出应有的地位,从而实现语言存在的实际意义———交际作用。因此大学英语精读教学应当在交际教学法的指导下与口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语用学视野中的对外汉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语言教育学科,对外汉语教学应该与语境(包括文化)结合,从而训练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另一方面,为了顺利完成交际任务,还应把培养辨识、运用会话含义的意识与能力纳入教学计划。它们都属于语用学的范畴,因而可以尝试用语用学的有关理论探讨对外汉语教学的问题。这就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原则性的思路,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语用学的解释力,从而扩大了语用学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目前 ,跨文化语言交际在外语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但非语言文化交际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不容忽视。本文结合自己教学的亲身体验从跨文化交际学理论阐述了非语言交际的交际策略和手段 ,探讨了非语言文化交际在外语教学中的实施  相似文献   

19.
教学过程交际化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交际功能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外语教学应把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作为最终目标.外语教学过程交际化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包括两个主要方面,即语言材料的交际化处理和以交际为中心的语言实践活动.一、语言材料的交际化处理在对语言材料进行交际化处理时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1、在特定的语境中解释语言的意义在日常交际中,仅仅孤立地理解语言本身的含义是不够的,还应当透过语言现象和情景  相似文献   

20.
语言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尤其是在交际行为中。跨文化社会语言交际主要包括口头交际和书面交际,为了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和促成社会和谐交往,说话者/作者和听话者/读者都必须具备跨文化交际的社会语言能力及其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