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亚星社区是2007年底新成立的社区。随着小区业主入住率逐渐增加,私家车辆也在逐渐增长,小区车辆管理成了物业公司的一大难题。社区内虽然设有地下车库,基本能满足业主使用,但大部分业主都嫌停车费过高不把车放到地库;有的业主为了一己之便,有库不入库、有位不入位, 相似文献
2.
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日渐成熟,考试的题型也日趋开放。“漫画”题就是近年来在政治试卷中频繁出现的一种新题型。这种题型具有激趣性、形象性、启思性、开放性、思想性。 相似文献
4.
5.
李永胜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本文主要阐述 :1、邓小平“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形成过程 ;2、为实现“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邓小平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6.
蒋乐潮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邓小平为中国描绘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蓝图,并为之设计了“三步走”战略。“三步走”战略符合中国的国情.顺应了历史与现实的需要,反映了人民的愿望。笔者对此作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7.
滨河街道作为北京市平谷新城的核心区,在今年创建国家卫生区的环境整治工作中,肩负着艰难而又繁重的拆违工作。滨河街道工委、政府充分发挥自身力量,依靠“三步走”,经过6个月集中行动,使辖区绝大多数私搭乱建得到有效治理,一些长达20余年的历史遗留问题也得到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8.
一、对国际形势实事求是地判断和分析是制定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 改革开放以后,我党冷静地观察和分析了国际形势,认为进入80年代世界并不太平,战争的危险仍然存在,但是,制约战争的力量有了可喜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的人民不希望战争,第三世界的力量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中人口最多的中国的力量,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中国希望世界和平。邓小平讲:“我们诚心诚意地希望不发生战争,争取长时间的和平,集中精力搞好国内的四化建设。”[1](P57)…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以实现中华民族"大同小康"之社会理想,其间经历了艰难的探索.邓小平在1979年首次提出"小康"奋斗目标后,具体阐述了小康社会的内涵,描绘出了小康社会的发展蓝图,从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小康社会思想体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应当是一个比较富裕相对平衡更加和谐全面发展的社会状态.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深化了小康社会的历史主题,拓展了小康社会的历史概念和当代内涵. 相似文献
10.
现代农业需要大量有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的大学生加入,高等农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高等农业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解决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环节,但目前中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有待加强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亟需完善的问题,为此,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实施“三步走”的模式,即第一步抓好“第一课堂”主渠道,培养创新创业意识;第二步打造“第二课堂”主阵地,塑造创新创业品质;第三步搭建“社会实践”大舞台,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说明邓小平“三步走”战略与“四化”构想间继承关系的基础上,就“三步走”战略对“四化”构想的重要发展进行了论述,并进而就“三步走”战略的成功推行对全球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所具有的普遍意义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王丽娜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3):36-38
现代化建设始终是中国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以毛泽东和邓小平为核心的两代领导集体都曾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战略,二者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分析此问题对于今天的发展战略的实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15.
周静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3(2):28-31
我国古代没有"规范"专名,但并非没有"规范"观念。我国"规范"观念通过"规矩"、"权衡"等其他一些用语表达出来,而且颇具特色,很早便用于刻画"法"。西方法学引入"规范"观念,比较突出地反映在近代。中西"规范"观念,本身差别不大,可以互通互译。近代以来,"规范"译名经由日本传入我国。考察规范语源,有助于挖掘其理论意义,也有助于理解法或法律乃至法学本身。 相似文献
16.
17.
2004年12月9日,杭州市九莲社区举行了一次落实“错时停车”举措的听证会,社区里的居民和8家辖区单位都参加了此次听证会。 相似文献
18.
潘运华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8(2):208-214
“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理念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诠释了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依托。民法典作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鲜明体现,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为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保驾护航。民法典规范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中国特色,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强化了价值引领。民法典规范通过民事权益类型化完成了对民事主体私权益的系统构建,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完善了私权体系。民法典规范通过修改关于物权与合同的大量法律条文,鼓励市场交易,维护交易安全,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构建了有效的交易秩序。民法典规范通过新增或者完善诸多民事法律制度,促进民事立法体系化与科学化,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19.
张洪新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73-84
乡村振兴的实现依赖于强而有力的村社集体。"帮扶型"村庄治理旨在对软弱涣散的村社集体进行组织再造,而非损害村民自治。农村社会自身具有复杂的内在结构,国家对农村社会的整合方式也需要相应变革,即从主要依靠命令、行政、动员等自上而下的简单整合转变为强化服务、法律、利益引导为主的有机整合方式。不同治理力量在组织再造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不同的整合方式,即积极的治理力量要吸纳,与国家政策相抵牾的消极治理力量予以说服和拒斥,村庄内部平衡的固有治理力量则要放任和维持。不同的规范整合方式使村社集体具有了合法性,保障了村民自治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治理是当代政治学与公共管理研究的重要范式,从管理向治理的转变也被视为当前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重要方向。但地方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经验凸显出传统治理理论的主要缺陷:忽视治理失灵的可能性,未能回答治理发展的主体、路径问题。而方兴未艾的元治理理论强调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主轴角色,倡导政府运用制度化途径提高社会自组织能力、优化社会治理体系,为当代中国地方治理变革提供了新视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