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敦煌伯3619唐诗写卷校录平议徐俊敦煌伯3619唐诗写卷收诗之多,仅次于伯2555唐人诗文选集残卷和伯2567.2552唐入选唐诗拼合卷,一直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王重民先生《补全唐诗》(《全唐诗外编》第一编)从本卷中辑录佚诗一首 ̄①,黄永武先生《敦煌伯...  相似文献   

2.
《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一卷并序》的一个未见著录的节抄卷颜廷亮《敦煌变文集》收有王庆菽先生校录的《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一卷并序》(下文略称《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王庆菽先生的校记云:《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一卷并序》,标题原有,见斯二六一...  相似文献   

3.
伯希和所劫经编号2292卷《维摩诘经讲经文》,经王庆菽先生校录收入《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卷五。王先生在海外迻录此文,并加以校勘,使之得以公诸于世,其功诚不可没。唯因敦煌写本俗语、俗字、假借字较多,又有一些不同于今日的书写特例,所以本篇的校勘亦尚未能尽如人意。尽管自《敦煌变文集》出版后的三十多年间,有徐震堮、蒋礼鸿等先生作了匡谬补阙的工作,但当校而失校或既校而失当的地方仍不在少数。最近我们依据写本原卷(缩微胶卷)对该篇重新进行了校理,现把有关校勘方面的问题辑为一编,予以刊布,望行家指正。又《敦煌变文集》卷五录有伯2122《维摩诘经讲经文》一  相似文献   

4.
王重民等六先生轮校编成的《敦煌变文集》行世以来,徐震堮、蒋礼鸿、项楚、袁宾诸先生又续加补校,功绩卓著。未尽之处,试为补遗。本文为《敦煌变文集》卷六《地狱变文》(向达先生校录)、《频婆娑罗王后宫彩女功德意供养塔生天因缘变》、《丑女缘起》(并为王重民先生校录)、《欢喜国王缘》、《秋吟一本》(并为启功先生校录)、《不知名变文》三篇(并为王庆菽先生校录)等八篇变文校勘补遗。以下引《敦煌变文集》原文仅标页码;文中“原卷”指缩微胶片原卷,卷号附每篇篇名之后;引诸家校勘省称“某校”,出处见文末。  相似文献   

5.
敦煌赋校补     
敦煌遗书中的赋类作品,计46个卷号,去其重复,共得赋25篇。见于《文选》的4篇,唐人赋21篇(见于《全唐文》、《文苑英华》、五卷本《王无功集》的只有3篇),独赖敦煌遗书保存下来的赋18篇。这25篇赋,除见于《文选》的左思《吴都赋》残卷藏于俄罗斯彼得堡而尚未公布于世之外,其余赋作皆经学者校录,刊布问世。笔者用“敦煌遗书缩微胶片”同  相似文献   

6.
来信摘登     
编辑同志: 你刊一九八一年第一期刊登的《<小豆棚>述评》一文说,曾衍东的著作“主要有笔记小说集《小豆棚》六卷。此书尚未见诸小说著录”。事实上,中华书局出版的上海图书馆于一九五九年编的《中国丛书综录>》第一册第229页有;“小豆棚十六卷(清)曾衍东撰,光绪六年(1880)排印”,可见《小豆棚》并不是“尚未见诸小说著录”。  相似文献   

7.
王重民先生《补全唐诗》及《补全唐诗拾遗》“据敦煌残卷补了《全唐诗》的一部分。”由于在敦煌写卷中“古典文学作品之内,诗的数量最多,也最难整理”(补全唐诗序言),因而至今仍有相当数量的唐人佚诗,尚未得到辑录。今就个人所见敦煌遗书,将未录于《全唐诗》、《全唐诗外编》及整理敦煌遗书之诸家著述中的唐人边塞佚诗,辑补如次。  相似文献   

8.
敦煌本《丑妇赋》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蕴伏俊连在敦煌石室发现的遗书中,有两个写卷(斯5752、伯3716)抄有《丑妇赋》,作者名叫赵洽。但赵洽其人,不见史籍记载,生平不详。此赋所描写的是一位形貌内心都极期丑陋的妇人,开头一段是这样写的:畜眼已来丑数,则有...  相似文献   

9.
王重民等先生编校《敦煌变文集》所收《汉将王陵变》,三十余年来,专家们时有补正。今就以前所写校勘札记加以删削,录出各家所未言或看法有不同者十余条,以就正于大方之家。 1、此是高皇八九年,自从每每事王前。(20页) 《变文集》校记:“‘是’原作‘事’,据甲、戊两卷改。”这样说来,伯3627(一)卷作“此事”,斯5437卷、北大藏太平兴国年索清子抄本作“此是”。如以为原文是说故事发生在汉高祖八九年间,则与史实不符,因为项羽在汉高祖五年即自刎乌江,不可能在高祖八九年尚有刘项相争的事。所以,作“此是”、“此事”均不妥。我们看这段唱词,共为八句。这两句在开头。此八句后面  相似文献   

10.
《敦煌本〈佛说十王经〉校录研究》是近些年来我省敦煌学研究的又一成果,此书出版后,已多次获奖,并数次被推荐参加国内外优秀图书展览,颇引学术界注意。敦煌遗书中的伪经——《佛说十王经》大约抄成于五代宋初,是中国古代文化鼎盛时期的产物,为佛教中国化的结晶,所以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容。杜斗城先生经辛勤努力,对此进行辑录校释,并围绕着“十王变”和“地狱变”的内容,贯穿古今,沿波讨源,广征博引,条分缕析,揭示了许多内涵丰厚的文化内容,确实很启人思考。  相似文献   

11.
王彦明 《社科纵横》2012,(1):111-113
敦煌本《高适诗集》(P.3862)是专收唐代诗人高适作品的敦煌写卷,对于此写卷,历来研究较多,多基于文献层次。因无题记,对于该卷的形成时间,尚未见定论。本文拟从其所收诗歌的创作时间及唐代避讳入手,对其形成时间作一考述。  相似文献   

12.
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简称《西域记》)和明吴承恩的《西游记》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部书。《旧唐书·经籍志》对《西域记》未加著录,《新唐书·艺文志》入丙部子录道家类,自宋以后,各著录家多入史部地理类(如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四库全书总目》等)。而吴承恩的《西游记》则是一部地地道道的小说。那么,《西域记》与《西游记》有什么关系呢?胡适先生在《西游记考证》中说,这两部书之间“有点小关系”(《中国章回小  相似文献   

13.
《敦煌十字图诗》解读李正宇1.敦煌遗书P3351号,正面抄《妙法莲华经·观世音普门品第二十五》及《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末题"开宝柒年戊寅,正月二十八日金光明寺僧王会长、张僧奴、令狐富通、闫延定四人等舍《观音(经)》、《多心经》一卷。后有人见莫怪者,及...  相似文献   

14.
敦煌写经《佛说孝顺子修行成佛经》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最近这几年整理敦煌遗书的过程中,发现了一批历代大藏经均未收入的佛教典籍。其中有一名为《佛说孝顺子修行成佛经》的佛本生故事,较为奇特。特予介绍,并对若干有关问题试作简单分析。该卷现藏于北京图书馆,千字文编号:玉64号;缩微胶卷号(即《敦煌劫余录》序号):8300号。首残尾全,共存133行。行约23字。尾题:“《佛说孝顺子修行成佛经》,一卷。”在此,先依照片(见《敦煌宝藏》第109册)录文如下。录文时,因残缺或原卷折迭无法辨认者,用方框表示之。其中,“□”表示一字无法辨认;“(?)”表示无法辨认之字  相似文献   

15.
《土风录》在我国已失传,而仅存于日本。由日本版本目录学家长泽规矩也主编,东京汲古书院1974年出版的《明清俗语辞书集成》(1-3)收有《土风录》。《土风录》十八卷,清顾张思撰。张思字雪亭,江苏太仓人,时称“博物君子”,学问遍及经史及诸子百家,平生著述不下数十种。《土风录》为其在吴门授徒之暇所撰,嘉庆三年(179年)刊行。卷首有乾降六十年(公元1795年)钱大昕序,嘉庆三年朱珪序各一。全书共搜辑罗列汉语中的俗语方言一千余条。不分门类,而每卷内容,大致以类相从。如卷一专记岁时风俗,卷二专记婚丧礼俗,等等。  相似文献   

16.
在敦煌歌辞研究中,敦煌遗书内存有题名为“云谣集杂曲子”的词集,其卷号为斯一四四一(简称斯卷),抄写于卷背《燃灯文》之后,原题“云谣集杂曲子共三十首”,后书“倾杯乐”,以下残佚(实存18首);伯二八三八(简称伯卷),抄写于卷背“转经·入宅”等文之后,原题“云谣集杂曲子共三十首”,下讫“早脱离尘士”句(实存14首)。但《云谣集》的刊布,还是日本学者狩野直喜于1912年录得斯卷以后,方流传开来,直到1919至1920年间,我国学术界方有机会见到斯卷《云谣集》的录文,王国维在《敦煌发见唐朝之通俗诗及通俗小说》(《东方杂志》第18卷第8号)文内,首次刊布《云谣集》内3首词,即[凤归云]2首,[天仙子]1首。  相似文献   

17.
冰清玉洁天花舞霏霏雪韵江山情─—读叶伯泉《冰雪诗萃》林锦鸿1994年春节之前,有幸读到叶伯泉先生的《冰雪涛萃——中国古代咏雪涛赏析》(以下简称《诗革》)。现将笔者的几点感受写于后,以与同行们共切磋。一、选题别开生面“风花雪月”,过去被人瞧不起.甚至被...  相似文献   

18.
《南亚研究》一九九三年第二期刊王邦维先生《峨眉山继业三藏西城行程略笺释》,文中解释“寺藏《涅经》一函,四十二卷”句时,谓:“《涅经》指大乘《大般涅槃经》,此又应指昙无谶所译‘北本’,分为四十卷。此谓四十二卷,疑有抄误。”  相似文献   

19.
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卒谥文成,浙江余姚人。所创立的阳明学派在我国哲学思想史上有着重大的影响。其著作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最近,笔者在整理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闽人家谱时,发现了一篇未见于《王文成公全书》收录的王守仁所撰《重修宋儒黄文肃公家谱序》。是序载《青山黄氏世谱》中。《青山黄氏世谱》系宋代著名理学家黄幹的家谱。黄幹(1152-1221),字直卿,号勉斋,福建长乐人,卒谥文肃。据谱中记载,该谱创修于宋绍熙五年(1194),二修于宋咸淳六年(1270),三修于元至正元年(1341),四修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民国八年(1919)黄良安第五次重修。福建师大图书馆藏民国八年志坚堂重修刊本。王守仁的这篇谱序是在明正德十五年(1520)时,应黄氏入闽青山阳夏一世干公长子辂公派下尧公仁房支系第十三世孙黄祚之谱而写的。是序主要阐述了作者对于纂修谱牒的准则及其意义和作用。据笔者查阅,在《王文成公全书》中所录的类似文章仅《竹江刘氏族谱跋》一篇,所以该谱序的发现对  相似文献   

20.
据方厚枢先生撰写的《当代中国出版史上特殊的一页——文化大革命期]司“毛主席著作出版办公室”始末记略》(《出版史研究》第三辑)一文得知,三种版本的《毛主席语录》,共印发了10‘53亿册,可称得上中国出版史上之冠。凡经过“文革”的人都记得,那期间《毛主席语录》是人人必需怀揣、时时高举的“红宝书”。但“语录”这种文体不是今人的发明,古已有2。辞书上说,《旧唐书·经籍志上·杂文类》录有孔思尚撰写的《家齐语录》十卷,认为是“语录”文体之始。其实,孔子的《论语》应是“语录”文体2祖。自唐2后,“语录”文体被佛家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