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组2010年初在四川省63个自然村有无外出务工家庭的问卷调查为研究样本,分析四川省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个体特征,劳动力流动对农民家庭收支、福利及农户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发现: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缓解农民家庭贫困、改善农民家庭福利状况及促进土地流转具有积极效应;对农户劳动力和土地等基本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农业产出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罗蓉 《人口研究》2000,24(2):48-52
对地处城乡结合带团结村农民就业问题的调查发现,由于没有经济要素流动的制度创新与重新安排,对当地农业及农村工业带来不良的影响,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权益得不到有力的保障,面临"下岗"危机.重点分析了农民下岗的原因及作为生产要素土地之于农业和农村工业发展及农民就业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人口学刊》2019,(5):101-112
既有研究论证了农民的非永久迁移是户籍制度以及农村土地制度造成的不正常现象。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一旦这些制度被完善,这种非永久人口迁移就将被永久迁移取代?本文基于浙江省4个县市4个行政村的家庭普查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和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在户籍、土地"三权"改革制度背景下,农民永久性迁移意愿及土地权益对其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对于举家永久性迁移定居城镇的总体意愿并不强烈,进城落户后普遍选择继续保留"三权"。进一步探究具体的土地权益因素影响及机制发现:三权制度改革对农民的永久性迁移意愿产生显著影响;现阶段土地禀赋对农民进城落户意愿具有负向影响;土地流转不直接导致农民的永久性迁移,但其可以通过部分禀赋因素的改变(如家庭非农业就业人口)解决农地流转中农民永久性迁移的困境。控制因素中,家庭中成员外出就业情况、是否已在城镇购房或建房等指标对农民永久性迁移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因此,为了进一步有序促进农民的永久性迁移,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应加快推进"三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改革,加大政策改革的宣传力度,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关注农民理性决策中预期的风险成本收益,如土地权益、流入地的居住成本等,要解决农民想进来、进得来的问题,更要关注农民住得下、留得下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罗蓉  罗澍 《西北人口》2005,(4):15-18
组织农民进入市场是解决城市化进程中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经济的核心所在。文章通过对西部城市近郊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情况的调查,发现农民进入市场不仅需要保障民办、民管、民受益,而且还需要提高政府的组织和引导水平,同时也需要在土地使用性质、征地安置、金融支持等方面有一定突破,提高农民经济组织抗风险能力和持续经营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发展不仅仅是人口比例的增加和土地面积的扩张,而是要注重人口、产业、土地的协调发展.据此本文从人口、产业、土地三个维度,采用ROXY模型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水平与时空演化特征.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11省市第二产业与建成区面积均呈现出恒定收敛—加速极化—加速收敛—加速收敛演化轨迹.第三产业的空间发展轨迹与第二产业、建成区面积发展轨迹相反;而非农人口一直保持着极化空间发展特征.由此反映出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具有多元特征,同时说明了长江经济11省市之间缺乏有效的带动力与辐射力,在其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城市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6.
论文运用实证调查的方法,阐述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农业的发展应切实将目标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轨道上来的重要议题.论文在描述当前农民职业分化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指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应主要围绕科学文化素质、现代农业生产技能、职业意识三大方面展开.论文最后经过进一步的探讨,得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养成可以产生显著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雄厚基础和巨大潜力,在东北振兴和中国粮食安全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但东北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农产品市场竞争乏力,农业资源遭到破坏及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选择:转变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发挥科技力量,发展现代农业;整合资源优势,促进全面发展;发展国际合作,开辟周边市场。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与土地流转动态不一致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瓶颈。本文首先对劳动力迁移与土地流转行为进行分类,分析二者动态不一致及趋于同步的影响因素,得出土地自用机会成本、劳动力城市永久收入和城市生活成本是决定因素。然后提出建立土地周期动态流转机制、信息化阶梯式培训机制和产业向中小城镇转移作为解决问题的途径。再依据河南省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对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验证。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土地医疗保障能力及其对农户参加合作医疗意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土地一向被视为农民的天然保障,然而在农民非农收入渠道增多、土地收益的重要性下降的情况下,土地能否有效地承担起家庭医疗风险负荷就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在抽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比样本农户的土地收益和医疗支出,认为土地对于相当一部分农户已不具备足够的医疗保障能力,并进一步通过逻辑回归证实了土地保障能力在不同地区和农户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由于家庭和合作医疗在防范疾病风险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替代性,土地医疗保障能力对农户参加合作医疗的决策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推进以重建合作医疗为方向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和农户在土地保障能力和合作医疗需求(参加意愿)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商品经济关系逐渐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大量农业人口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我国的人口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农村人口不断地迁入城市,并从暂时性迁移向永久性迁移过渡。为了对我国大城市的经济性流动人口进行探索,武汉大学人口研究所于1988年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农村正处在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规模较大的商品生产发展,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性变过程之中。这一转变的突出标志就是从事农、工、商各业的专业户成批涌现,蓬勃发展。专业户是近几年农村出现的新生事物,是广大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的先行者。他们既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农民的优良传统,又开始具备了社  相似文献   

12.
《人口学刊》2019,(2):87-99
老龄化带来的重要挑战之一就是失能老人的照料问题。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既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保障公民基本权益的应有之义,也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出发点和目标。本文使用"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原始数据,以有照料需求老人为对象,探讨他们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总体状况和在城乡、地区、群体间的差异。分析发现对有照顾需要的老人来讲,各项养老服务总体上呈现出服务需求大于服务供给和服务供给大于服务利用的特征。各项养老服务的供给、需求、利用结构存在明显差异,有照料需求老人对上门看病需求最大,其次是康复护理、上门做家务和日间照料,对老年辅具用品租赁和助浴服务需求比较低。群体方面,除性别外,年龄、婚姻和经济状况都影响着养老服务的均等化实施。地区层面的养老服务供给、利用等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如未来要大力发展上门看病、康复护理、日间照料、上门做家务、助餐服务和助浴服务等居家养老服务;政府、社会、组织要逐步改变老年人观念,引导老年人积极利用各项养老服务;政府和社会要加大对丧偶、经济困难老人的服务力度;同时也要加大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3.
城市郊区在传统的农业经济向现代的工业经济转变中,作为传统的农村社会和现代的城市社会冲突最为直接和最为激烈的地区,其经济、文化和社会组织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和不稳定性,与之相对应的是社会变迁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本文利用城市化社会变迁的一般理论,在对兰州市城市化过程中城市郊区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城市郊区出现的途径,土地资源的转化模式,城市化社会制度变迁与工业化的关系,城市郊区人口的构成、流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及家庭结构的转变,对长期护理的需求日益递增。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解决老年人照护的支付手段问题至关重要。自2016年12月我国在15个城市开展了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各试点城市筹资机制呈现出不同发展特点。利用DEA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效率及协调性进行定量评估,发现各试点城市筹资水平相差较大,筹资效率不同,存在筹资水平与经济发展及人口结构不匹配问题。为提升长期护理保险的资金运行效率,建立低门槛、广覆盖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应明确各筹资主体的职责,建立动态调整的筹资机制,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实现筹资水平与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协调发展,并建立评估机制,为资金使用的有效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土地养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作为农村养老保障支柱的地位正在逐渐减弱。文章利用"2002年农村计划生育夫妇养老问题与对策研究"的调查数据,从老年人的养老所需和土地收入的供给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土地养老的现状。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的方法,分析地区差异、老人及其子女的人口特征、家庭特征这三类因素对土地养老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地区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老人及其同住子女的年龄、文化程度、从业类型不同,导致土地养老的可能性呈现显著差异;家庭规模越大、人均责任田越少,土地养老的可能性越小,而家庭总收入的影响则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实施推动了农村家庭规模的小型化趋势.在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的背景下,家庭规模的小型化诱致了劳动节约型的技术进步,农村劳动力供给结构与需求的偏差导致了资本对劳动的强制性替代.两类存在一定差异的替代行为共同推动了农业生产效率的快速提升,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步伐,促进了农业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各地区农民基础养老金现行给付标准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在完善农民基础养老金制度过程中需要将养老需求和养老供给相结合,建立农民基础养老金给付适度水平模型。文中依据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养老保险替代率和劳动生产要素分配系数建立农民基础养老金给付宏观适度标准.依据恩格尔系数和养老保险合意替代率建立农民基础养老金给付微观适度标准.对各地区基础养老金及基础养老金与土地养老、子女养老、社会救助养老联合给付的适度性进行了检验。提出各地区分层次、分阶段向适度区间调整、财政适度补贴、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5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农村广大农民群众被先后建立起来的人民公社管理制度、农业户口和地方粮票等手段,牢牢地捆绑在土地上。70年代末以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把大量过剩的农民从农业生产中释放出来,80年代中期以后,改革开放从农村扩展到都市、城镇,特别是特区和开放城市进入到大发展大建设阶段。农民在农村有了推力和城镇有了拉力,并在同时发挥作用的条件下,逐渐从封闭状态进入流动状态。由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上供求规律调节的,包括外出农民在内的各种人才和劳动的自由流动,就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得以运行不可缺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民养老生命周期补偿理论及补偿水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实现养老保险全覆盖的难点是农民。文章提出"二元农业福利差"理论并将其运用于解决中国农民养老生命周期的福利补偿问题。文中选取"均衡与偏斜务农收入差异"作为核心指标,构建了中国工农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的"二元农业福利差"数理模型,并结合1953~2009年数据对其进行检验,发现中国二元农业福利差总体上在0.4~0.6区间内波动。同时依据中国农民自然生命周期、政策生命周期和体制生命周期的特点,提出将二元农业福利差补偿到农民基础养老金中的路径、水平及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实地调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对影响经济发达地区农村老年人农业劳动供给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处于不同地区的、具有不同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的农村老年人,其农业劳动供给行为不同。其中,劳动力流动并没有增加发达地区农村老年人的农业劳动时间,但在社会保障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农业生产依然是发达地区老年农民的就业和生活保障。建立全覆盖、高水平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完善土地流转市场,是提高农村老年人晚年福利的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