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保密”,人才流动的新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保密”,人才流动的新课题熊宝华,孙玉甲人才流动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现象,符合我国正在形成和逐步健全的市场经济的规律。目前,我国人才正在高速地流动,从机关流向企业、从国营流向合资、从公有流向私有,而特别突出的是高科技、高教育层次的人才从科技单位、...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干部人事管理体制改革和科技。教育、文化等体制改革都需尽快形成人才流动的良好社会环境。笔者认为,除了大力加强人才流动的立法工作,使人才流动有法可依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实行严格的合同制。单位和个人在平等的基础上签订合同,通过合同确定彼此的关系及双方权利、义务,所签聘用合同中,除包括工资、福利、工作期限、工作内容外,还应该就双方关心的其他问题,签定明确意见,单位辞退人员、个人流动包括个人辞职,都应受合同制约,既可保护流动人员的权益,也可维护单位的利益,并且…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人才流动条例》将在1997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本市人事工作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为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我们特请上海市人事局蔡哲人副局长就《条例》起草的经过给我们作详细介绍,从中也可看到上海人事工作法制化进程的轮廓。  相似文献   

4.
人才流动以其空前活跃的态势跨入了新世纪。“入世”在即,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语汇来描述迎面而来的形势呢? 山雨欲来风满楼。 这预示着未来的人才流动将出现三大趋势:频率加快;回归增多;理念提升。 频率加快,是指流动人员增多,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得到加强。之所以作出如上判断,基于以下四点原因: (一)经济结构大调整,将带来人才结构大变化。人才在产业间的分布将进一步向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倾斜。随着国有企业从一些行业撤出,人才在各个行业间的分布也将发生较大变化。 (二)“入世”冲击将使人才流动…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就业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才流动加快,职业变动频繁。人才流动中同时出现了反串择业这一新的景观。 城里人下乡去“淘金” 进城打工挣钱,一直是不少农村青年的追求,然而,就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民工潮席卷大江南  相似文献   

6.
人才流动纵横谈刘建国人才,一般是指在各种社会实践中,具有某种专门知识和技能,并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劳动,对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较大的贡献的人。人才流动则是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依据本人意愿,利用社会调节和市场调节机制.自主联系单位,在...  相似文献   

7.
【案情简介】朱某,男,58岁,高中文化,系某市广播电视局正科级干部。1993年3月经广播电视局领导同意,其被市建设局聘为建材机械开发总公司经理。1995年6月建材机械开发总公司撤销,建设局随即将朱某解聘。本人要求回原单位上班,原单位以其在外单位工作时间过长?..  相似文献   

8.
畅通人才流动渠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人才工作决定中指出:要促进人才合理流动,进一步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等限制,疏通三支队伍之间、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组织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人才流动渠道。”决定”一语击中时弊,为今后的人才流动工作指明了方向。当前,制约人才流动的瓶颈很多,既有观念性障碍也有体制性和  相似文献   

9.
人才流动规律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流动是人出自自我的实现的需要和对于比较利益差异的追求,在既有认识的基础上的变换活动。人的流动受客观的、外部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决定,因而是有规律的运动。通过频繁、复杂的人才流动现象,总结人才流动规律,对于研究人才流失、人才配置等人才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正是从这一思想出发,通过分析资料,从不同的角度总结出了人才流动的六个规律——规律一:从地域的角度看,人才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流动,由中国西部地区向东南沿海流动。在世界范围的人才争夺中,发达国家充分利用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所能提供的优厚待遇、环境,吸引了大批…  相似文献   

10.
《人才瞭望》2005,(8):102-102
案情简介:中日合资的某广告艺术公司,主要从事广告制作、室内外装饰、承办国内外展览等业务,李某于1991年5月1日应聘到公司主持市场部工作,并签订了为期4年的劳动合同。公司为其配置了传呼机,出资送其参加汽车驾驶培训,并提供大发汽车一部供其使用。1992年8月,又送其到日本培训3个月,当时签订了培训协议,规定李某在研修后两年内不能辞职。李某回国后为公司仅仅服务半年,即辞职到另一家广告公司担任副总经理职务;公司多次与李某通过各种途径接触,但他始终回避违约责任问题,交接工作也未积极配合,造成公司多种业务工作陷入混乱,使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相似文献   

11.
人才流动政策问答如何办理招聘广告审批?按照国家人事部和省委宣传部、省工商局、省人事厅的文件规定,中央、外省市在郑单位、省直单位、无主管企业事业单位,需在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刊播人才招聘广告的,应经省人才交流中心审核批准后,方可到新闻单位办理刊发...  相似文献   

12.
人才流动与职业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流动职业道德是一个新概念,借中共中央十四届六中全会的东风,召开“人才流动与职业道德建设座谈会”,及时地把人才流动职业道德问题提出来,促进人才交流事业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这是主办者国家人事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和中国人事报社的美好愿望,也是本刊特约刊登这篇稿子的良好初衷。北京、上海、辽宁等地人才中心主任、有关专家、企业界人士20余人参加了12月上甸在京召开的这次座谈会。  相似文献   

13.
世界人才流动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望着已经过去的2007年的背影,你会发现世界人才流动出现一些新动向,围绕经济发展这个热点,世界各国政府、企业的人才政策都有新规出现。中国、印度等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发展中国家,由于需求旺盛,对世界人才的吸引力始终保持领先的地位,经济发达的国家为了留住人才也在不断出台新的规定。在一个多极化的和平的发展环境里,世界各国为了发展和保持优势,人才流动及国际化已经成为焦点。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与人才流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才流动是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伴生物,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人才流动日益频繁。知识经济的到来,将给人才流动带来更深刻的影响,而对巨大的时代变革,如何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才流动调控机制已迫在眉睫。 一、知识经济下人才流动的特征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发展迅速,竞争的焦点表现在技术的较量上,也就是人才的较量上,这给人才流动带来了新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科技人才的流动更趋失衡。 由于发展中国家技术环境相对落后,无法有效地抗衡发达国家对…  相似文献   

15.
自从人类社会产生国家之后,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和交通工具的飞跃发展,人口流动的范围就已经从地区性发展成为全球性。如果说,人口流动是一种国际间普遍存在的交往现象,那么伴随着人口流动的人才交流,也是一种同步发展的国际现象,而且是一种与日俱增的国际现象,随着国际间人才  相似文献   

16.
企业人才的成长之路不可或缺的要经历引进→培育→成长→成熟(或发展)的过程,并通过这样的过程,加速人才和企业的共同发展。当企业或人才一方的标准与另一方发生较大的差异时,人才的合理流动,就成为企业发展的一种必然。否则,就会造成人力资源的不足或浪费,影响企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一、合理流动人才,可以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 由于“人才标准”与其“薪资标准”产生连动关系,因此,人与现代企业之间的关系,即成了一种纯粹的经济关系,并通过这种经济关系,在一定时期内,维持着企业和人才双方各自的利益——即双方的需求关系。当这种需求关系达到平衡时,就形成了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当这种需求关系(即:人才所要求的“薪  相似文献   

17.
建立合理人才流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的必然性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关键。在于实现劳动力尤其是技术人才与生产资料的最优结合。实践证明,随着生产的日益社会化,这种最优结合是难以通过行政计划的运作来实现的,根本出路在于把市场机制引入资源配置中,实现人才合理流动。包括人才市场在内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生产要素市场,是实现劳动力与生产资料最优组合的有效机制。然而,尽管这些年来,人才市场一直艰难地存在着,但与其他生产资料市场、资金市场、消费市场相比,则明显滞后,不仅体现在市场的规范上,也体现在它的效果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特殊的人口国情。迫使我们对我国人才流动市场现实存在的问题作深入而理性的思考。 1.从人口国情上看:①年轻劳动力资源达到顶峰,1962~1975年间第二次生育高峰出生人口数累计3.6亿,约占全国劳动力资源总数的1/2,目前正处于受教育和参与劳动的最佳年龄段(16~19)岁,就业安置不容乐观;②劳动力资源存量迅速增长。据统计1990年全国劳动力资源为6.79亿,就业人口5.67亿,据预测到2000年,全国劳动力资源总数可达7.9亿,可利用数约为6.6—7.0亿,就业大  相似文献   

18.
毫无疑问,人才流动是好事。如果是一次分配定乾坤,限制人才的流动,那自然会扼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我们的事业十分有害。因此,我们主张人才流动,这对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英雄有用武之地,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但是,人才流动应该有一定的规矩,应该合理合法。不能想到什么地方干就到什么地方干,任意“跳糟”;对用人单位来说,不能为了抢夺人才而不讲道德,不择手段。否则,人才流动就变了味,离了谱,就会带来负面效应,对社会造成危害,对自己也没有好处,甚至使自己陷入被动、尴尬、难堪的困境,这真是人才流动的悲哀。 北京斯威格—泰德电子工程有限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对技术人员,研究开发出一系列管理软件,通过应用,深得好评。有三人分别被该公司聘为销售部门的负责人、这个管理系统专职开发、研制的技术人员,并与公司订有合同。合同中规定职员在受聘从事有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人类进入了一个以知识为主宰的全新经济时代,我国加入WTO在即,面对风雨欲来的白热化的市场竞争必然导致人才激烈竞争。谁占有了人才就等于占领了市场,在竞争中就能处于不败之地。现在的形势是,一方面,素质越高,越稀缺,越热门的高层次和短缺人才将获得越来越多的工作选择机会,人才的流动会加快加速;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千方百计地争夺人才、留住人才。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人才流动和留住人才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应认真加以研究和思考。 一、人才流动是客观的、必然的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成为社会经济发…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逐渐形成一体化的全国市场;人才和经济紧密结合,一方面人才资源向发达地区集中,另一方面随着经济规模扩展,经济中心的人才向周边地区和落后地区流动。这种突破地域界限的跨地区人才流动,数量上和范围上不断扩大,正在成为一种大趋势。 一、改革开放后,跨地区人才流动的发展。跨地区人才流动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后,人才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南方特区流动。在全国开始大力开展人才交流后,内地的人才纷纷流往沿海,出现所谓“孔雀东南飞”现象。1980年五届全国人大决定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之后,又开始出现大量人才涌向深圳、珠海的热潮,目前在深圳、珠海约200万人才都是通过人才流动落户在深圳、珠海的。 1988年,海南建省,实行比经济特区更加开放的发展政策,一时间形成了三十万人才争下海南的热潮。 第二阶段,自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上海浦东经济开发区建立,各省纷纷出台优惠的经济发展政策。上海浦东吸引了大量人才,同时随着各地经济的搞活,南方特区人才数量的大幅增长,向南方特区人才流动量大大减少,许多已经流往特区的人才开始回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