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文晓 《南都学坛》2014,34(6):48-53
因为特殊的历史地理条件,中国古代诗学很早就出现在越南。古代时期,中国古代诗学深入越南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中,给越南古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的研究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从19世纪末,越南文化第一次碰撞西方文化到越南国家统一之前,出于现代化文学的需要、战争环境及其他原因,中国古代诗学在越南几乎被忽略。国家统一(1975年),尤其是改革开放(1986年)之后,中国古代诗学又受到越南文学研究者们的关注。越南文学研究注重研究中国古代诗学,也是想通过中国古代诗学更加了解越南古代文学创作、文学理论。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古代文学文献整理工作大规模展开,文学研究观念、理论不断更新,在传承中拓新的古代文学研究,其成就主要体现在历史变迁视野中的文学史研究、逻辑建构层面的文学理论研究以及间接的文学外部研究、直接的文学本体研究等四个方面。尤其是“重写文学史”、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大文学”视域下的文学研究、文学本体研究等热点学术问题的集中探讨及相关实践,带动了古代文学研究整体水平的提升。古代文学研究的巨大成就,其表现不仅是具体的文献整理、文本研究和理论方法的探索,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一种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风格的学术理念,这就是对于古代文学研究中国化道路的探索和追寻,对于民族文学精神传统的回归与认同。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理论一直充满了创新能力不足的焦虑,即如何立足中国当代文学实践,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和西方文学理论的基础上,创新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话语体系,探寻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机制和路径。本文认为,应该从阐释学中的基本问题出发来认识这一问题。文学阐释作为联结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的中介,既要在对中西文学理论的应用中检验其有效性,促进其合理转化,又要在对中国文学实践的阐释中创新理论。要创新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话语体系,应该从传统的立法型文学理论走向现代的阐释型文学理论,在对中西方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文学观念与当代文学现象的阐释中从事文学理论知识生产。  相似文献   

4.
文化研究不能替代也不会取消文学研究,我们应坚持开放吸收和以我为主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在保持本土文化的个性和价值的同时,谋求本土文化的变革和发展,清理自己文学理论的话语资源,发挥话语主体的原创性,寻求外国文论中国化、古代文论现代化、当下文学实践经验的理论化的正确途径,从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5.
文学史家闻一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史家闻一多重视中国古代文学文本 ,把校刊、训诂、考据等作为文学研究的“最下层”、“最基本”的工作。他对古代作家作品和文学的发展作品和文学的发展过程、特点及规律的研究 ,气度恢宏 ,见解独特 ,令人瞩目。他善于把古代文学及其发展变化置于广阔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背景之下 ,运用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神话学、精神分析学等进行研究 ,以其斐然的成就拓宽了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学史研究的思维空间。他研究古代文学和文学史的精神、态度、观点、方法和成就 ,能给我们以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党校邓欢六同志撰文指出: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研究思维空间亟待拓宽,时代呼唤着一部以全球为研究视野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这样一部古代文学史的意义在于:(一)它能够从世界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中探究文学现象发生发展的原因;(二)它能够以世界文化为最广阔的背景、最完整的参照系,来正确把握中国古代文学的民族特征、演变转迹、及其在世界文学格局中的地位。有否  相似文献   

7.
沿用已久的由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部编教材,在教学上曾起过较大作用。随着文学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这套教材已不能满足当前教学工作的需要。因此,高等教育出版社受国家教委有关部门委托重编《中国文学史》和与之配套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相似文献   

8.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有它内在的普遍规律,即共性;作为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的语言艺术,由于语言、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又有其内在的特殊规律,即个性。建筑在文学基础上的文学理论也是如此。具有光荣传统和悠久历史的我国古代文学理论,与西方文学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文学史研究中文化学的研究方法可以打破学科界限,拓展研究视野,丰富文献的解释维度,具有重要价值。文化学的研究方法导源于陈寅恪的"以诗证史",到20世纪80年代,程千帆和傅璇琮对科举与文学关系的研究标志着文化学研究方法的确立。其后,在古代文学与制度、地域、家族、出版等文化领域的关系研究中,学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运用文化学方法要回归文学本位,坚持文史哲结合,实现内部与外部融通,文献与理论并重才能避免走入误区。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研究比古代文学观念的研究更为活跃,且古代文学观念又多用现代文学观念进行解读,而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观念何时发生、何以发生、如何发生、其思想文化内涵究竟是什么等这些奠定中国文学发展基础的重大问题,缺少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如果采用发生学的理论,从古代文学观念生成的动态过程中,全面梳理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的文化渊源、话语体系、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主体社会实践,去探寻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丰富内涵,或可完成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史的学术建构,促进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学思想史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当下,我们学者借用西方理论与观念时,可能忽视了中国文学理论必须要建立在中国文学史与批评史基础上,而西方文学理论的局限性就表现在中西文学史与批评史发展的差异上,而一味地以其为方法来衡诸于中国文学,就显得背道而驰、南辕北辙?党圣元《返本与开新——中国传统文论的当代阐释》在当代文论陷入困境之时,思考的焦点问题是还原中国古代文论的本来面目,目的则是立足于中国文论的"当代性",实是一部别开生面的力作。  相似文献   

12.
对于中国古代文论的系统研究,从上个世纪初以来,已有百年历史,研究队伍可谓庞大,研究著作可谓层出不穷,但同时也不断彰显出其面临的困境.这一困境的核心问题就是古代文论研究长期以来被定位为"古代文学理论"的研究,学者们大都以西方学术界所界定的纯文学范畴作为参照,致力于从中国古代文论的思想材料中,清理出一条古人对文学从缺乏自觉到产生自觉,从实用功利主义的文学观念到审美中心主义的文学观念的发展线索.但是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上述问题的研究并不符合中国传统文论的实际,古代文论的创造者们往往不是单纯地探讨西方文学理论意义上的文学问题,而是将其与文化、生活、个人等结合在一起予以论述.既然如此,倘若坚持所谓的纯文学理论的立场来研究中国古代"文论",特别是早期文论,就必然会把许多资料排除在研究视野之外,也就不利于发掘"中国文论"区别于"西方文学理论"的独特之处,反映不出我们民族文化的特色,当然也就谈不上对真正传统的继承.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文学是多民族文学构成的共同体,具有多样统一的特点.一般来说,目前流行的高校文科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绝大多数没有充分注意到中国文学的多民族性这一特点,所述内容基本上是汉族文学及少量的少数民族作家的汉文创作.亟须编撰尽可能真正再现中华多民族文学原生态和民族特点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正确认识并解决好相关的理论问题是编撰多民族文学史教材的前提.应以多民族文学史观为指导,从民族融合和民族文化融合的切入点审视中国古代文学现象及其流程,对古代少数民族的作家书面文学和民间文学口头创作都给予足够的重视.基础研究和各民族文学专史的编写是综合性的多民族《中国古代文学史》产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夏目漱石被认为是日本近代汉文学史上汉诗人的代表,其一生所创作的近二百首汉诗受到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其大.从自幼受到中国古代文学巨大影响,到面对西方文化舶来的时代现实,无论是儒家的“经世济民”,还是佛禅的隐遁出世,在其毕生的汉诗写作中,都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对精神世界的坚守.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植入中国传统文化因素有助于提升古代文学教学的效果。文章以唐代文学教学为例,介绍了三种植入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方法:讲解文学作品时植入,讲授文学史时植入和延展式植入。同时提出了植入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教师知识体系、植入时机、植入时间、学生认知水平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6.
作为文学史建构的新时期文学,既有社会发展的生成原因,也有文学史研究自身的生成因素。新时期文学史建构的三个基点:“人”的主题贯穿,文学性体认的去蔽,整体性的架构。文化结构内部的不平衡造成文学治史思考的困惑。针对困惑进行的反思:坚持把新时期文学本体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在整体性语境中整合文化资源,进行现代性观照;注重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观念和学理范式成为百年来中国学术研究的主流,古代文学的研究也不例外.这使研究者扩展了视野,并获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某些忽略古代文学、文体的自身特性与丰富内容的偏颇.我们认为,目前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要取得突破,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前提就是应从现代观念的一些偏差、误解中解脱出来,重新认识古代文学和文学观念及其具体体现的文体的原生状态.这也是近年来中国古代文体学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雷纳·韦勒克凭借其非凡的学识与学者的敏锐既成为了驰名寰宇的文学批评大师,又是文学史研究领域的渊博学者,同时还是颇有建树的比较文学专家.他的比较文学思想、文学理论与批评意识及其文学史撰著策略都体现出可贵的学术识见,从而对中国学界的相关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鉴于此,韦氏的文学研究思想在中国的接受历程及其相关问题无疑具有学术价值与当下意义.  相似文献   

19.
西部开发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开发不仅对西部社会和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同时也给西部古代文学的研究带来新的机遇。迄今所见的“中国文学史” ,实际上几乎都是内地中原汉族的文学史。真正的“中国文学史” ,它不仅应涵盖各民族的文学 ,同时应涵盖各地域的文学。因此 ,对西部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 ,不仅对文学研究本身 ,而且对促进西部地区两个文明建设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就中国古代民族融合与文学的关联互动而言,所谓民族融合一般指作为社会文化共同体的民族之间的融合。民族融合始终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背景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总体走向。民族融合的文学意义主要体现在体质融合和文化融合两大方面。这也是其文学功效实现的两大路径。体质融合与文化融合往往扭织在一起,或互为因果,或形成一种合力而共同对文学产生影响。两者对中国古代文学影响的时效也不同,前者呈渐现性,后者呈即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