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在移民安置工作方面的创新,主要表现在:<移民安置计划报告>的编制,充分体现了尊重人权的基本价值观;移民安置计划的严格实施,对于受影响的移民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恢复和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土地征收的补偿问题上,更加注重移民的土地资源的恢复和重建;引进了移民安置的独立外部监测与评估机构,全程监测与评估移民安置计划实施的情况;十分注重移民公众参与,以此保证移民安置工作实施过程中的公开性、客观性.世行贷款项目实施过程中移民安置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准备期中的<移民安置计划报告>的重视程度不够;移民安置机构不健全、移民工作人员不固定;移民安置实际工作存在不同程度的与移民安置计划报告中的补偿标准不相符的情况;移民安置监测评估机构有待于加强、监测评估能力有待于提高.完全贯彻世界银行的移民政策、解决移民安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
中国非自愿移民的贫困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非自愿移民是工程建设不可避免的而又必须妥善处理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非自愿移民大部分在农村 ,在安置移民工作中 ,首要的风险就是移民面临的贫困风险。移民贫困问题已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学术界也在深入探讨这一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非自愿移民政策法规、组织机构和移民贫困的原因 ,提出了应尽量减少移民。在移民不可避免时 ,应尊重移民的参与权与财产权 ,对移民进行合理补偿 ,制定切实可行的移民安置计划 ,实施多元化移民安置策略 ,并在移民安置实施过程中进行移民贫困的监测等反贫困对策。  相似文献   

3.
郭殊 《新疆社会科学》2012,(2):86-90,142
非自愿移民是当代中国移民现象中的主要形式和突出问题。非自愿移民权利的保障与建设和谐社会紧密相关,其中保障非自愿移民的知情权尤为重要。应当通过有效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加强对非自愿移民知情权的法治保障,从而为非自愿移民参与行政决策和行政行为提供可能性。包括健全非自愿移民的信息公告制度,完善非自愿移民信息公开的程序保障和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建设中非自愿移民社会风险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自愿移民是经济建设中不可避免的-部分.本文把"非自愿移民”作为一个独立的范畴,分析了我国非自愿移民的基本特点与存在问题,对我国非自愿移民可能存在的社会风险进行了识别,并针对各种风险及其严重程度提出了建议性的控制非自愿移民社会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移民主体认知状态的转化是非自愿移民向自愿移民转化的根本动因.在移民实践中,认知状态的转化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研究移民动因与认知结构转化的必然性,及影响非自愿移民向自愿移民转化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重庆库区实现非自愿移民向自愿移民转化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6.
工程移民的性质定位兼与其它移民类型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传统上看对工程移民的性质有两种看法 :认为它是非自愿 (或强迫 )移民或是简单地把它称为计划移民而与自愿、非自愿移民相并列。这仅是一种贴标签式的做法 ,说工程移民是非自愿移民不会使我们更加了解移民搬迁难的原因和后遗症的产生原因。为此我们提出了新的性质定位方法 ,来强调工程移民对政府的高指靠性和搬迁的消极性 ,通过调研分析我们提出了消除这些不利因素的可行性与条件。  相似文献   

7.
非自愿移民:冲突与和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非自愿移民的身边会有很多的冲突出现,且不说其他因素,仅就迁移安置与生计恢复而言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探讨这一问题,我们从冲突产生的动因和新冲突孕育的风险角度进行了分析,最后我们探讨了如何创建和谐社会的移民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8.
移民主体认知状态的转化是非自愿移民向自愿移民转化的根本动因。在移民实践中,认知 状态的转化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研究移民动因与认知结构转化的必然性,及影响 非自愿移民向自愿移民转化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重庆库区实现非自愿移民向自愿移 民转化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9.
世界银行项目经常引起项目所在地非自愿移民,由此导致系列的环境问题.世行非自愿移民政策旨在提高或至少恢复因世行项目被征地而受负面影响的人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并最大限度地避免因移民而造成的环境破坏.  相似文献   

10.
《江西社会科学》2018,(4):231-238
在工程项目建设中通常会产生大量非自愿移民。在必须对移民进行异地安置时,集中安置方式因保持了村落既有的乡土关系而被认为更有利于移民的生存与发展。事实上,非自愿移民村落的乡土关系也经历了一个重建过程。在对乡土关系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本文结合贺村的发展历程指出:迁移初期,贺村和周边安置地村庄相互区隔,乡土关系呈断裂状态。经过村落共同体、区域移民共同体的构建及与迁出地之间的社会交往,贺村移民的乡土关系得到整合、扩展与重构。乡土关系的重建使得移民能够从村落外部汲取发展机遇与发展资源,进而促进村落的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工程性非自愿移民中的政府角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民众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行政话语主导下的工程性非自愿移民法律制度的运作中存在严峻的结构性挑战.政府在移民法律制度中的角色既有消极的保护人一面,也有主动积极地提供服务一面.过分重行政强制而轻合意是移民法制的主要弊端,但也不能抛弃任何形式的强制.在宪政的语境中,整个社会权利(力)结构体系中任何权利(力)都不允许强大到占据绝对优势的地步.  相似文献   

12.
刍论中国非自愿移民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厚平 《中州学刊》2005,(6):111-114
社会公平是非自愿移民所应遵循的首要原则.社会持续性发展风险是非自愿移民的主要风险,也是我国非自愿移民引发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风险、重建与责任"模型把移民过程基于社会持续性发展风险之上,以既有经验与教训所"集成"的预警知识来识别移民风险,确定移民目标,采取合适策略与方法,通过确立移民与重建过程的责任范围、推毁模型自身所预言的风险,达到阻止或减少非自愿移民风险.开放的框架性移民逻辑模型既可以用于指导具体项目的移民,也适用于指导移民政策的正确制定.  相似文献   

13.
非志愿移民的社会整合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伴随着工程项目建设 ,建国以来中国产生了 40 0 0万以上非志愿移民。由于非志愿移民的特殊性 ,其社会整合成为移民社会重构和发展的核心议题。非志愿移民的社会整合首先是利益整合 ,包括宏观格局上的利益整合、土地调整中的利益整合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利益整合等 ;其次是社会和文化方面的社会整合 ,包括村落和行政组织、宗族、宗教信仰以及民族传统对社会整合的影响。因此我们认为在当前 ,推进移民立法和公众参与有助于加强非志愿移民的社会整合。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三角洲是典型的移民区域。移民活动始自明洪武永乐年间,延续至21世纪初。黄河三角洲移民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移民时间长,来源广,成分杂,种类多;移民原因以内部"拉力"为主;移民形式主要为有组织的政府安置;早期移民大多属转迁后移入;外来人口安置与区域内移民相伴进行。  相似文献   

15.
三峡工程是全国人民的工程,其成败的关键在于移民,库区移民总量100万,这道世界级难题,如何破解,令世人关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在移民安置中,主要采取了外迁安置、就地后靠安置、农田防护安置以及自主“联姻”安置几种方式。其中,外迁移民安置12万人.重庆辖区10万,主要集中在重庆市东部的五县一区(即奉节、巫山、云阳、开县、忠县和万州区)。  相似文献   

16.
开发性移民政策:概念框架、应用及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段跃芳 《江汉论坛》2007,(7):131-134
开发性移民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解决工程移民问题的理想方式,但目前只有少数发展中国家将开发性移民的概念作为制定国家非自愿性移民政策的基础.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考虑将开发性移民的概念纳入到国家移民政策体系.目前,开发性移民方针成为中国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的基本政策.中国的开发性移民政策以前期补偿、补助,后期生产扶持为基础,通过建立库区建设基金、实施对口支援和系列优惠政策以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移民重建家园和促进库区经济发展,把移民安置看成是一次发展的机会.来自三峡移民的初步经验表明,从补偿性移民到开发性移民转变是一项正确的政策选择.由于政策环境的变迁以及移民安置的复杂性,中国的开发性移民政策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政府主导的生态移民是一个典型的政府的计划干预过程,相应的移民安置规划与安置模式折射出政府视角的发展思路。以新疆塔里木河生态移民为例,从生态移民系统的运行角度看,生态移民活动的利益相关群体包括中央政府、移民个体、行业主管部门、迁出区和安置区的地方政府等。每个利益相关群体均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经济或者社会利益诉求。生态移民主要有生存发展权、社会福利权、公众参与权及财产补偿权等权益。生态移民补偿机制的缺陷,特别是对移民非经济成本补偿的缺失、对安置区资源的占用以及其他导致社会不公的因素,是生态移民过程中社会冲突的根源。政府需要构建利益协调机制、准确定位、注重法制建设以及构建参与与申诉机制,缓解社会冲突和利益冲突,承担相应的政府责任。  相似文献   

18.
在诸多实证性研究的文本分析基础上,试图对非自愿移民社会互动的情境和方式进行系统性研究,主要分析情境定义对于移民社会互动的影响、移民社会互动的方式以及社会转型与移民社会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贫困理论视角下水库移民反贫困路径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贫困是一种收入贫困,以此理论为基础的反贫困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水库移民贫困问题.而全面贫困是包含收入贫困、能力剥夺和社会排斥在内的全方位贫困.运用全面贫困理论可以对水库移民贫困的根源进行全方位的透视和剖析.在水库移民反贫困实践中,应以全面贫困理论为指导,通过改进水库移民贫困的衡量标准和反贫困业绩考核指标、完善水库移民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安置区移民基础教育和就业培训投资、消除水库移民信用市场排斥现象、增强安置区移民公众参与力度和构建畅通的水库移民抱怨申诉渠道,以从根本上缓解和消除水库移民贫困现象.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三角洲[1]作为近代中国移民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其移民活动既有与其他地区的共通之处,又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移民活动与黄河运动高度关联,黄河冲决与造陆成为引发移民举动、实施移民行为的主线;外来移民安置和区域内人口迁移相伴进行,使移民活动极为频繁;移民性质属于典型的灾害移民,迁移人口为各地灾民和习惯于"赶黄河"游走式农耕方式的当地居民,劳动力素质偏低;区域"拉力"不足,移民返迁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