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甘肃省2007年的生态足迹进行说明,衡量了甘肃省生态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程度,并得出当前甘肃省的发展是通过消耗自然资本存量来弥补生态承载力不足的结论。甘肃省经济要发展,但是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天津社会科学》2017,(5)
"胡焕庸线"的生态涵义可归结为生态承载力在空间地理上所呈现的差异,它具有表征中国区域生态承载力的理论价值,可据此设计区域生态承载力方程和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表征指标,并可基于此进一步对区域生态赤字、生态环境公平等问题展开分析。通过测算全国74个重点城市的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环境质量可以发现:全国三大主要城市群中,长三角地区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环境质量高于京津冀地区,珠三角地区高于长三角地区,因此国家层面应充分关注地区间的生态承载力差异,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城市的生态承载力和发展潜力,确立相应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鼓励经济活动从生态承载力低的区域向生态承载力高的区域转移;相对其生态承载力,多数全国性中心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人口经济规模已处于严重超载状态,各城市应据此确定其合理的发展方向;此外,应对因周边区域生态负载过高导致部分区域实际环境质量偏低的生态环境公平问题予以关注,并在评判各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绩效过程中充分考虑其生态承载力。 相似文献
3.
4.
文章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方法,以全国和甘肃省作为参照区域,动态分析了1998~2008年兰州市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相对综合资源承载力及其演化过程。研究表明:兰州市相对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承载力处于超载状态且经济资源成为兰州市人口的主要承载资源。实际人口、自然资源与经济资源的不平衡发展是兰州市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生态立省背景下,青海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开始步入新的发展时期,但在观念、政策、管理、劳动力素质等方面尚有诸多不适应之处,需要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采取针对性措施,推进生态畜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7.
技术创新是内蒙古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内蒙古畜牧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我们必须在畜牧业技术创新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促进内蒙古畜牧业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实现旅游产业的全面生态化是在旅游产品开发中实现美丽内蒙古的主要路径.在深入分析呼伦贝尔市生态旅游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找到了制约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从生态旅游与新农村牧区建设相结合、打造生态旅游品牌、生态旅游与林区经济转型、调整生态旅游产业结构及生态旅游信息化建设方面探索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助推旅游产业的全面生态化. 相似文献
9.
10.
11.
《青海社会科学》2016,(5)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的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水环境承载力是所有水问题的直观表现和量化方式,也是评判社会经济与水环境系统是否协调的重要指标。研究流域生态补偿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有效调节流域内利益主体间的经济关系,确保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区域水环境承载力进而与整个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可见,水环境承载力与流域生态补偿之间存在着目的、基础与手段、表现的关系。基于此,在详细分析水环境承载力与流域生态补偿关系的基础上,根据水生态系统服务产品的特点,着重从补偿核算体系和补偿实现途径等方面构建了流域生态补偿的准市场化模式,并进一步完善了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2.
“全球性问题”的根源是人类生存发展方式中的误区。“生态安全”不但是国家的国防、政治和经济安全的基础和载体,而且与地球村的未来休戚相关。广义生命伦理学是处理地球村圈层关系上的思维和行为规范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13.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是党中央立足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基于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进一步坚定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凝聚全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内蒙古作为欠发达地区,要在深刻理解共同富裕的丰富内涵中把握好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直面经济体量不大、发展质量不高、城乡居民收入较低、基本公共服务不足和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诸多挑战和困难,充分发挥资源富集、地广人稀、优势特色产业基础雄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文化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等比较优势,积极探索做大做好“蛋糕”、切好分好“蛋糕”的有效路径,在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生态文化具有传承性、和谐性和群众性。科学理解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我国生态文化的发展脉络和发展趋势,对科学发展生态文化并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当前,我国生态文化建设应坚持走生态文化群众路线,弘扬传统生态文化精髓,即继续传承儒家"仁爱"思想、传承"道法自然"理念中的积极思想、传承佛教"生命修持观"中蕴涵的积极思想。 相似文献
15.
解决好"三农三牧"问题是内蒙古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三农三牧"发展取得了诸多成就,农牧业科技含量逐步增加,粮食总产量及单产大幅度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农牧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尽管如此,以小农小牧经济为主体的格局还未从根本上改观,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低、现代农牧服务业发展滞后、生产资金短缺等常态化问题仍然制约着"三农三牧"的进一步发展,这将严重阻碍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因此,需要尽快从根本上补齐这些短板,着力推进农牧业绿色、有机、特色化发展,有效延伸农牧业产业链,逐步健全优化农村牧区产业体系,有序开展乡村振兴"生态宜居"建设,构建高效的"三农三牧"经济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7.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产业的低碳发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全球性气候变化促使低碳经济走上前台.中国的产业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二氧化碳减排压力,但同时全球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也给中国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要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实现中国产业低碳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王慧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4,(10):37-39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内涵丰富的系统工程,其中观念层面的生态文明教育起着基础性作用。高校环保社团作为高校中致力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先行者,应立足做好生态文明教育与实践的主体,以集约性、专业性、社会性、持续实践性为发展方向,通过项目化运作,逐步引导社会公众自觉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行动中。 相似文献
19.
生态德育作为当代一种崭新的德育模式,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都成为相关学者们的一个研究课题.本文对国内外生态德育的理论研究和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生态德育理论研究需要扩展和深化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激发经济活力及提升经济效率的重要机制保障。在当前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阶段,通过市场机制力促区域生态产品价值的不断增值是实现生态富民极为关键的要点和抓手。政府需要积极深化自然资源产权改革,促进绿色金融家的形成与不断涌现。文章从绿色发展及可持续增长研究视角介入,探讨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质量改善之间的动态平衡机制,并从理论上探寻共同富裕与生态福利的辩证关系,根据“增长极限说”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辩明共同富裕与绿色发展的互动和协同。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生态富民能结合我国的双碳目标及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形成契合点,并据此提出我国实现生态富民的五个路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