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转型是一种多元化的综合转型,而转型的总体方向应该是城市能级水平的提升和城市空间的优化.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作为一种同时具有研究开发、信息交流与社会管理等功能的综合体,正在成为城市空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带动城市现代经济体系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服务业集聚区的规模效应、外部效应和创新效应正在引起城市的经济结构的变化、城市空间要素的优化以及城市功能的提升,从而推动实现城市的转型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形成:着眼多样化集聚,优先促进生产者服务业在城市的集聚;从规模导向转变为创新导向,提升服务业集聚区创新产出能力;培育领军型企业,把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引向高水平竞争与合作;加强城市制度与环境建设,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创造支撑条件;提升城市品质,促进各类服务业发展要素的集聚.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进程中,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和区域制造业互动发展已经成为—种共识.迄今,比较中心城市服务业与其外围不同圈层制造业发展关系的研究甚少.文章选择杭州市及其外围的杭州市行政区、杭州都市经济圈和浙江省三个圈层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杭州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与三个圈层制造业发展的互动关系,并就如何发展区域生产性服务业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创新升级与南京服务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业创新升级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服务业发展的显著特征,并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南京服务业发展迅速,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服务业结构升级,传统服务业创新推动了服务业转型升级.通过比较国内城市现代服务典型产业的发展情况,本文分析了南京服务业创新升级的成绩与不足,并提出了一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时代城市与区域竞争的核心内容,南京作为长江中下游的中心城市、长三角次中心城市、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时期提出将"科学发展观"作为贯穿今后工作的指导思想.本文从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角度,分析、论证南京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战略设想.  相似文献   

5.
全球城市产业转型推动城市空间重构,城市经济服务化推动中心城区重新发展与城市空间扩张.目前我国国际化城市产业结构正处于优化升级之中.在地区性首位城市如上海、北京与广州等城市,服务业在城市产业结构中正在逐步取得主导地位,成为城市主导产业,从而推动城市产业空间与居住空间重新布局.国际化城市郊区化进程正在加快,城市建成区不断从中心向外围扩张,近郊成为人口密度增加最高的区域.中心城区成为服务业特别是生产者服务业的聚集地,在中心城区居住密度下降的同时,其产业密度却在上升,中心城区的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进一步密集化.  相似文献   

6.
服务业发展与城市转型:基于广东实践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广东不同类型的城市性质和主导功能,将它们的转型概括为如下四类:区域性中心城市转型、先发工业化城市转型、后发工业化城市转型、生态型城市转型。它们对应的核心目的分别是与周边地区之间形成深入的产业分工与合作、提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壮大临海工业和特色工业、寻找接替产业和潜在增长点。在推进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区域性中心城市应重点加强高级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程度;先发工业化城市应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中的FCB行业;后发工业化城市应以配套完善城镇功能为重点,注重促进公共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齐头并进发展;生态型城市宜重点发展节能和环保服务业、商贸流通服务业、生态文化旅游业。  相似文献   

7.
1990年代后期以来,以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为中心的长江流域四大城市群经济带的外向型服务业功能量和城市流强度均有很大增强,说明长江流域各城市间的资金、技术、信息等服务业交流逐渐增多,而实物交流正在逐渐减少,城市间的交通仓储邮电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教育广播影视业、科研综合服务业等生产性、消费性服务业日趋活跃.从中心城市及其邻近城市群连绵带发展的阶段与发育程度来看,长江流域各区域性中心城市及其城市群经济带,已经发展到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外向功能联系的较高级阶段.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省会城市却由于各种体制原因,中小工业企业大量消亡.与此相反,部分交通便利的农村地区却出现非国有中小工业企业却快速发展和企业的聚集.农村地区通过中小企业聚集及其相关服务业的发展,逐步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而且,其第三产业为生产服务的特征十分明显,并与省会城市在服务业发展上形成了分工.目前,要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力,扩大城市规模,必须调整省会中心城市对非国有中小工业企业政策,降低企业进入城市的门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为例,在界定生产性服务业的基础上,运用城市低保对象的就业弹性和投入产出方法对北京市的生产性服务业面向城市低保对象的就业吸纳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其直接就业效应与间接就业效应,并从结构偏离度的角度衡量了生产性服务业面向城市低保对象这个特定对象的就业增长空间。对于如何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提高城市低保对象就业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杭州市为例,论述了服务业是现代都市的支柱产业,发展服务业有助于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竞争力。对杭州市服务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服务业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大庆作为资源型城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内在要求.以空间布局结构为研究视角,分析大庆市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结构特征以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统筹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补齐大庆现代服务业短板等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大庆“十三五”现代服务业相关产业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时代城市与区域竞争的核心内容 ,南京作为长江中下游的中心城市、长三角次中心城市、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城市 ,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时期提出将“科学发展观”作为贯穿今后工作的指导思想。本文从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角度 ,分析、论证南京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战略设想。  相似文献   

13.
中国旅馆业的历史悠久,自周以来就出现旅馆的雏形,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变化,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面对国外同行业的竞争,我国的旅馆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作者试图通过对我国旅馆业的发展轨迹进行回顾,分析现状,展望未来。  相似文献   

14.
服务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模式的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服务经济时代,城市化概念无论在内涵还是外延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现代服务业向城市聚集构成了城市化的新内容.因此,城市化战略并不只是人口规模的城市化,更重要的是社会经济结构的城市化.探讨服务业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试图从服务业的视角来探索城市化发展的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5.
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杭州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新亮点,也是杭州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该文分析杭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制约杭州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提出优化杭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促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6.
为维持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推进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我国大规模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战略不应再强调工业生产的城市集聚,应以服务业带动中心城市发展,以服务业推动城市化,这也许是缩小城乡差距,以工业和相关服务业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17.
兰州地区速食业投资环境分析●魏晓蓉一、兰州地区速食业发展的综合评价现代工业文明在创造更多社会物质财富的同时,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而市场经济方式的取向使每个社会成员以牺牲家庭生活为代价,成为社会化大生产中的一个零件。这样家庭外饮食业与家庭外旅馆业一样...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城市经济转型与服务业结构升级的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球金融危机的出现,使得整个世界经济结构面临新的大调整。在相对较长的后危机阶段,我国的城市完全可以利用发达国家经济的迟滞发展,来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和对全球市场的控制能力,将自身镶嵌到全球生产网络中去,来实现转型发展。以服务业结构升级主导下的城市经济转型,应着力提高城市经济容积率,推动先进制造业与服务业协同并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服务业结构升级并重和加快建立内外贸一体化的城市商贸流通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9.
论生产性服务业对提升城市服务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服务业是典型的城市产业,它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之间是一种良性互动共进的关系。因此,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认为,在现代服务业中,生产性服务业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它的发展对提升城市的服务和辐射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实现城市现代化的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粗放式发展模式,造成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绿色转型正在成为我国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寻求未来经济增长的战略选择.绿色价值理念是城市绿色转型实践的重要前提,人口、资源、产业是影响城市绿色转型的基本要素,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是推动城市绿色转型的关键支撑.它涉及绿色农业、绿色工业和绿色服务业.推进城市绿色转型要推动现有产业结构绿色转型,构建都市化的绿色农业体系,构建集约化的绿色工业体系,构建高效的绿色服务业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