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本文通过调查了解到,黑龙江未成年人使用网络呈逐年上升趋势,通过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基本情况的分析,笔者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网络对未成年网民成长的四大影响并从三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王瑞 《大江周刊.城市生活》2012,(4)
网络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交流工具,给大学生提供了表达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和自身发展。要发挥网络德育优势,应利用好这个新载体,努力发挥网络博客在改变教育方式、整合教育资源等方面的特有优势,办好学生博客、教师博客以及师生互动博客。 相似文献
4.
青年网络政治人的无序政治参与是党和政府面临的时代挑战。当前,青年网络政治人群体在正向、优效引领政治网络化、社会化的同时,也展现出诸多不良现状:其分散性、隐匿性和自由性的行为特质促使不良政治舆情的产生,网络意见领袖和舆论制造者极大影响着普通网民的政治价值观,易盲目冲动和从众跟风的心理弱点导致其政治参与的非理性,以及在网络世界强烈宣泄现实不满而造成整体网络政治环境的压抑和躁动。因此,将青年网络政治人有效纳入统一战线,将其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顺利推进的助推力量,是统战工作亟需完成的使命。统战工作具有整合社会力量、推动政治参与有序运行的重要功能,因而是解决青年网络政治人无序政治参与的优势路径。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青年网民对于网络公共事务的参与热情为公共领域的形成提供了可能,然而这一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稳定性因素的干扰。文章以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概念为视角,论述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为网络青年公共领域的形成提供了媒体平台、参与主体以及理性批判的精神。然而,从当前网络的发展现状来看,网络公共领域的发展道路上仍然还有许多问题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6.
从政治认同感、政治信任感、政治效能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宗教信仰等方面对党外青年知识分子的政治思想和网络政治引领状况进行的调查发现,党外青年知识分子思想观念和价值倾向呈现鲜明的实用性,引领对象组织复杂致其政治思想意识呈现较大的不平衡性,教育背景不同致其政治理念呈现多元化和差异化,网络政治公共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协同教化机制缺乏。新时代应明晰党委领导责任机制,构建新媒体、融媒体等多维媒体矩阵平台,发挥技术优势,建章立制,发挥其政治引领功能。 相似文献
7.
民主视角下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效应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的核心要素。青年政治参与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中国民主建设状况与政治发展方向。青年政治参与先后出现过计划经济时代的政治动员型参与、市场经济时代的利益趋动型参与、网络时代的自我表达型参与三种类型。青年是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主体,由于网络自身的适时性、便捷性、交互性,再加之现实政治参与渠道的狭窄,在网络空间的青年政治参与表现出迥异于物质世界青年政治参与的活跃性。网络政治参与是青年政治参与新的增长点,不过其自身也存在着非理性、失范性、网络民粹主义、网络谣言等负面效应。为此,构建引导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政策与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9.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4,(13):216-217
在信息技术的引导下,网络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网络政治环境的稳定是国家稳定的重要前提,是民主进程的助推力;而网民作为网络政治环境参与的主体,其政治心理对网民政治参与行为选择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正确分析网民政治心理,努力考量其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力求解释网民政治心理的负面影响,找出合理的解决对策,让网民政治心理对我国民主政治起到推波助澜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使青年学生的政治意识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对政治角色和结构、角色承担者、具体公共政策等政治主体知识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当代青年学生的政治意识状况呈现非均衡的结构。具体而言,青年学生政治认知程度比较高,政治情感大致居于中间位置,但是政治评价却相对较低。这种状况表明学校教育在青年学生政治社会化中具有“单面”性,家庭和社会的政治社会化更会影响青年学生的政治意识形成。因此,当代青年的政治意识塑造要从“教育社会化”、“法律社会化”和“政治社会化”三个角度进行,同时要补充更加符合市场经济和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青年经历了20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也正经历着更为深刻的变革,在当前新的社会经济形势下,为了真实、准确地了解黑龙江青年思想政治情况,以促进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共青团黑龙江省委青年思想政治状况调研组对全省各市(地)企业、学校、农村、商服、机关、技术管理层中的青年以及团组织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采取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座谈会等形式。问卷调查共发放青年问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青年政治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价值取向是决定一个国家青年价值取向发展方向的重要构成要素,本文通过考察俄罗斯青年对待改革、对待政治制度、政治思潮、领袖人物的态度以及参与共青团和青年联盟组织的活动等问题,以期较为全面和准确地把握俄罗斯青年的政治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当代青年研究》2020,(5)
作为强国一代的青年,其人心向背成为党稳定执政基础的关键之一。通过对青年的调研发现,在道路取向方面,青年认同与担忧并存;在理论取向方面,意识形态淡化且思想多元化发展;在制度取向上,青年将权力合法性视为现实的必然结果,形成一种功利化评价,注重实际获得而非口号;在文化取向上,青年更加认同强国家形象,但对核心价值、信仰等方面呈现了较低的关注度;在自我政治角色上,政治参与感较低,表现了一定程度的政治无意义和低效能感。从整体看,新时代的青年政治态度呈现出臣民—参与型政治文化类型,无政治阶层广泛存在,但青年的政治参与和表达意愿更为积极和强烈。由于在场空间中缺乏必要的渠道和路径,缺场空间的广泛参与成为主要方式,但因缺乏引导和监管,非理性化参与和表达引发诸多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新世纪新阶段,随着各项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青年的政治参与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这些变化既有经济的原因,也有历史、文化和教育的因素.为此,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青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青年政治社会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年的社会适应性,甚至关系到社会政治的稳定,然而由于社会环境、家庭和学校教育以及青年自身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青年政治社会化的障碍,影响了他们的政治社会化效果。 相似文献
16.
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青年大学生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本文对近十年来国内有关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概括总结,并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思考,以期能够对青年教育工作起到借鉴和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万宁宜 《青春岁月:学术版》2021,(2)
马保国事件在近期网络上引发热议,从深层来讲体现了当代青年网民剩余注意力被剥削的现状.剩余注意力剥削的理论渊源就在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在当代已经实现了时间向空间的转向,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时空观.剩余注意力指的是当代网民在浏览中贡献的对于信息超出应有,被营销号占有并借由创造流量与经济价值的注意.从宏观维度看,以马保...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台湾青年在政治态度上呈现出对政治问题冷漠的倾向;在政治行为上,表现为对政治生活的疏离与逃避。台湾青年之所以表现出明显的政治冷漠倾向,有着深层次原因,主要包括台湾当局政治统治合法性相对不足,台湾青年政治效能感及政治信任感低下,个体生存压力影响及群体利益诉求的边缘化,"非权威化"的价值取向及主体意识的凸显,以及台湾政党组织力量衰落及主要政党竞选政纲趋同化等。只要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台湾青年族群的政治冷漠倾向还将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19.
网络文化暴力就是在网络空间中,其行为主体在种种特定政治原因或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在对抗的权力以及权力的流动关系中,利用各种符号,对受体的身心、权益实施文化影响,进而动摇受体态度、观点和立场的一种有组织或非组织的、自觉或自发的、有目的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网络文化暴力呈现出非理性、偏激。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对网络文化暴力进行研究,指出网络社会的主要参与者,以80后为代表的青年网民应选择自律的心灵态度,注重网络法律与道德自律意识的培养,加强对网络文化负效应的自觉过滤,摈弃网上垃圾符号,为创建真善美的网络文化环境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青年文化对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有很大的影响。青年文化中的消费文化、网络文化、浅阅读文化潜伏着削弱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因素。因此,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导青年文化建设,形成建设青年文化的合力,遵循青年文化建设中的客观规律,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