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2 毫秒
1.
乔姆斯基提出句子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学说。王希杰又发展为汉语复合词也有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汉语谐音趣难词这两种结构不一致的情况更复杂,是对王先生论述的补充和支持。  相似文献   

2.
作家阿城在《棋王》中以叙述者“我”逐步发展的视角来观察和叙述主人公王一生的棋道与处世之道 ,通过表层结构“我”从寻道到悟道的过程逐步揭示出深层结构中叙事主体的价值取向 ,使文本中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在相互较量和征服中达到一种平衡与和谐 ,这种叙述方式使文本体现出深层的内涵并具有极强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3.
辞格可以分为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两部分。深层结构为语言常体,表层结构为语言变体。由深层结构向表层结构的转化,要受语境和转换原则(联想原则、功能原则)的制约。分析辞格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可以判定一个不合常规的语言搭配是病句还是辞格,如果是辞格又是什么样的辞格。  相似文献   

4.
对名词结构歧义的生成研究是在一个完全脱离语境的情况下来看语言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有限的句法和词汇和无限的表达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语言结构岐义。生成语法一直在谈论结构歧义,但很少涉及名词结构歧义研究,名词在其深层结构中可以被解释两种身份:名词和名词中闻结构。根据表层结构到深层结构的口一移动理论以及对名词中间结构的定义可以研究名词结构歧义的定义、检测方法及其生成机制,名词歧义有名词多义歧义即词汇歧义和名词结构歧义之分。名词结构歧义是同一名词在深层结构上具有两种身份,即名词和名词中间结构,而这两个深层结构在转向表层结构时会在特定的语境下产生歧义。名词结构歧义的生成机制是因为在深层结构中的名词在生成表层结构时产生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身份,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解释,从而产生了名词结构歧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从结构与意象两个方面对苏童的长篇新历史小说《碧奴》进行分析,探讨其叙事策略,发现它有着表层结构平衡而深层结构不平衡的特点,同时探讨"碧奴"这一人物形象和"泪水"这一意象在推动情节发展方面的功用,进一步揭示其中所蕴含的文本主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从结构与意象两个方面对苏童的长篇新历史小说<碧奴>进行分析,探讨其叙事策略,发现它有着表层结构平衡而深层结构不平衡的特点,同时探讨"碧奴"这一人物形象和"泪水"这一意象在推动情节发展方面的功用,进一步揭示其中所蕴含的文本主题.  相似文献   

7.
指代歧义是指句子一个成分可以分别指代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的人或事,从而造成一个句子可以作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依据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过程是产生指代歧义的所在,原因是深层结构是大脑要表达的思想,不会产生歧义。对歧义的讨论是根据语言结构本身及句子中的词组成分的阿尔法移动这一转换生成角度来探求结构歧义由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产生机制,在完全摆脱语境的条件下探求指代歧义产生的根本原因。这是因为只有语句结构本身提供了产生歧义的可能性,这种指代的结构才会在一定的语境条件下产生歧义。管辖约束理论指出在分析指代歧义时显示出一种指代管辖约束关系,其次,在结构歧义分析中,乔姆斯基的约束理论应用于指代歧义的分析,并在控制理论中的地方域的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句内外域和句外外域两个概念,这对于代词在域内或域外找到其两个或两个以上所指提供了证据。从语言本身局限性上讲是指代歧义的产生是由于深层结构被转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表层结构。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政府体制与政治文化分属于政府系统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它们之间是一种非线型的交互作用关系,表现为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深层结构规范、调节和复制表层结构的形成,表层结构为深层结构提供外在的保护层,维持内核的稳定性。因此,政府体制的改革离不开政治文化的革新和转型。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句子结构中的主语的比较,来探讨造成这两种语言表层结构差异的语言哲学机制。本文从位于语言结构表层的主语对比入手,从形式、位置、功能和语义四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然后进行了表现法中间层对比和思维方式深层对比。  相似文献   

10.
<正> 语言作为一个代表意义和概念符号所组成的系统,它可分为两个层次,即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其中深层结构决定语言所表达的意义,而表层结构决定表达意义所采用的语言  相似文献   

11.
文章宏观结构有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之别。前者是语义结构,由主题支配;后者是形式结构,由功能支配。文章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信息媒介,深层结构表现作者的意图,表层结构引导读者的阅读。在读者导向和功能驱动下,一些有明确表达目的的文章逐渐形成了程式化的表层结构,即文体结构。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传统园林与书法审美文化同构的文化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园林与书法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两者在艺术发展的历史中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文章旨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突破门类艺术之间进行表层的相关性研究的局限,更进一步地去挖掘两者生发的文化背景。通过将园林与书法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从文化结构中的表层和深层结构两方面对园林与书法之间的审美文化同构性进行了由表及里、由外而内、由显而隐的探讨,挖掘出两者共同的文化基础,以期通过这样的研究丰富园林审美的文化内容,从而有助于准确地把握并发挥园林与书法交融贯通的审美文化同构关系在园林创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英语中的两种提升结构--主语提升结构和宾语提升结构及其句法模式进行探讨,分析其深层结构的主语或宾语是如何经过转换提升为表层结构的主语。同时指 出,提升结构理论能帮助我们解决许多实际问题,更好地掌握英语。  相似文献   

14.
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理论涵盖了社会学、语言学、人类学、历史学、文艺批评、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众多社会学科 ,并且在其中的一些学科引发了重大变革。多视角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理论对于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层次结构和线型结构是英汉句子结构的根本差异。文章拟从这一差异出发,通过对《大卫.科波菲尔》两种译本中的部分译例进行分析,揭示翻译腔这一翻译通病在结构层面上产生的根本原因,指出打破英语句子的层次结构并按流水句重组译文是确保译文地道的根本策略。  相似文献   

16.
从语言事实入手,把“有+VP”分为两类:一类能受程度副词修饰(“有+VP1”),一类不能受其修饰(“有+VP2”)。主体部分对这两类结构在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力求解释造成两类结构与程度副词结合状况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述宾结构和主谓结构之间的变换是有条件的,并且变换前后语义会出现差异一是语义重心有所转移,二是信息储量多寡不同,三是语义关系发生变化.这两种结构变换的作用大致有三点一是使语义更为突出,二是使语言更为流畅,三是使声律更为和谐.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在二元结构的反差中可以起到缩小反差的作用,作为区域增长极,它可以先是一个制造业基地,而后变成一个小城镇,继而发展成为一个大中城市,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和脑体差别。正因为产业集群可以缩小差别,所以,它能够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二元结构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9.
把一个人拥有的社会关系和参与的社会团体作为生活结构的构成要素,来考察城乡居民的生活结构,可以发现:越是农村特征显著的地区,居民的生活越依赖于非正规性社会关系;城乡居民都没有积极地参与社会团体,生活结构主要由以亲戚、邻居为主的非正规性社会关系构成;城市居民因形成的社会关系少,又没有积极地参与社会团体,因此与社会结构的结合相对松弛一些;城乡居民拥有的社会关系和参与的社会团体因个人社会特征而不同。这种差异是由于社会结构的变动在城乡间、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物质领域和意识领域不同步,以及城乡居民在社会结构中的不同位置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国北京和日本东京两个城市的人口普查数据比较分析可以发现:表面上看,两个城市在关联社会阶层结构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及职业结构三个层面存在相似形态,但实质上存在结构性差异。这主要体现在:与东京相比,北京的人口结构处于不稳定的变动期,且在就业年龄结构上更具年轻化特征;第三产业发展仍较滞后,中低端产业的从业人员比重较大,且行业间的分层化较为明显;"白领"从业人员相对较少,中低端"蓝领"职业者相对较多。由此可以推测,北京与世界城市东京相比,在社会阶层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异,北京的社会阶层结构仍处于变动期,且距"橄榄型"社会形态还有一定差距,北京的社会阶层结构仍需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