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只有根植于趣味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语文教学趣味化,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希望趣味教学能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能真正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动力,能真正激发学生热爱语文,享受语文的激情。  相似文献   

2.
音乐是美的产物,是通过声音来表达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各种愿望和情感。在音乐进行过程中,人的思想认识、喜怒哀乐等,都得到充分的展示与表现。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有责任让学生了解如何去体验音乐、感受音乐,使他们的情感得到释放并引起共鸣,从而达到真正的喜爱、理解音乐。因此,许多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探索,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使学生通过切身体验激发情感,学习音乐文化知识,并在自己的体验中尝试创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精心设计,以感引情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门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不可缺少的一…  相似文献   

3.
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应培养“能够接受知识、积累知识并且能够创造知识的‘求智’型人才”。所以,在今天,任何的“灌输”教学都将黯然失色。只有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才能适应社会与时代的要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语文作为学习和研究母语的学科,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着其他学科不能比拟的普遍性和实用性。唤醒学生语文学习的主体意识就有着更为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民  韦开寅 《金陵瞭望》2009,(21):81-81
溧水县第二高级中学“年纪”不大.但内涵丰厚;教师队伍年轻,但专业素养较高。无论谁走进这所学校.都会感受到一种别致之美.一种深邃之美.暗暗涌动的一种锐气更是让人激情澎湃。学校用丰富的情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尽情地挥洒教育激情,其实是对知识本身的体验、融人与感动。而情感教育泛起的涟漪、则是一种精神饱满状态的魅力课堂.收获的浪花是学生心有灵犀的融通、轻舞飞扬的创造。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把自己的知识、体验、情感外化的一种形式,是学生知识重组、创新的过程,因此,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沃土。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特别重视鼓励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在巧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6.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道德,只有当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由此可见,在品德课程的教学中,要让"体验"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借助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  相似文献   

7.
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语文教师只有具备美的情感,美的感受力,以美的语言再现美、激发美,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入境、生情、悟道,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们不妨也可以这样说:只有能够让学生体验到生活情趣,享受到作文快乐,才是真正的作文。去年我对学校一个班近50人的同学作了调查,结果令我们语文教师深感不安,其中乐于写作文的仅有7人,其余的有的干脆写上“不喜欢作文”。  相似文献   

9.
加强美感教育,将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和学生的课余括动中去,是中师语文教改的重要内容之一。美育需要借助于鲜明生动的美的形象,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使学生的心理结构得到和谐的发展,以期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的小学教师。中师《文选》教材的大部分,如诗词、散文、小说、寓言、童话、报告文学等等,都是美育的载体。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这些课文,应该包含着美育。 语文教学需要情感的交流,需要主客体之间融洽的关系。感性、想象、激情、兴趣是语文教学得以成功的基本条件。当理性分析化为对美的形象把握,当教师气氛有了节奏和韵味,当师生之间的关系变成一种交流关系时,知识的传授与领会,便变得容易和轻松起来  相似文献   

10.
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加强情感训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实践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多读才能达到心灵的体验和感悟。朱白清先生对此也深有体会,他指‘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所以说,文本中的情感体验是一种赏心悦目的怡情心理状态,只有通过在学生的不断品读中,  相似文献   

11.
审美教育,是通过美的事物或形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审美理解力、审美鉴别力和审美创造力的教育。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教材、课堂活动中寻找美、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进而学会表现美、创造美,得到美的陶冶,使语文教学达到寓美于教,寓美于学,以美育人的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小卫 《新天地》2011,(7):44-44
新课程教学课堂提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实现知识的重新构建,在问题中探究,在探究中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并获得学习能力。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课堂不应是学生复制知识的加工厂,而应成为展示他们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的舞台。  相似文献   

13.
“文艺是依据美的法则而创造的。”———马克思自古至今,一篇篇名作之所以脍炙人口,是因为作品饱含着作家文人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和生命。一切成功的文学作品都是作家审美的结晶。语文课本熔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语言美、思想美、艺术美为一炉,语文学科是最富有美感的课程,这是它区别于其他科目特别是理科课程的最主要的因素。所以,语文教学应该唤起学生对课文美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课文的美。语文教师不能仅仅采用理性分析的方法来进行语文教学,语文课堂不应该成为语文知识的冷静甚至冷漠的介绍,更不应该成为机械…  相似文献   

14.
情感,做为非智力因素的核心成分,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历史课教学上,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能否激发学生的学史热情,情感因素尤其重要。因此,必须研究情感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提高情感教学的自觉性。 一、以理激情。知识越丰富,懂得的道理越深刻,情感将会越深厚。学生从学史中,认识到我们的祖国是伟大的,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这种情感是外部的、波动的、未被意识的情绪表现,要使它逐渐转化为内部的,主动的、自觉意识到情感体验,而促使这一转化的关键就是明理。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当学生产生了一定的情感认识及相应的情感共鸣时,教师应积极引导他们进行抽象的概括,把某种情感引导到对历史观的思考之中,使他们在感情认识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这样,在明理的基础上激发情感,在激情中渗入明理。理冲有情,情中有理,所明之理融入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更具有感召力与说服力,所激之情,反过来促使学生对客观事物认识更深刻。  相似文献   

15.
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最大程度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让人在最佳状态下理解和掌握知识。良好的情感体验会促使知识的掌握,而知识的积累无疑会使良好的情感程度加深,而语文又是一门典型的包含情感因素的学科。所以,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而语文教师对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质,良好的性格,健全的心理素质等情感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阅读教学中只有渗透审美教育,才能融阅读与审美、感性与理性、知识与能力、智力与情感于一炉,才能使学生透过优美奇妙的语言文字,感知、领略和欣赏蕴含于教材中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日益重视美育的作用.传道授业的语文教师,不仅要有广罅的语文知识,还要有美好的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从而使自身具有多方面的审美能力,以便去发掘语文教材中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并运用完美的教学艺术对学生进行审美的教育,使学生在情感愉悦中获得语文知识,同时,也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出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一、语文教师的道德审美力和学生的审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活动中,不仅需要师生追求真理的同频共振,而且还需要师生情绪生活的情感共鸣,这样教学才会生动活泼,饶有趣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巧谩情境,缩短学生与文本之问的距离,创造一种情感氛围.通过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与作者产生心理的共鸣.从朗读、激疑、故事、课本剧、电教媒体五个方面为切入点,简单介绍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  相似文献   

19.
情感是作文的原动力,只有引发学生的写作冲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情感,才能使师生在愉悦的写作氛围中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在激情满怀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使作文教学富有生命力。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情感培养.丰富、点燃学生情感的火焰,激发他们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乐于作文。现就自己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谈谈做法。  相似文献   

20.
实施语文素质教育,必须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加强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有其现实依据,是由语文教育的现状所决定的,同时也是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所要求的。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情感,要创设充满激情的教学环境,要切实重视学生自身的情感作用,善于挖掘教材内在的情感因素;此外,教师自身情感因素的发挥也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