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世芳 《西藏研究》2004,(3):118-120
目前 ,社会上对藏族传统文化的评价众说纷纭 ,褒贬不一 ,甚至出现了全盘否定或一味吹捧的武断结论。本文从藏族文化、传统及传统文化的角度切入 ,对藏族传统文化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2.
王万宏 《民族学刊》2017,8(4):35-38,105-107
藏族网民对数字图片、视频、歌曲、影视、游戏和小说等网络文化的喜好使得他们形成了网络文化的使用习惯、特点以及强烈的网络文化认同感.藏族网民在网络文化载体手机化趋势和网络文化消费娱乐化倾向与其他民族的网民保持着一致性.但在网络文化认同上则表现为更加喜欢选择藏族网络文化产品;更加积极参与到对涉藏网络文化传播内容、方式的肯定、批评和建议中;更加倾向于由藏人自己主导、创作的网络文化作品;强烈希望涉藏网络文化创作和传播过程中对藏族文化习俗的理解和尊重.网络为藏族文化的传播和保护带来了新的机遇,更重要的是在藏族网民心中逐步建立起了网络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3.
藏族是我国分布地域较广的一个民族,除西藏自治区外,在甘肃、青海、四川、云南等省都有较大的:分布范围。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各地藏族在保持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上鲜明共性的同时,又在:具体生活场景和行为方式上表现出各自的独特个性。这些内容丰富、色彩斑斓的地方特色文化,是藏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对于藏族历史的研究,除了从通史的角度进行宏观综合研究外,从各个藏族区域甚至各个藏族部落的角度进行分区分层研究也非常重要。可喜的是,近十年来国内藏学研究界推出了《中国藏族部落》、《青海藏族史》、《甘肃藏族史》、《甘肃藏族通史》、《甘肃藏族部落社会与历史研究》等一批藏族区域史、部落史专题研究成果,大大地将藏族历史研究引向纵深,  相似文献   

4.
"说唱"是藏族民间文化传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从藏族文化的发展来看,藏族的说唱传统或者口耳相传的文化传播方式源远流长。从传说时代到近代,甚至现当代,数千年的历史进程,经过了"仲""德乌""苯"时期的口传人、游吟诗人、"疯狂者",到高僧大德的讲经说法、民间艺人的说唱表演,这种文化传承方式不仅从未终止过,而且传承有序。无论是寺院教育,还是民间艺人说唱,学院与民间、高僧与草根、口头与书面,虽然有很大的差异性,却一脉相承。《格萨尔》史诗说唱传统与藏族文化传统传承方式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都源于藏族文化传统的内在规定性,是文化整体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牦牛图腾型藏族族源神话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说到藏族族源神话,人们往往只提到记载在藏文史书中“猕猴变人”的神话。大概是由于“猕猴变人”神话与科学意义上的人类起源学说不谋而合的缘故吧,所以这则神话格外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被公推为藏族起源神话。但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从藏族的形成发展和地域关系来看,藏族文化是一种综合复杂的文化现象,它的原始文化同样也是综合的,多层次的文化。我们不可能用一种文化层次的代表来概括整个藏族文化;一组神话也难以反映藏族古代起源神话的全貌。我们知道,吐蕃时期最早发展起来的部  相似文献   

6.
论吐蕃时代的藏文翻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一个多世纪以来,藏学成了国际上东方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藏族古代翻译则是藏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可是国内的藏学刊物介绍研究藏族翻译史则似乎显到冷落。然而,藏族翻译遗产,是否就那么贫乏、落后,无几可谈?笔者于浏览藏族古代翻译文献之余,深感其翻译自有特色,在世界译坛独树一帜,似不可妄自菲薄。藏族的翻译事业具有悠久的历史。自创制藏文以来千余年的历史长河里,那些杰出的王者精心组织大学者、大译师门孜孜不倦地在自身文化的基础上大量吸收、引进了其他先进民族的灿烂文化知识,极大地丰富了藏族文化。《甘珠尔》和《丹珠尔》,又称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文化人类学理论,提出一个假设: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得藏族社会中兄弟关系比较亲密.是所谓"优势亲属关系",因而兄弟倾向于不分家甚至共妻,由此发展出藏族的一妻多夫婚俗.另外,藏族以超自然为中心的"文化传统总取向"使得人们淡化血缘关系,也促使了一妻多夫婚俗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我国传统文化底蕴较为深厚,并且所涉及的范畴较为广泛,音乐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并且占据着重要地位。藏族音乐文化是我国音乐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就现阶段来说,藏族音乐经久不息,并且在我国,藏族音乐文化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藏族歌曲传唱范围越来越广泛,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在藏族音乐蓬勃发展的过程中,藏族音乐文化的深度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藏族音乐文化历经原始社会的萌芽、吐蕃时代的发展、元朝统一鼎盛时期、五世达赖的繁荣等,具有浓厚的音乐文化底蕴,积极对藏族音乐文化资源进行研究分析,是将藏族音乐发扬光大的主要途径,文章主要以藏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为切入点,积极对藏族音乐文化资源开发进行研究分析,希望能够推动藏族音乐文化的持续发展,实现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导论很多世纪以来,佛教深深地植根于藏族的生活和文化的各个方面,同时也有数以方计的藏族僧侣和大德喇嘛根据佛陀、菩萨和功德成就者的教义进行修持,而且还著有涉及佛教各个侧面的大量的文献。甚至佛教教法也渗透到了藏族社会的各个方面,并为藏人的整个生活定下基调。佛教,作为一种居统治地位的因素,藏族的生活、历史、文化及其文献著作也无疑会受到它的影响。更有甚者,公元七世纪由于佛教文献的大量翻译使  相似文献   

10.
在藏族的传统文化中,藏族舞蹈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藏族舞蹈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民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另一类是宗教舞蹈。宗教舞蹈是在祭祀礼仪中才会跳的一种舞蹈,大多是为了祈福,这也符合了藏族"多神崇拜"民族信仰的特点。藏族舞蹈是藏族人民生活发展的缩影,沉淀了藏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以及民族的信仰,成为了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藏族舞蹈随着整个藏族民族的发展而发展,在这发展的过程中,宗教文化对藏族舞蹈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大的影响,正是因为藏族宗教文化的独特性,才创造出了现在的藏族舞蹈,本文我们将对宗教文化和藏族舞蹈进行分析探讨,看看宗教文化对藏族舞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传统文化底蕴较为深厚,并且所涉及的范畴较为广泛,音乐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并且占据着重要地位.藏族音乐文化是我国音乐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就现阶段来说,藏族音乐经久不息,并且在我国,藏族音乐文化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藏族歌曲传唱范围越来越广泛,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在藏族音乐蓬勃发展的过程中,藏族音乐文化的深度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藏族音乐文化历经原始社会的萌芽、吐蕃时代的发展、元朝统一鼎盛时期、五世达赖的繁荣等,具有浓厚的音乐文化底蕴,积极对藏族音乐文化资源进行研究分析,是将藏族音乐发扬光大的主要途径,文章主要以藏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为切入点,积极对藏族音乐文化资源开发进行研究分析,希望能够推动藏族音乐文化的持续发展,实现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发展.  相似文献   

12.
泽拥 《中国藏学》2007,(3):91-100
同英国一样,19世纪的法国也同中国藏族地区有相当的历史交往,藏族文化通过传教士、冒险家、旅行者、外交官、藏族文化研究者等不同职业的人得以在法国传递。到世界局势动荡的20世纪初,法国出现了一些与藏族文化相关的文学创作,自此藏族文化以象征性的形式进入到法国人的意识中,这是长期以来法国接受藏族文化的一个结果,同时也反映出法国人对藏族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3.
青海玉树州经济贫困,但资源富足,特别是其藏族传统文化资源具有独特的个性和十足的魅力。地震灾害给玉树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破坏,灾后重建则要十分关注物质文化重建及藏族传统文化的保护。这种重建要在解决面临的现实的具体问题的基础上,把传统文化保护置于宏观的经济发展中予以考虑,要重新考量旅游业和畜牧业在地区发展、生态平衡、文化保护这些目标中应有的位置,在灾后重建中特别突出二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藏族自古以来就是喜歌善舞的民族,大自然造就了藏族人民优美的歌喉,矫健的体魄,悠久灿烂的高原农牧文化和劳动生活则是他们即兴歌舞创作的源泉。  相似文献   

15.
甘南藏族的风俗习惯是甘南藏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一种反映,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着甘南藏族的生活方式、历史传统和心理感情,是藏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藏族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对甘南藏族在服饰、饮食、居住、生产、婚姻、丧葬、节庆、礼仪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喜好、风气、习俗进行初步探讨,尚祈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6.
再论藏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通过大量的文化现象就藏族传统文化的开放性和地域性特征作了介绍分析,认为藏族传统文化的开放性是藏民族与异族长期交往的产物,而地域性则受到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及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川甘交界地带的主要民族白马藏族与羌族、藏族等民族长期毗邻而居,在文化方面相互习染。作为民族文化主要组成部分的白马藏族服饰,既有体现独特民族个性的一些文化符号的传承,同时又不乏临近民族服饰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与融合。对白马藏族服饰与藏、羌民族服饰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更为准确地认识白马藏族服饰的基本特征与文化内涵,并由此深入了解白马藏族的民族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8.
藏族当代文学,也可以叫做藏族社会主义文学,或者称为藏族新文学。就其创作时间而言,从1949年至1984年只有三十五年,周藏族几千年的民间文学创作和一千多年的作家文学创作相比,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短暂的一瞬;就其作品的数量而言,无论是几十行几百字的短诗短文,还是洋洋几十万言、几千行的长篇巨制,显然是也比不过浩如烟海的藏族民间文学作品和汗牛充栋的藏族古代作家文学作品;就其作者的文化修养和创作实践而言,绝大多数不是知名学者,从事文学创作多则二十几年,少的只有三、五年,基本上是初出茅庐,是名副其实的藏族文学新兵。但是,藏族当代文学代表着藏族文学的一个新纪元,标志着藏族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具有许多新的特点,值得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9.
平原  张妍 《中国民族博览》2017,(12):143-144
在藏族的传统文化中,藏族舞蹈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藏族舞蹈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民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另一类是宗教舞蹈.宗教舞蹈是在祭祀礼仪中才会跳的一种舞蹈,大多是为了祈福,这也符合了藏族"多神崇拜"民族信仰的特点.藏族舞蹈是藏族人民生活发展的缩影,沉淀了藏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以及民族的信仰,成为了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藏族舞蹈随着整个藏族民族的发展而发展,在这发展的过程中,宗教文化对藏族舞蹈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大的影响,正是因为藏族宗教文化的独特性,才创造出了现在的藏族舞蹈,本文我们将对宗教文化和藏族舞蹈进行分析探讨,看看宗教文化对藏族舞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藏族的宗教和文化能否永存下去,主要靠藏族自己,尤其要靠正在成长的藏族年轻人。藏族的宗教和文化要发展,不能仅靠年轻人的勉强和偏见,而要对藏族宗教和文化有一种良好的觉悟。成长的藏族年轻人能不能对藏族宗教、文化和历史有深刻的认识,一方面有赖于年轻人自己的追求,更重要的是有赖于对藏族宗教、文化和历史有研究和见地的老一代学者们对年轻一代的培养和指导。 在此我就把藏族文化的渊源及历史,简要的告诉给成长着的藏族年轻人,如果想知道得详细一点,不妨参看我写的《猫眼宝石串链》一书。 一、藏族 通常认为,藏族属黄种人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