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远望近观“民族村”王平早在十八世纪,瑞典语言学家和历史学家哈契利乌斯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开创了世界上最早的露天博物馆,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民族文化村。民族文化村在国外风行一百多年之后,我国才兴起一股修建民族文化村的热潮。1986年贵州首先在红枫湖着手创...  相似文献   

2.
民族文化村寨旅游是贵州旅游业的重要支柱,它给当地社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在对贵州民族村寨进行文化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诸如缺乏科学规划、品牌意识不强、旅游产品不能充分彰显民族文化内涵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该省民族文化村寨旅游业的稳健发展.为此,本文以民俗文化的地域特色为切入点,从旅游者的心理、民族文化村寨旅游产品、民俗旅游商品、旅游管理与经营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相关措施和发展对策,以实现贵州民族文化村寨旅游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高度和谐,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根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要求,结合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目前贵州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建设的重点是抓“一个中心、两条主线、三个文化旅游区、四个主导产品”。 一个中心:即把贵阳建成贵州文化旅游的中心。与贵阳市境内的红枫湖、百花湖、花溪公园等国家级、省级风景区的建设配套,开发息烽集中营、青岩古镇文化和民族风情资源,利用苗族“四月八”节庆举办大型旅游促销活动,在贵阳建设像昆明“民族村”、深圳“锦绣中华”式的贵州民族文化村,集全省民族文化精华于一村,增添贵州旅游的特色,形成新的品牌。同时,以民族文化宫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杨杰  马伟茗 《西藏研究》2023,(1):41-48+156-157
“文化旅游”是旅游类型的一种分类范畴,核心在于“文化”,功能在于实现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文化价值的传播传承。处理好对文化的内涵解码、艺术化呈现和满足市场需求的商业运作后,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及其经济效益诉求自在其中。对于像西藏这样的边疆民族区域,以文化旅游承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尤为重要。当前西藏文化旅游业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包括“文化偏颇”、“文化浮掠”、“文化失真”等现象。从文化旅游业的特质、功能理论视角出发,可以得出应高度重视“树立共同体精神承载理念,重点开发共同体文化资源,打造共同体文化旅游品牌”的结论,从而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5.
国内不少城市耗巨资兴建模仿式民族、民俗文化景观,对此,我向来心存疑虑:花一大堆钱造出个“假玩艺”来,能否令人向往,“热”得门庭若市呢?会不会劳民伤财不讨好?然而深圳锦绣中华公司民俗文化村以他们出色的表现,让我疑虑顿消。民俗文化移居城市可以变为旅游业的大支柱,关键是如何把这本戏唱精彩。步人深圳民俗文化村,只见游人如织,笑语喧喧,鼓乐歌星,热闹非凡,20多万平方米的民族村落处处绿叶似波,繁花似锦;24个各具特色的民族山寨,茂树掩映,天工巧夺,此起彼落的民族节目将56个民族风土人情艺术化地展示得淋漓尽致,惟…  相似文献   

6.
海南中部旅游全线告急!海南省以通什市为中心的中南部山区是著名的黎苗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和一些有识之士依托当地优势,结合海南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旅游业,建成了一批颇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旅游景点。民族博物馆、涉外酒店等设施,成为海南省重点景区之一,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然而,近两年来,随着海南东线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海南旅游市场无序竞争加剧,中部地区旅游业效益大幅滑坡,游客人数锐减,对海南中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了十分不良的影响。据通什市旅游局统计资料表明,通什市1996年共接待入境旅游者66.7万人次,其…  相似文献   

7.
《民族论坛》2012,(10):67-68
近日,在今年举行的第五届中国生态文化高峰论坛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亨章村、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地笋村被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授予“全国生态文化村”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五岭”中的都庞岭西岭山余脉山旁,有个“六多”文化村。它就是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城北镇凤溪屯村。该村始建于元末。其街道门楼、祠堂、寺观庙宇、桥梁等古建筑物较多,在富川境内较为罕见。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旅游业一步步发展壮大,特别是在邓小平同志关于“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一系列重要指示的指引和在国际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下,我国旅游业实现了从“事业型”到“产业型”的转变。通过20多年的奋斗,我国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到“亚洲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0.
汪太贤  袁士杰 《民族学刊》2019,10(6):71-77, 130-132
“中华民族”一词入宪,具有极为重要的政治与学理意义。就政治意义而言,“中华民族”入宪,有助于提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助于最具包容性地扩大爱国统一战线,为维护国家统一提供坚实的宪法基础。就学理意义而言,作为“多元一体格局”的中华民族,在现行宪法中,向上承接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向下联系着“全国各民族”乃至于“中国人(民)”。既关系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政治共同体的凝聚,也关系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治理体系的规范化。因此,“中华民族”入宪,除具有重要的宪法修辞意义之外,更加为宪法学塑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共同体提供了较为便利且恰当的上位概念。对“中华民族”展开分析,既具有丰富的宪法学学理意义,又具有极强的现实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湖北景阳是个自然、文化生态资源极其丰富的少数民族社区,由于清江水布垭电站的建设,景阳新镇的移民搬迁,即使景阳口传及非物质文化面临着传承的危机,又是构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生态村、发展旅游业的绝好时机。选择好民族文化生态村建点模式;认清旅游业的发展将带给社区文化的影响;维护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可为建立西部民族文化村,谋求西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可借鉴的范式。  相似文献   

12.
从“两个共同”到“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理念深化,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各民族共同富裕的目标衔接,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向“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融入勾勒了时代背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所以能够嵌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乃是因为其已经实现了属性“聚合”,集政策属性、制度属性与规范属性于一体,演化出独特的法治新功能。鉴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内含着立法现代化、司法现代化和执法现代化三个主要环节,面向未来,需要分别通过“技术在场”“方法在场”和“价值在场”三重变革,延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密切合作机制,在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五岭”中的都庞岭西岭山余脉山旁,有个“六多”文化村。它就是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城北镇凤溪屯村。 该村始建于元末。其街道门楼、祠堂、寺观庙宇、桥梁等古建筑物较多,在富川境内较为罕见。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宗族是连接国家与地方的文化纽带。通过对海南临高吴氏宗族文化实践及其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机制进行阐释,认为吴氏宗族在祖先崇拜中对博学的尊崇,族谱修订仪式中基于学识的宗族地位和身份确立,宗族教育中基于道德伦理、礼俗互动的宗族惩戒和表彰,以及冼夫人信仰文化体系下“地方文化共同体”的建构,突出展现的是重教兴学、崇德、行善、互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在吴氏宗族文化体系中,宗族成员的祭祀仪式和宗族制度体现出对国家的心理认同、情感维系和互助、共治观念,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驱动力;从古代儒学观念嵌入下的民族交往,到冼夫人信仰体系下地方文化共同体建构,再到临高“村人”文化体系的形成,体现了中原文化和地方多元民族文化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心理等各个领域的交往交流交融,是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的外推动力。正是在内外合力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步形成并不断铸牢。  相似文献   

15.
概念是理论的基石、思想的出口和“公诸众人的意义参照”。“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的一个新概念,已在新时代演化为中国学术、政治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研究发现,这个概念的提出、传播及政治化,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结果。政治化使其从最初仅在学术领域使用的描述性概念,发展为在学术、新闻、教育、政治领域同时使用,兼具描述性、规范性、反思性和批判性的概念。相比“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等概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既能把由我国各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的含义和价值导向更为清晰地表达出来,也能把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结构之国家民族的含义,和“一体”对“多元”的统摄性、“多元”对“一体”的支撑性表达出来。它蕴含的思想、实践引导动能的释放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要以其作为核心概念、理论基石重构关于中国民族的知识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6.
赵刚  于鹏飞 《民族学刊》2022,13(7):8-15, 138
中华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研究中华民族问题时不能回避的两个概念。当前学界在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问题时出现了忽视中华民族认同问题,强调的“共同性”是指56个民族之间的共同性,把中华民族作为56个民族的总称,甚至否认中华民族是民族实体。中华民族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底与主干,中华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体现着对“中华民族”的情感归属与赞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建构科学的中华民族观,并在社会生活中传播中华民族知识,同时,要依据中华民族的结构、历史、文化等民族特点来构建中华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城市中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与迁移就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少数民族在民族文化村和具有民族特色私营企业中的就业状况 ,指出少数民族迁移者因为自身民族文化在城市就业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他们不但是城市中的“就业迁移者” ,而且是城市中的“民族文化携带者”。从进入城市的角色看 ,他们不但是“就业移民” ,而且是“文化移民。”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培育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说,“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我国各民族在历史演进中形成的”。2014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并将其作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核心内涵。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将其写入党章。  相似文献   

19.
土家族茅古斯素来被誉为是“最原始的舞蹈,最古老的艺术”。今年的“五一黄金周”期间,张家界市组织了一支茅古斯文化表演队,来到省城长沙火宫殿表演,引起极大轰动,成为长沙“五一黄金周”文化表演的一大亮点,吸引不少游客驻足观看。 (一) 茅古斯文化不仅是土家文化的活化石,也是中国舞蹈的最远源头之一。张家界茅古斯文化由永定区罗水乡罗水村覃氏居民世代传承,千百年来生生不息,逐渐形成以覃氏家族为主体的茅古斯文化村和茅古斯文化舞蹈体系。流传于罗水茅古斯文化村的茅古斯共分祭山、刀耕火种、戏水捉鱼、打粑粑、接新娘、甩火把、…  相似文献   

20.
郑洲 《民族学刊》2022,13(7):33-40, 14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成为新时代关系国家与民族命运的重要理论与现实命题,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纲”。民族院校作为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承担者,通过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制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体系,以课程思政协同推进铸牢各族青年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民族院校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民族院校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举措。本文以西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例,初步提出了民族院校课程思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内容设置及教学体系设计,以期实现从“课程思政”到“思政课程”的有效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