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正确理解和认识这一理论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从理解和认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结构、精髓、核心三个方面阐述了掌握这一理论的实践方式和思维方式,论述了这一理论的特点和功能。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社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并进一步深化完善了社会建设理论,这是对社会结构思维的突破和观念的创新,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列宁在探索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经济政策,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传统经济建设理论的重大突破,也为俄国找到了一条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邓小平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践,高瞻远瞩地制定了改革开放政策,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他们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的理论和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了科学杜会主义学说。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他们的经济改革思想加以比较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邓小平理论,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改革事业。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在领导我党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时,十分重视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大力促进了这方面的工作。在实践过程中,他就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系统的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贡献,在于深刻地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经验,科学地提出和论证了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第一,邓小平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根本的任务是培育“四有”新人。社…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掌握和运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钥匙方国才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不断深人,越来越显示出这一理论所具有...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对此也作了重大探索和发展。但因历史的局限,他们的共同富裕思想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缺陷和偏差。邓小平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结合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努力把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使之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这是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建党学说创造性地运用于当代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实践,所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所提出的执政党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与中国共产党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从理论基础看,它是基于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离不开理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离不开理论指导。这是因为,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理论来自实践,既是实践的总结,又是实践的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工作。这就要求理论工作者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切实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简要概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总结了20 世纪社会主义实践的主要成就、经验及教训,阐明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所揭示的社会主义本质及基本特征,强调了这一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这一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一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重要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方针,是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强大思想武器。认真学习和实践这一理论,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雷锋精神是新中国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成果和财富,邓小平将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融入到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蕴涵了雷锋精神的主要内容。弘扬雷锋精神是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和主要实践形式。  相似文献   

12.
略论把握理论精髓陈紫明邓小平同志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在这个科学体系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只有牢牢把握这个精髓,才能深刻理解建设...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提出艺术生产的范畴和一系列理论命题,揭示了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资本主义艺术劳动的性质与异化的根源,今天仍有深刻的鉴戒意义。列宁和毛泽东提出建设无产阶级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理论,解决在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与半封建殖民地国家进行革命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性课题,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也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财富。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同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命题,继承了列宁和毛泽东的理论成果又极大地推进了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他由此出发提出和阐明的文艺思想,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学说,是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指路明灯。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其中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一、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和阐释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研究人类社会发…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是当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具有时代特征、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严密科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产生、形成于一九七八年至一九九二年,他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的论述,解决了马克思主义自产生以来所面临的三大课题之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第三次飞跃,特别是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小平同志最新、最高的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学说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要理解邓小平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1)这一理论品格是建立在马克思等经典作家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有益探索的历史基础上的;(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建设思维范式的转换内在体现了这一理论品格;(3)这一理论品格在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时应具体表现为实践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科学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这一理论不可能回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出现的所有具体问题。只有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本身所具有的科学性、实践性、全面性和发展性来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一理论,才能更好地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由湖南省社会科学院何畏研究员主编的《职业道德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已由中国人事出版社近期公开出版。该书立足当今实际,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系统地研究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道德建设的历史轨迹、现实状况及未来发展,从逻辑与历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的高度阐述和论证了职业道德建设的地位、社会职能、内在结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切实运用典型材料深入浅出地揭示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理论、内容、特点、目标和途径,为促进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提供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理论借鉴和行之有效的实践指南。全…  相似文献   

19.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历史问题。邓小平同志以划时代的政治魄力和理论勇气用“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简单而又科学的概括 ,突破和发展了这一世界社会主义的世纪难题 ,并以此为基础 ,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科学论断 ,进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 ,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发展。研究这一理论 ,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在领导地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同时,他围绕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民政协制度、建设服务型政府等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思想和基本要求,推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深化和发展,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提供了经验基础和理论素材,成为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思想先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