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通过对《海经》中所载"群帝"或"众帝"的名称及其谱系的分析,认为黄帝、帝喾、帝俊、帝舜实为一人,乃是上帝;帝鸿即帝尧亦即太皞、昌意;少皞即帝挚,亦即《海经》中的戏,他应该是帝尧之弟继帝尧为帝者,《世本》《史记》中说他是帝尧之兄的说法不可靠;韩流为《竹书》中的帝乾荒,曾继帝挚为帝;帝丹朱即驩兜、驩头、讙头、讙朱,是帝颛顼之子而继颛顼为帝者。帝尧、帝挚、帝韩流、帝颛顼、帝丹朱是唐虞时代的五位帝王,一代为兄终弟及,其余为父传子,先秦所谓的五帝时代、唐虞时代是相同的概念。"五帝"传说是真正的古老史传,并非战国时人的杜撰,也可以证明战国时代儒、墨所谓"尧舜禅让"的说法根本是子虚乌有。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大量历史文献的考据和探源,试图勾勒出中国远古神话一个粗略的神族谱系。文章重点考察了远古神话中炎帝和黄帝两大帝王神系,并以此为核心,上溯至太皞和少昊的太阳神族,下延至开启中华文明的大禹神。同时,对与炎、黄帝系有关的女娲神话、盘古神话、羿射日神话,以及有关少数民族神话也做了相应的考察。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海经》中所载“群帝”或“众帝”的名称及其谱系的分析,认为黄帝、帝喾、帝俊、帝舜实为一人,乃是上帝;帝鸿即帝尧亦即太皞、昌意;少暤即帝挚,亦即《海经》中的戏,他应该是帝尧之弟继帝尧为帝者,《世本》《史记》中说他是帝尧之兄的说法不可靠;韩流为《竹书》中的帝乾荒,曾继帝挚为帝;帝丹朱即驩兜、驩头、讙头、讙朱,是帝颛项之子而继颛顼为帝者.帝尧、帝挚、帝韩流、帝颛顼、帝丹朱是唐虞时代的五位帝王,一代为兄终弟及,其余为父传子,先秦所谓的五帝时代、唐虞时代是相同的概念.“五帝”传说是真正的古老史传,并非战国时人的杜撰,也可以证明战国时代儒、墨所谓“尧舜禅让”的说法根本是子虚乌有.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楚人祭祀神祇谱系中的关键神主进行了新的考释,以为东皇太一是东方帝神太皞,五帝即五方帝,包山楚简中的后土是楚人祖先黎、祝融或吴回等;云中君则有一个由自然、神、人三位一体的天神日渐演变为单纯的自然之神云神的漫长过程,并指出《九歌》中的《云中君》与《东君》不存在所谓错简问题。  相似文献   

5.
文章认为,“黄帝”即“皇帝”,也就是上帝,原为上古三代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特别是东夷诸部族共同尊奉的至上神兼宗祖神。是虞、夏、商、周时期能追溯到的最远的祖先,也是神话中地位最高的人物。“黄帝”乃是一尊号,其名在卜辞中曰“爱”(王国维释“爱”,不正确)、曰“靠”,后来典籍中或音变为“喾(倍)”;或形讹为“夋”,音变为《山海经》中的“帝俊”,其他文献则又音变为“帝舜”。故《山海经》中所言的“黄帝”就是帝俊;其他文献中的“黄帝”则为帝喾或帝舜。黄帝名轩辕或为轩辕氏之说,乃战国时代天文学家之首倡,后被史家接受并写入史书,黄帝与轩辕本无直接关系。黄帝的姓、氏均出于黄帝系中不同部族的传说,故种种各异,固不可以为历史真实。黄帝传说本起源东方.而后随民族之迁徙而散播于四方。  相似文献   

6.
少皞部族原是东夷地区的重要部族 ,与中原地区的轩辕氏、颛顼氏都发生过激烈的战争并遭到失败。失败后 ,少氏的主要力量迁到今山西汾水地区 ,仍有少部分留在东夷、淮夷地区  相似文献   

7.
华夏血缘族团源于东方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语·晋语》说的炎帝、黄帝同出于少典氏 ;《史记》、《世本》、《大戴礼记》说的颛顼、帝喾、尧、舜、禹等同于出黄帝 ;《尚书》说的尧、舜、禹等在同一个组织中共事 ,他们应属于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华夏血缘族团。同时 ,根据东方的大量古史传说及大汶口文化的领先地位 ,这个族团从炎黄起至夏初止 ,一直生活在东方以泰山、四渎、《淮南子》九州为中心的地区 ,并在山东东部地区初建夏王朝。夏初太康失国及少康复国一段历史大体发生在东方。大约在少康中期时夏王朝西迁中原 ,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遂由东方逐渐转移到中原地区  相似文献   

8.
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部落在今宝鸡地区相聚且交错发展,成为泾水南、北的大部族.黄帝部族与炎帝神农氏第八代孙榆罔帝部族徙入中原地区后逐渐融合,构成了华夏族.他们在夏商周时又在宝鸡地区形成大国或小国,使炎黄文化故地大放三代文化异彩,成为古代中国文化的主要渊源和发展地之一,故华夏文化的发源地是渭水流域的宝鸡地区.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说“黄帝子孙”。“龙的传人”,表示大家都是一个祖先的骨肉同胞。司马迁《史记》的首篇《五帝本纪》就说:“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项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契为商,姓子氏。弃为周,姓姬氏。”华夏族从历史上寻根,都会寻到高祖黄帝,黄帝在传说中既是创世神,又是宗祖神。巫师、巫术以玉为灵物,皇、黄相通,所以又有“玉皇大帝”的名目。总而言之,黄帝是中国土特产的上帝。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的根——释“帝”字的形义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说“黄帝子孙”,“龙的传人”,表示大家都是一个祖先的骨肉同胞。司马迁《史记》的首篇《五帝本纪》就说:“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契为商,姓子氏。弃为周,姓姬氏。”华夏族从历史上寻根,都会寻到高祖黄帝,黄帝在传说中既是创世神,又是宗祖神。巫师、巫术以玉为灵物,皇、黄相通,所以又有“玉皇大帝”的名目。总  相似文献   

11.
伏羲神农炎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伏羲是个哲学概念,伏羲、宓羲、包羲、太昊、东皇太一等等都是指《易》学中的“太极”,后人称这种哲学的创立者为伏羲氏。伏羲氏其实就是烈山氏,亦即神农氏,是第一代神农。《易经·系辞》所讲的“伏羲氏没,神农氏作”中的“神农氏”是指第二代神农,亦即烈山氏之子柱,被祀为稷,是我国的第一位后稷。少典是末代神农妃,生黄帝轩辕和炎帝蚩尤。伏羲出生在陕西宝鸡,葬于湖北江陵,第二代神农出生在湖北随县,葬于湖南酃县  相似文献   

12.
《黄帝伐赤帝》是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汉简《孙子兵法》的佚篇之一。它最早记述了黄帝“南伐赤帝”、“东伐青帝”、“北伐黑帝”、“西伐白帝”的五方五色帝的传说。对研究先秦的五行学说及黄帝的传说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此篇著成年代国内学界鲜有论及。马来西亚大学郑良树先生认为:“以黄帝、赤帝、青帝、白帝、及黑帝作为五帝的配置”,要到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才完成,因而佚篇  相似文献   

13.
嬴秦属东夷族,而非来自西方戎族。其祖少昊非黄帝族属,而为与黄帝同时代之东方氏族部落首领。周灭商后,东部嬴秦诸小国虽遭镇压,但仍具实力。商时迁至西北戍边的秦人,则沦为周之奴隶,后因牧马有功,受封建立秦国。东方嬴秦诸小国互不统属,力量分散,春秋时,渐为齐、鲁、楚、吴等大国所灭。而西方秦国,战胜了戎族,与周室联姻,经封建化改革,国势日昌,渐东扩,战国时终灭六国,统一了中国,使东夷族与华夏族相融。  相似文献   

14.
黄帝史迹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帝生于寿丘(或曰青邱),而寿丘、青邱均应在古长沙国,因为第一,天上的寿星、青邱星对应地上的长沙国;第二,黄帝的祖先、正妃、嫡系子孙均生活在湖南。黄帝主要活动在北方,与抗荤粥和战蚩尤有关。黄帝杀蚩尤后在今洞庭湖一带即位,代神农氏,死后葬洞庭湖边的黄陵,其后裔青阳仍都长沙。  相似文献   

15.
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由于年代久远,文献缺略,所以有关他们的传说或后世的记载,有很多失真的地方.经过考证,认为黄帝的生地应在今陕西凤翔县境,炎帝的生地应在今陕西岐山县境,或在今陕西宝鸡市境.至于黄帝的葬地,汉代的记载本来是很清楚的,就是在上郡阳周县的桥山,即今陕西子长县西北的大梁山.但随着后代阳周县名的迁徙,黄帝陵所在的桥山也不断被搬家.直到唐朝才把甘肃正宁县东、与陕西黄陵县交界处的子午山当作黄帝陵所在的桥山,并把黄帝陵建在这里.炎帝墓在历史上曾一度失传,晋代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只说是"葬长沙",并不具体.对此在宋代曾经作过一次认真的调查,终于查清炎帝陵的所在.神农氏和炎帝并非同一个氏族,现在人们往往把炎帝与神农氏合在一起,称为"炎帝神农氏",这实在是一个误解.当然这个误解也决非自今日始,至迟在东汉时就有人把神农氏与炎帝合而为一了.  相似文献   

16.
清江流域巴东县清太坪桥河落婆坪是土家族八坪谭姓发源地。有关谭氏起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主要说法有三种:赢姓说、姒姓说和巴人说。笔者认同谭姓起源予黄帝裔孙伯益后裔之说。而巴东八坪谭姓自始祖谭天飞至今已有600余年,相传24代,相关墓碑及谱书为研究八坪谭姓族源乃至鄂西土家族历史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关于巴文化研究中一个有突出争议的问题,即巴国首府究竟在何处?重庆、涪陵、丰都、彭水孰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里根据有关资料作一些考证。《山海经·海内经》:“西南有巴国。大皞生咸鸟,咸鸟生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西南系指今四川东都,以重庆、涪陵为中心的一带地方属之。从大皞到乘(?)是巴人的祖先。传至后照才正式被确认为巴人的始祖。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上古神话时代,始于伏羲氏,终于商代晚期。伏羲至少嗥为“民神不杂”时期,少皞世衰为“神民杂糅”时期,颛项“绝地天通”(禁绝蚩尤下凡)后又恢复“民神不杂”时代。商代晚期武乙前后,天帝开始远离人王,到商周之际中国上古神话时代正式结束。  相似文献   

19.
谒黄帝陵     
辛巳仲夏我有幸去陕西黄陵县拜谒了中华民族“人文初祖”黄帝的陵寝。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号有熊氏,是我国原始社会繁荣时期一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为五帝之首。黄帝部落居五行之土位,崇尚黄色,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制衣冠,造文字,做舟车,创医学,定算数,务蚕桑,搞纺织,烧陶瓷,锻冶炼,筑房屋,赐姓氏,别男女,定嫁娶,立学堂,定法制,制货币,创历法,导交易……因此,古籍称“黄帝定百物之名”,“凡技术皆自轩辕始”。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元祖”、“始祖”、“初祖”。 轩辕庙位于黄陵县城北桥山之东麓。庙前广场用5 000块大型河卵石铺就,象征着中华民族5 000年的文明史。新建的山门气势恢宏,庄严肃穆,“轩辕庙”三个大字遒劲有力。步入山门,“黄  相似文献   

20.
炎帝与神农实为两人,炎帝排在神农与黄帝之间,而炎帝就是与黄帝作战的蚩尤,二者同为太嗥神农之后。而将炎帝与神农混在一起则始于班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