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国家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主要内容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国家建设要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的协调发展。"五位一体"总布局为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丰富了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尤太民族是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汉语中称呼尤太民族的译名也多种多样。不同的汉语译名,是不同时代的反映。在过去一个多世纪里,一直通行"犹太"这个译名;现在,"尤太"这个新的译名脱颖而出。新译名的出现,反映了人们对尤太民族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全国出现经济过热,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过热不过热?对于这个问题,是有不同看法的。有人说,少数民族地区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低层次,经济建设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发展滞后,人均工农业总产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越来越大,经济何热之有?因此认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不是“过热”,而是“过冷”;不是应当“降温”,而是应当“加温”。对于这个问题,应该如何看法?我认为需要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进行分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内蒙古城乡出现了安定团结、经济稳步发展的新局面,农村牧区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人民生活开始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现在的问题是各级领导干部如何带领群众加速向“小康”水平前进的步伐。一、进一步贯彻落实“林牧为主, 多种经营”的经济建设方针“林牧为主,多种经营”的经济建设方针,是完全符合内蒙古实际的。内蒙古以“林  相似文献   

5.
"亚溪"家庭是达赖喇嘛的血亲家庭,是西藏社会中新的元素."亚溪"始于七世达赖喇嘛.西藏历史上共出现6个"亚溪"家庭,他们享有清朝中央政府封赐的"辅国公"爵位和西藏地方政府赠送的庄园和大量财富,有优裕的生活和极高的社会地位,但不能干预西藏的政事."亚溪"贵族名分的起源不仅仅限于血统体系,也采取收养养子,或入赘的方式来承袭.这个特殊家庭的产生和延续,如同一面镜子,反映了贵族社会的隐秘和西藏僧俗世界的矛盾斗争.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行业需求的"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悄然兴起,高职院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型过程中"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地方企业的需求决定了学生的就业,学生的就业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的生存与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在向应用型本科转型过程中应当立足于地方经济建设,以地方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地方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设置相应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本文主要探讨根据地方经济的发展,构建校企合作"定制式"培养模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以地方经济发展为前提深化校企合作,以"定制式"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为基本出发点,拟定具体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7.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作为未来引导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无疑将优化学科结构、推进重点学科建设,特别是具备国际影响力的人才培养、教育科研等特色,作为"双一流"建设目标。在这个背景下,如何完善高职教育管理体制,迫切需要从当前存在的问题入手,重构学科建设模式,创新管理机制,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来改革配套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花垣,2004年成为全国县域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100个县市之一,名列第27位;2005年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位居全省之首;2006年又被评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位列第50位。这个湘、黔、渝交界处的国家级贫困县在近几年间的巨变,被形象地称为"花垣现象"。分析和解读"花垣现象",应该对其他"老、少、穷"县的发展有所启发。本刊特意专访了花垣县委书记宛庆丰,为大家——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地方逐渐迈入各民族交往交流的时期,城市民族工作出现了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少数民族同胞进入城市出现了"三个不适应"。通过深入分析"三个不适应"产生的原因及表现形式,探索解决新时期城市民族工作"三个不适应"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关于“七五”计划的建议中提出,必须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建设,国家和发达地区要对这些地区继续给以财力、物力和技术力量的支持。要进一步放宽政策,培植和增强这些地区的内在活力,使他们更好地在国家的扶持下,主要依靠本地区的力量,加快经济和文化建设的发展。这些建议为民族地区制定和执行“七五”计划指出了正确的方向。“七五”计划,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确定了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互相促进的经济发展战略,这反映了我国生产力三要素在空间和地域上的合理布局,从而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个发展战略完全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将对民族自治地方今后制定长远的发展规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扩展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这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体现了我们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新境界,也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武陵山片区作为党中央、国务院实施集中连片扶贫攻坚试点的特殊困难地区,更要按照十八大确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路径和要求,在学习借鉴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发展经验的同时,  相似文献   

12.
正今天中国"一带一路"的建设,具有丰富而深远的意义。这不仅是中国崛起于世界的战略,更是一条符合世界文明发展走向、孕育着人类未来发展方向的道路。我们要努力在这条路上超越祖先,走得更远。人类历史告诉我们,必须有文化的无障碍交往、心与心的相连,经济的往来才能开创出互尊相容、合作共赢的局面。"一带一路"跨越文化差异,连接数十个国  相似文献   

13.
许鑫 《中国民族》2020,(2):70-75
在武汉,56个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同心协力建设美好家园。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记者采访了部分在汉少数民族同胞。他们或坚守岗位,或冲锋在前,或默默奉献,或慷慨解囊,为保卫武汉这个"第二故乡"作出了贡献。他们在抗击疫情时所彰显的大爱无私,成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生动诠释。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 是新世纪第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 献,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上又一新的 重要里程碑,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关于 “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性,我的体会可 以概括地讲三句话:一是揭示了三个规 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共产党执政 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二是奠 定了一个基础: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新的理论基础;三是指明了一 个方向:我们党如何领导全国人民加快 现代化建设步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 兴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被兰州军区授予"民族团结好六连"的驻新疆某民族六连,始终把搞好民族团结当作搞好连队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使连队各项工作都走到前列.自1988年以来,该连已连续四年被评为基层达标先进单位,先后三次荣立集体三等功.去年,被国家民委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这个连队由维吾尔、回、蒙古和哈萨克等7个少数民族官兵组成,连队党支部"一班人"在搞好自身团结  相似文献   

16.
<正>从汉回村发来的关于党建工作的材料,"共同体"的字样前前后后出现了5次,让我忍不住好好查询了一下这个词语,其中有显示:"共同体"这个词传递的感觉总是很美妙的,它是一个温暖而舒适的场所,一个温馨的"家",在这个家中,我们彼此信任、互相依赖。这个因汉回两族和谐共居而得名的村子,位于长沙市的东北边,是长沙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村,撰写材料的同志却给我强调:"共同体"在我们这里是民族团结的代名词,共同体是围绕"团结"工作来推行实施的,汉回村  相似文献   

17.
民族院校人才培养理念的重构与教学管理制度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民族院校为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社会稳定,为维护我国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为繁荣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民族院校已经完成了自身的第一次跨越,即"正规化"--从非正规化的高等教育模式向普通高等教育模式转变,实现了由以干部培训为主向正规大学的跨越.目前,民族院校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实现第二次跨越,建设新型的现代化民族大学,显得尤为紧迫.本文重点论述了民族院校人才培养理念的重构与教学管理制度的优化两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戏剧,作为一门综合的舞台艺术,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戏剧台词在戏剧艺术的发展历程中有了新的研究方向与可能性,应该提出新的理论思路并用以指导戏剧表演专业的台词教学。"四位一体"是在传统台词基本功要求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口、耳、目、心"四维,兼收于"度"字一体的新艺术标准与新要求。  相似文献   

19.
徐伍达 《西藏研究》2005,(1):96-101
随着西藏经济快速发展,西藏居民的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消费结构逐步从"总体小康型"向"全面小康型"转变,享受资料、发展资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由于受经济水平的影响,西藏居民的整体消费水平还比较低。研究西藏居民小康消费进程及其发展趋势,对拓宽消费品市场渠道,确定经济发展战略,适时调整和正确引导居民消费方向,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安排部署,1995年,湖北省对口支援西藏山南地区,以建设、发展、稳定山南为己任,在资金、物资、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支援,为山南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近年来,湖北援藏工作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新时期援助工作要实现"三个转变"的要求,积极探索援藏新思路,引进大企业入藏开发建设,通过改造和淘汰当地落后产能,为西藏工业结构提升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新模式。2008年10月,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第3707期"湖北探索引进大企业援藏开发建设新模式"一文上作出重要批示:"应鼓励对口支援的省份变"输血"为"造血",选择合适的项目,帮助藏区提高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的能力。"贾主席的批示,既是对湖北援藏援疆工作的充分肯定,也为湖北今后一个时期的援藏援疆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省长李鸿忠、副省长张岱梨分别作出批示,要求省援藏援疆办公室认真贯彻落实贾主席的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抓好援藏援疆以及支援四川雅安灾区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