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意 《阿拉伯世界》2005,(2):22-23,13
伊拉克是一个以阿拉伯人为主的多民族国家,在近44.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2600万伊拉克人,其中阿拉伯人约占73%,库尔德人约占21%。伊拉克的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北部库尔德地区的官方语言是库尔德语。作为一个伊斯兰国家,伊拉克境内除少数人信奉基督教或犹太教外,全国有95%的人信奉伊斯兰教,其中什叶派穆斯林占54.5%,逊尼派穆斯林占40.5%。北部的库尔德人也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多属逊尼派。历史上,逊尼派、  相似文献   

2.
杨宇红 《职业》2001,(3):46
我国每年有上百万青年学生从中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毕业走向社会就业,同时又不断出现大量人员转岗或面临再就业。如何帮助他们顺利地度过人生的一次转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更深层次发展,就业制度与用人制度发生变革,所有的毕业生和再就业者都必须走向市场就业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积极地引导他们正确地走上人生之路,无论对于培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还是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都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从业贯穿着人一生绝大部分时光,每个人都面临着应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这样一…  相似文献   

3.
尉建文 《城市》2007,(12):47-49
流动人口是一个复杂的群体.他们不仅有来源地的不同.在职业、教育、收入等多方面也存在着巨大差异。无视流动人口的差异和分化.在城市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中就会出现偏差。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30年代初.在张恨水少年时生活过的桔乡,一个桔花飘香的夜里,一对小恋人.正坐在枯树下互诉衷肠。突然.举着火把的人们从四面八方向他们围拢来.不由分说.把两人捆了个结结实实。  相似文献   

5.
来到乌干达奇奔巴农场不久,我们常常在乡间便道上碰到一些奇怪的人群。他们五六人一伙.有的胸前挂着小型的长鼓.不停地敲击着发出鸣叱X、到了村庄就扭着腰肢跳起舞来_订一次l到的叫人’肝年特务小川人注目,他那黑黑的脸庞用【’1色颜料绘画成一张怪异的脸谱.有声像京剧形的他脸;头颈和手腕1_套着计]嫩草川队分编织的花环.臂部还拥着一把绿油油的茅革,不停地东抗田晃,非常有趣‘“他们是去参加舞会/人像“他ffJ是去参加’17fi盛2!”也不像他们到底是人十H么y>人八思人解c来,q卜达1_人\诉我们,他们足上通知亲朋好友,那…  相似文献   

6.
情绪与朋友     
人们对只能同享福.不能共患难的人大都会采取之以鼻的蔑视态度.认为他们缺少做人应有的品德.不可找这种人做伴侣或朋友.有钱人为了弄清楚姑娘是真心爱自己还是奔着钱来的.会在举行婚礼之前,突然告诉对方自己破产了,往往能收到一针见血的效果。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可能潜藏着还种名人鄙视的“趋.利避害”的因子”只是受道德约束没有表现或表现形式不同罢了。;二X7眉清大惊小怪.因为追求快乐是人的有性.没有人是为7拉合而活着,相反,都平方国对地要迁居委妇、要阔洒。人笠田快于产许多种解释,真即最常见、最集中朝表现形式就…  相似文献   

7.
感恩节也是“扶贫节” 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美国著名的节日——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我们从电视屏幕上不仅可以看到美国人过感恩节的热闹场面,也会看到布什总统赦免火鸡的有趣画面。感恩节是美国独创的一个古老节日,据说跟“五月花”号载着102名清教徒到达美同之后的生活经历有关,他们在饥寒交迫的时候得到了印第安人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的是当代阿根廷青年生存发展的具体情况。一、社会背景1983年,阿根廷政治历史上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变革,完整的民主体制被重新建立.原来社会动宕、军队独裁的混乱的政治局面得到彻底改变。这对青年的发展意义重大,使他们能更加自由地参与各种政治和文化活动。阿根廷是一个都市型国家,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城市中。1991年全国人口统计表明青少年人数占总人口的1/4,约840万.男女比例大致相同。人口统计包括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迁移等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在1950-1955年和1965-1970年间阿根廷全国出生率有所下降,七十年代又有所上…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导刊》2009,(24):34-35
有一群人,成长于社区.扎根于社区,默默无闻地奉献着,却为人们广为传颂.只因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义工”。义工.简单地理解是“义务工作者“,不过,在很多老义工心中,义工的内涵已经有了升华。  相似文献   

10.
中国要崛起,首先要从大战略上脱贫!请看——中国新一代战略学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构筑起的军事思想长城!北京大学出版社新年推出《战略演讲录》。 本书收集了多位国内一流战略学者的演讲文章。他们围绕着中国崛起过程中的一系列战争与战略问题,如伊拉克战争的启示、“新帝国主义时代”下的中国战略、合法性战争、中外战略文化、海权和空权战略、新军事变革以及中国大战略等,展开了淋漓尽致的深入剖析。每篇文章均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进行讲述,读来振聋发聩,让人更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倍增国家民族兴亡的忧患意识。同时,他们的呼吁也代表着新一代战略学者向中国军人发出的实行新军事变革的最强音!  相似文献   

11.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在人类社会亟待变革时,高举改革的大旗,指引着方向,但是他们个人往往结局悲惨。商鞅就是这群人中的一位,他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以铁腕所推行的变法运动,改变了“诸侯卑秦”的局面。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秦,对中国历史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徐云华 《老年人》2011,(6):20-21
有这么一群人,在上世纪50年代,为了湖南的工业和交通建设,挥洒了青春和热血;上世纪90年代初,他们从各自的岗位上退下来,过起了含饴弄孙的生活。可他们不仅怀念难忘的过去,也十分珍惜彼此的情谊。于是,他们成立了一个老工交联谊会,以此来互通信息,增进友情……  相似文献   

13.
张玉峰 《职业时空》2008,4(2):58-59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是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必然结果。他们是农民户口,但又从事着非农产业的工作;他们生活在城市,但又不能完全融入城市的生活。从传统意义上讲,他们既不是真正的农民,也不是真正的工人。于是人就干脆给了他们一个有概括性的名字:农民工或者边缘人。农民工一方面为工业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在俄罗斯,当总统保镖是绝大多数士兵梦寐以求的事。他们认为,当上总统的特工是对他们至高无上的信任,是他们最大的光荣。同时“上流牡会”的光环在吸引着他们,薪水比在其他部队服役高1-2倍,每年还有30天的假期。但是,总统的保镖不是谁想当就能当上的,他们每一个人都得经过层层考验和筛选。  相似文献   

15.
猎装风格服饰、中性装、灰暗色调都在这个春天悄然隐退,粉嫩色彩、女性化细节、甜美元素表现活跃,他们不仅主导着整个潮流,也让一向拘紧、保守的职业装生发出青春甜美的感觉,将女性化风潮在职场中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16.
森林中的人类社会已经罕见。他们顽强地依托着高大茂密的丛林与森林外的世界抗拒,完全过着原始部落的生活。现代人企图一次次地接近他们、解救他们,告诉他们森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他们的林地、他们的生活方式,在他们看来却是宽阔圣洁的,部分的原因是他们对当今地球上的拥挤与奢华一无所知。他们固守着祖代相传的信条:“森林是好的,森林是和善的。”“森林死亡时,它的孩子也死亡。”这是非洲热带森林中的件格米人、南美洲雨林中的印第安人告诉这个正在威胁他们宁为生活的现代世界的格言.伐木机隆隆的声响,已经使所有的森林震颤了.…  相似文献   

17.
在任何公开场合,比如在长途汽车站里,我们 总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人。你可能从没见过这 些人,他们的面孔很陌生,你想,你与他们没 有任何关系,对他们你有点漠不关心。可事实真是那样的吗?不。答案是否定的。当你独自一人,头脑也没什么琐事缠绕时,你总会留意那些你眼前的人,你会依你的观察选择接近哪人或远离哪人。比如我走进候车大厅,想要寻找个座位,有两个人身旁都有空位,其中一个人叉着双腿,后背重重地靠在椅背上,双臂分别搭在旁边空椅的椅背上;另一个人两条大腿贴合在一起,一只手轻扶椅臂,我会走向后者,选择坐在他身旁。…  相似文献   

18.
吕莉 《老人天地》2010,(2):32-33
在生活中,不仅年迈的老人渴望关怀.那些50岁至60岁的“准老人”更需要理解和关怀。因为这一年龄段的人,在生理上正好处于更年期,身体正经受由盛转衰的过程;在心理上,他们大都刚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正经受巨大的心理落差的考验,调整不好,很容易身心俱损。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忌讳。它诈为民间的一油习俗.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和传统。在与俄罗斯人交往中发现,该民族在衣食住行及现代文化生活中有许多禁忌,它们有些源自于本民族古老的宗教迷信,有些则产生在近代还有些是受东西方文化及其它民族的影响所致。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十大忌讳:一.交际中的禁忌1.忌交叉握手:很多人相见时,要相互握手,但俄罗斯人忌讳形成四手交叉,即越过另一双握着的手与另一个握手,这样会被认为是十分不吉利的事。2.忌吻未婚女子:未婚女子忌被并不相熟的人亲吻,认为这是轻拂不法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云山之麓、珠水之滨.一群身着杏黄衫的年轻人,怀着激情与梦想.秉持专业理念.肩负社会责任,走进了羊城的家庭、社区、校园、福利机构,足迹几乎遍布广州每一个需要和呼唤他们的地方……每一个个案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每一段经历都渗透着爱心与温馨。他们没有高歌.或许也不懂得高歌;他们没有张扬,或许也不喜欢张扬.但他们的默默耕耘却触动服务对象的心灵最深处。他们有着一个神圣的名字——广州社会工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