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改革以来,小城镇人口迅速增长。1985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市镇人口总增长量为2亿,其中,小城镇人口增长量占62.4%;我国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增至1985年的36.6%,提高了18.7个百分点,其中有9.8个百分点是由小城镇人口增长引起的。这两个数字说明,近年来小城镇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城镇化水平得以迅速提高的主要因素,这也是中国人口城镇化的一大特征。  相似文献   

2.
小城镇的人口问题,是我国现阶段人口城镇化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小城镇的人口构成发生了深刻变化。开展对小城镇人口问题的研究,无论对促进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还是对改进人口统计工作,都有一定的意义。本文从分析绍兴小城镇人口的主要特点出发,  相似文献   

3.
李辉 《人口学刊》2002,(2):31-34
小城镇的崛起 ,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当前我国的“泛小城镇化”现象及其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各地在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实践中出现的盲目追求数量扩张 ,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严重破坏等问题亟待解决。要充分发挥小城镇在中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 ,必须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来规范小城镇的内涵。小城镇问题可以通过深化改革 ,制定和实施科学的规划 ,加强管理等途径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4.
小城镇发展的战略选择:实践证明与理论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伴随,但城市化进程的路径有多种选择。当大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充分发展小城镇是城市化进程的客观规律。小城镇的充分发展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整体提高在欧美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已经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单独依靠小城镇的自然发展也不能加快城市化的步伐。小城镇为达成可持续发展有空间整合的必要性,集聚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增长极理论、扩散理论、三元结构理论以及反磁力理论等都可以从不同侧面给出证明。我国的小城镇发展还存在着体制障碍,为此必须多角度入手探索激励我国小城镇发展的政策体系,包括:切实进行保护入城居民权益的户籍改革、建立激励小城镇发展的产业政策、建立多种渠道的融资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引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得到了很大发展,同时,有大批移民迁往小城镇,其中大多是农村移民。这些移民的素质是否与小城镇经济发展相适应?不同素质移民的迁移原因和迁移倾向如何?他们对迁移效果有什么评价?这些问题已经引起经济学界和社会学  相似文献   

6.
小城镇的人口管理机制彭大贵,谢恩荣一、小城镇人口管理的特点小城镇是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对周围的广大农村起着聚散和幅射的作用。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镇经济体制改革的先后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确立,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的发展,使...  相似文献   

7.
<正> 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以及随之发生的城乡人口分布结构的变化,是我国正在经历和必将经历的人口变换过程。其特点是:农业劳动力在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并不表现为向大中城市的迁移运动,而是在“离土不离乡”的人口流动中向小城镇移动和聚居。农村人口城镇化,是指伴随着农业劳动力转移,通过人口迁移发生的农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我国人口的城镇化道路,是农业劳动力首先大量地转为亦农亦非人口,继而向“就地靠乡”的小城镇移动和聚居,有层次、分阶段地分别进入小城镇体系;在大城市“截流”、中小城市“疏导”、小城镇“蓄水”的交互作用中,将“人口流”截在小城镇这一格,减少大中城市在“超负荷运行中”的人口压力,形成工农结合,城乡结合,以就地转移为主,小城镇容纳为主,亦农亦非为主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向纵深发展,我国广大农村出现了一个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大好形势,在新形势的推动下,人口城镇化发展了,无数小城镇应运而生.小城镇的崛起,对于促进我国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它是搞活城乡物资交流,发展商品经济,加速农村“两个转变”的迫切要求,也是农村开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缩小三大差别的必由之路.正如胡耀邦同志指出的“没有小城镇,农村里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就没有腿.”发展小城镇,对于振兴我国农村经济,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山区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山区人口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最近几年,党中央作出了加强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小城镇人口的决策,为今后山区人口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深刻认识山区农村人口小城镇化的客观必然性,将有助于我们自觉执行党中央的战略决策,推动山区的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0.
小城镇的迅猛发展是近年来我国逐渐高涨的城市化动运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1978至1985年,我国市镇人口总增长量2亿人中,镇人口增长占62.4%,同期我国城市化水平由17.9%增至36.6%,提高了18.7%,其中9.8个百分点是由镇人口的增长引起的。 推动这个变化的主要力量来自发展小城镇的政策。本文将简略描述这些政策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广大农村正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农村小城镇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发展小城镇,可以就地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大批农民也已从耕地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一般占农村总劳力的30—40%,大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甚至占总劳力的一半以上。仅以30%计算,全国农村就有一亿以上的剩余劳动力。今后,随着农村有机构成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试论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战略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战略意义谢元态(江西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南昌330045小城镇建设在山东、浙江、江苏、广东等省风起云涌,已经由群众的自发行为转变为政府的自觉行为。正如家庭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的蓬勃兴起一样,小城镇建设也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在党和国...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城乡经济蓬勃发展,小城镇随之振兴,小城镇作为城乡结合部和经济联系的纽带所起的作用,令人刮目相看,在实行镇管村体制的地区,其政治地位也普遍提高。在这种新的形势下,调整有关政策,制订出恰当的建制镇标准,有助于确认小城镇在国家经济与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并使其发挥重要作用,也便于分别统计城乡人口和较为准确地反映出我国的城市(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面临的困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较大,主要转向大中城市、小城镇、农村二、三产业和深层次农业。转移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既有剩余劳动力自身的因素,也有城市就业压力大、城市化进程缓慢、“小城镇病”等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15.
《人口学刊》1985年第一期刊登李明开的《小城镇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一文。文章首先引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市发展的观点:社会分工,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文化科学的发展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四个条件。作者认为,这些观点对于今天考察我国小城镇的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城乡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发展的交汇,把小城镇问题推向了研究的前沿,人们日益领悟到“小城镇大问题”的战略意义。但是,就多数论文来看,小城镇的地位和作用仅限于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的一般论述。这些研究无疑是必要的,但它不能给人以小城镇面目的整体把握。本文力图通过对小城镇发展的系统考察,揭示出小城镇的发展离不开对农业和城市的双重依赖,并经过小城镇内在机制的转换,又向滋育它成长的城市和乡村双重反哺。  相似文献   

17.
《社会科学评论》1988年第5期李迎生的文章对“以小城镇为主体的城市化模式”提出了不同看法。作者认为,在我国社会经济发生变革的新时期,有计划、有重点、因地制宜地发展一些作为农村区域中心的小城镇,对促进城乡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我国广大农村落后面貌的改善,起到一定的重要作用。但城市体系中大中小城市之间的比例是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城市体系也将体现与之相应的结构特征,这种演变有其自身的规律。目前无论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技术发达程度,还是从小城镇的职能和布局来看,绝大多数地区都条件不够,  相似文献   

18.
进入80年代后,我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不同程度出现了回升势头。其中小城镇妇女生育水平的提高最明显,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笔者认为,小城镇生育率上升并未对入口控制目标构成真正威胁,只要采取适当措施,这种趋势可以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9.
长沙出版的《求索》1984年第五期发表方向新的文章:《小城镇发展中的农村人口转化》。文章说,小城镇体系是多层次的,包括小城市—县城—县镇—集镇。从与农村联系的紧密程度上说,前两类属于高层次小城镇,后两类属于低层次小城镇。  相似文献   

20.
小城镇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当前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在 2亿左右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已经成为关系到改革开放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通过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 ,可以看出发展小城镇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